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相关
首页 > 系统相关> > Linux下which、whereis、locate、find命令的区别

Linux下which、whereis、locate、find命令的区别

作者:互联网

一、简介

  which       查看可执行文件的位置 

  whereis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的位置​

  locate       配合数据库查看文件位置

  find          实际搜寻硬盘查询文件名称 (find也可以根据文件大小-size 时间-atime 正则表达式-regex)

二、which

语法: 

  [root @redhat~]# which 可执行文件名称

  例如:  [root @redhat~]# which passwd 

       /usr/bin/passwd 

  which是通过 PATH环境变量到该路径内查找可执行文件,所以基本的功能是寻找可执行文件。

三、whereis

语法: 

   [root @redhat~]# whereis [-bmsu] 文件或者目录名称

  参数说 明:  -b   定位可执行文件。

                       -m   定位帮助文件。

                       -s   定位源代码文件。

                       -u   搜索默认路径下除可执行文件、源代码文件、帮助文件以外的其它文件。

  和find相比,whereis查找的速度非常快,这是因为linux系统会将系统内的所有文件都记录在一个 数据库文件​中,当使用whereis和locate时,会从数据库中查找数据,而不是像find命令那样,通过遍历硬盘来查找,效率自然会很高。

  但是,该数据库文件并不是实时更新,默认情况下时一星期更新一次,因此,我们在用whereis和locate 查找文件时,有时会找到已经被删除的数据,或者刚刚建立文件,却无法查找到,原因就是因为数据库文件没有被更新。  ​

四、locate

  我个人感觉locate和whereis差不多,locate比较适合与数据库一起配合着用,locate命令可以在搜寻数据库时快速找到档案,数据库由updatedb程序来更新,updatedb是由cron daemon周期性建立的,locate命令在搜寻数据库时比由整个由硬盘资料来搜寻资料来得快,但较差劲的是locate所找到的档案若是最近才建立或 刚更名的,可能会找不到,在内定值中,updatedb每天会跑一次,可以手动更新updatedb来更准确的运行locate命令。

五、find

语法: 

  [root@redhat ~]# find 路径 参数  

  参数说明:  

  时间查找参数: 

    -atime n :将n*24小时内存取过的的文件列出来 

    -ctime n :将n*24小时内改变、新增的文件或者目录列出来 

    -mtime n :将n*24小时内修改过的文件或者目录列出来  

    -newer file :把比file还要新的文件列出来 

  名称查找参数:  

    -gid n       :寻找群组ID为n的文件 

    -group name  :寻找群组名称为name的文件 

    -uid n       :寻找拥有者ID为n的文件 

    -user name   :寻找用户者名称为name的文件 

    -name file   :寻找文件名为file的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 

  当我们用whereis和locate无法查找到我们需要的文件时,可以使用find,但是find是在硬盘上遍历查找,因此非常消耗硬盘的资源,而且效率也非常低,因此建议大家优先使用whereis和locate。

  locate 是在数据库里查找,数据库大至每天更新一次。  

  whereis 可以找到可执行命令和man page  find 就是根据条件查找文件。 

  which 可以找到可执行文件和别名(alias) 。

总结:

  find,遍历硬盘查找,通常使用 find / -name Filename。耗内存。locate和whereis是根据数据库查找,无法实时查找文件。有可能找到刚才删除的文件和无法找到新增的文件。which根据path找可执行文件。whereis 可以用来找相关安装路径和二进制文件,可执行文件。

六、参考文章

https://blog.csdn.net/cjf1002361126/article/details/77529992

标签:locate,文件,数据库,whereis,查找,Linux,find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rLiuZF/p/1519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