《Linux就该这么学》笔记#Day9
作者:互联网
-
- 书名:《Linux就该这么学》
- 作者:刘遄
- 6.1 一切从“/”开始
-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
-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
-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开机所需文件—内核、开机菜单以及所需配置文件等
- /boot
- 很少编辑,尽量不要去修改
- /boot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以文件形式存放任何设备与接口
- /dev
- /dev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 配置文件
- /etc
- 系统的配置文件/etc/fstab /etc/profile
- 服务的配置文件 /etc/sudo
- /etc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用户主目录
- /home
- /home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存放单用户模式下还可以操作的命令
- /bin
- /bin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开机时用到的函数库,以及/bin与/sbin下面的命令要调用的函数
- /lib
- /lib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开机过程中需要的命令
- /sbin
- /sbin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用于挂载设备文件的目录
- /media
- /mnt
- 常见挂载目录
- /media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放置第三方的软件
- /opt
- /opt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 /root
- /root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一些网络服务的数据文件目录
- /srv
- /srv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任何人均可使用的“共享”临时目录
- /tmp
- /tmp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虚拟文件系统,例如系统内核、进程、外部设备及网络状态等
- /proc
- 随时会发生变化的文件,是状态文件 ,动态的
- /proc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 /usr/local
- /usr/local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Linux系统开机时不会使用到的软件/命令/脚本
- /usr/sbin
- /usr/sbin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帮助与说明文件,也可放置共享文件
- /usr/share
- /usr/share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主要存放经常变化的文件,如日志
- /var
- variety 多种多样的,文件经常发生变化,日志
- /var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目录名称以及相应内容:当文件系统发生错误时,将一些丢失的文件片段存放在这里
- /lost+found
- /lost+found
- Linux系统中的文件和目录名称是严格区分大小写
- 6.2 物理设备的命名规则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IDE设备
- /dev/hd[a-d]
- 现在的IDE设备已经很少见了,所以一般的硬盘设备都是以“/dev/sd”开头
- /dev/hd[a-d]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SCSI/SATA/U盘
- /dev/sd[a-z]
- /dev/sd[a-z]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virtio设备
- /dev/vd[a-z]
- /dev/vd[a-z]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打印机
- /dev/lp[0-15]
- /dev/lp[0-15]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光驱
- /dev/cdrom
- /dev/cdrom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鼠标
- /dev/mouse
- /dev/mouse
- 一般的硬盘设备都是以“/dev/sd”开头,一台主机上可以有多块硬盘,因此系统采用a~z来代表26块不同的硬盘(默认从a开始分配),而且硬盘的分区编号方式是?
-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dev/sda【1~4】
- 逻辑分区从编号5开始
- 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的编号从1开始,到4结束;/dev/sda【1~4】
- /dev目录中sda设备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
- /dev目录中sda设备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
- 用iSCSI网络存储设备时就会发现,明明主板上第二个插槽是空着的,但系统却能识别到/dev/sdb这个设备
- /dev目录中sda设备之所以是a,并不是由插槽决定的,而是由系统内核的识别顺序来决定的
- sda3只能表示是编号为3的分区,而不能判断sda设备上已经存在了3个分区
- sda3只能表示是编号为3的分区,而不能判断sda设备上已经存在了3个分区
- sda3只能表示是编号为3的分区,而不能判断sda设备上已经存在了3个分区
- 分析一下/dev/sda5这个设备文件名称包含哪些信息
- 这是系统中第一块被识别到的硬件设备中分区编号为5的逻辑分区的设备文件
- /dev/目录中保存的应当是硬件设备文件;
- sd表示的是存储设备;
- a表示系统中同类接口中第一个被识别到的设备;
- 5表示这个设备是一个逻辑分区。
- 这是系统中第一块被识别到的硬件设备中分区编号为5的逻辑分区的设备文件
-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而仅仅是一个指向其他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因此扩展分区自身不能存储数据,用户需要在其指向的对应分区(称之为逻辑分区)上进行操作。
-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而仅仅是一个指向其他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因此扩展分区自身不能存储数据,用户需要在其指向的对应分区(称之为逻辑分区)上进行操作。
- 所谓扩展分区,严格地讲它不是一个实际意义的分区,而仅仅是一个指向其他分区的指针,这种指针结构将形成一个单向链表。因此扩展分区自身不能存储数据,用户需要在其指向的对应分区(称之为逻辑分区)上进行操作。
- Linux系统中常见的硬件设备及其文件名称: IDE设备
- 6.3 文件系统与数据资料
- 文件系统的作用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
- 文件系统的作用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
- 文件系统的作用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
- Linux系统最常见的文件系统?
- Ext2:是Linux系统的第一个商业级文件系统, rhel4 【但由于不包含日志读写功能,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大家能不用就不用,或者顶多建议用于SD存储卡或U盘。】
- Ext3:是一款日志文件系统, rhel5 【它会把整个硬盘的每个写入动作的细节都预先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实际操作,以便在发生异常宕机后能回溯追踪到被中断的部分。】
- Ext4:Ext3的改进版本,作为RHEL 6系统中默认的文件管理系统,支持的存储容量高达1EB
- XFS:是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而且是RHEL 7/8中默认的文件管理系统。最大存储容量为18EB
- Ext2:是Linux系统的第一个商业级文件系统, rhel4 【但由于不包含日志读写功能,数据丢失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大家能不用就不用,或者顶多建议用于SD存储卡或U盘。】
- 在拿到一块新的硬盘存储设备后,步骤是?
- 1.先需要分区,
- 2.然后再格式化文件系统,
- 3.最后才能挂载并正常使用。
- 硬盘的分区操作取决于您的需求和硬盘大小;也可以选择不进行分区,但是必须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处理。
- 就像拿到了一张未裁切的完整纸张那样,首先要进行裁切以方便使用(分区),接下来在裁切后的纸张上画格以便能书写工整(格式化),最后是正式的使用(挂载)。
- 1.先需要分区,
- 文件系统的作用是合理规划硬盘,以保证用户正常的使用需求。
- 6.4 挂载硬件设备
- “挂载”又是什么呢?
- 当用户需要使用硬盘设备或分区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将其与一个已存在的目录文件进行关联,而这个关联动作就是“挂载”。
- 当用户需要使用硬盘设备或分区中的数据时,需要先将其与一个已存在的目录文件进行关联,而这个关联动作就是“挂载”。
- 用于挂载文件系统的命令及语法格式?例如,要把设备/dev/sdb2 挂载到/backup 目录
- mount 命令用于挂载文件系统,格式为“mount 文件系统 挂载目录”
- mount /dev/sdb2 /backup
- mount 命令用于挂载文件系统,格式为“mount 文件系统 挂载目录”
- 如果在工作中要挂载一块网络存储设备,该设备的名字可能会变来变去,这样再写为sdb 就不太合适了,推荐使用?
- 推荐用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
- UUID 是一串用于标识每块独立硬盘的字符串,具有唯一性及稳定性,特别适合用来挂载网络设备。
- 推荐用 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
- 怎么才能得知独立硬盘的 UUID 呢?
- 使用 blkid命令
- ,英文全称为“block id”,语法格式为“blkid [设备名]”
- 使用 blkid 命令来查询设备 UUID 的示例如下: blkid
- /dev/sdb1: UUID="2db66eb4-d9c1-4522-8fab-ac074cd3ea0b" TYPE="xfs" PARTUUID="eb23857a-01"
- 使用 blkid命令
- 有了设备的 UUID 值之后,如何用它挂载网络设备?
- mount UUID=478fRb-1pOc-oPXv-fJOS-tTvH-KyBz-VaKwZG /backup
- mount UUID=478fRb-1pOc-oPXv-fJOS-tTvH-KyBz-VaKwZG /backup
- 卸载文件系统则意味不再使用硬件的设备资源,的命令及及与语法结构?
- umount 命令用于卸载设备或文件系统,英文全称为“un mount”,语法格式为“umount [设备文件/挂载目录]”。
- 那么卸载操作只需要说明想要取消关联的设备文件或挂载目录的其中一项即可
- umount /dev/sdb2 或者 umount /backup
- umount 命令用于卸载设备或文件系统,英文全称为“un mount”,语法格式为“umount [设备文件/挂载目录]”。
- mount 命令后就能立即使用文件系统了,但系统在重启后挂载就会失效,也就是说需要每次开机后都手动挂载一下。这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如果想让硬件设备和目录永久地进行自动关联?
- 必须把挂载信息按照指定的填写格式“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格式类型 权限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自检”
- 写入到/etc/fstab 文件中
- 必须把挂载信息按照指定的填写格式“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格式类型 权限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自检”
- 挂载信息按照指定的填写格式“设备文件 挂载目录 格式类型 权限选项 是否备份 是否自检”
- 设备文件 一般为设备的路径+设备名称,也可以写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
- 挂载目录 指定要挂载到的目录,需在挂载前创建好
- 格式类型 指定文件系统的格式,比如 Ext3、Ext4、XFS、SWAP、iso9660(此为光盘设备)等
- 权限选项 若设置为 defaults,则默认权限为 rw、suid、dev、exec、auto、nouser、async
- 是否备份 若为 1 则开机后使用 dump 进行磁盘备份,为 0 则不备份
- 是否自检 若为 1 则开机后自动进行磁盘自检,为 0 则不自检
- 设备文件 一般为设备的路径+设备名称,也可以写通用唯一识别码(UUID)
- 查看已挂载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及语法结构?
- df 命令用于查看已挂载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英文全称为“disk free”,语法格式为“df -h”。
- df 命令用于查看已挂载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英文全称为“disk free”,语法格式为“df -h”。
- “挂载”又是什么呢?
- 6.1 一切从“/”开始
- 作者:刘遄
- 书名:《Linux就该这么学》
标签:Day9,分区,笔记,dev,Linux,挂载,目录,设备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hibin2020/p/1586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