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首页 > 数据库> >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作者:互联网

一直以来,中国数据库市场都是国际厂商唱主角,本土厂商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中孱弱前行。积跬步、至千里,卧薪尝胆的本土厂商在2019年一系列精彩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数据库厂商取得突破的希望,市场竞争似乎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拐点悄悄到来。

在这一年的市场中,中国数据库厂商不仅有入选Gartner数据的魔力象限,也有在国际性TPC-C测试中勇夺第一的佳绩,还涌现出多款重量级的数据库产品与服务,最为难得的则是在金融等重点行业的龙头客户中实现突破,首次在核心业务系统中完成了对国际品牌的替代。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中国数据库市场竞争迎来新阶段

然而在精彩纷呈的背后,冷静思考之余,我们也不禁要问:中国数据库市场的拐点是否真的已经到来?中国数据库产品竞争力是否真的过硬?未来是否真的可以与国际品牌形成持续的竞争?

拐点真的已来?

一个市场出现拐点,很重要的评判标准是有标志性事件出现。

在数据库领域,市场竞争拐点的出现无疑就是在金融行业出现数据厂商与产品的重大更迭。金融行业是数据库市场中绕不开的话题。正所谓是得金融者得天下,金融行业就像是数据库市场中一块含金量最高的试金石。尤其是在金融行业的交易型数据库领域,堪称数据库领域皇冠上的明珠。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国数据库市场的确是发生了一件标志性的事件:中兴通讯分布式数据库GoldenDB在中信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中实现了对国际数据库品牌的替代,这也是本土数据库产品首次在大型股份制银行承载核心业务系统,释放出极强的市场价值和信号。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系统率先切换到中兴GoldenDB数据库

众所周知,金融行业对于数据库产品要求最为苛刻,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金融行业客户依然是以采用国际数据库巨头产品为主。中兴通讯GoldenDB的异军突出实属难得。

但对国际数据库品牌的替代并不意味着功能和体验的降级,中国数据库产品应该带来更好的性能、功能、开发与运维体验,这样才能真正在市场上与国际数据库知名品牌掰手腕。事实上,中兴通讯GoldenDB在中信银行用实际证明了自己,展现了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完全具备在金融行业大型银行全面商用的能力。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GoldenDB在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投产后运行稳定,支撑8000万信用卡用户,日均交易金额90亿人民币。在2019年10月28日、29日,GoldenDB先后轻松通过网联1800TPS以及4500TPS的压力测试且远未达性能上限,并有效提升了客户的生产效率,其中批处理时间缩短60%,业务时延低于30ms。最终有力地支撑起中信银行信用卡核心系统通过“双十一”和“双十二”两次大战考验。

“早在两年前,经中信银行测试,GoldenDB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30个分片集群、3亿用户、15亿账户规模下就已实现核心业务处理性能达到40000TPS。”某位知情人士透露道。

事实上,不仅是中信银行,像招商银行、江苏银行、贵州银行、江苏农信社、广东农信社等一批银行都开始核心业务领域陆陆续续选择中国数据库品牌。这充分说明,市场拐点的的确确已经到来。

支撑观点的动能是什么

数据库作为三大基础软件之一,以竞争门槛高、技术含量高、产品打造难度高而著称,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进行长期耐心投入。与此同时,国际数据库厂商们已经将市场门槛构筑的足够高,中国数据库厂商要想达到同样的高度或者实现超越,在产品与技术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打造一款有竞争力的交易型数据库绝非易事,考验着产品的性能、可靠性、易用性以及可恢复性,这些都是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实现的。”某位国内的数据库专家直言道。

在经过四十余年的艰苦发展,中国数据库厂商主要形成了三类厂商:以人大金仓、达梦、南大通用为代表的学院派,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派,以及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通信公司派。目前,三类厂商都在数据库相关产品与技术投入大量的资源。以中兴为例,其在分布式数据库领域有着将近20年的研发投入,2014年开始启动金融级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产品(GoldenDB)的研发。目前,GoldenDB已取得超过100+项核心专利,并且获得2019年Gartner OPDBMS魔力四象限推荐。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本土数据库公司对于数据库长期投入是市场观点的动能

但光有产品与技术是不够的,更需要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契机。而这个市场契机就是当前各个行业都在加速进行的数字化转型,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场景与新应用。以金融行业的银行业为例,数字化运营开始成为所有商业银行的目标,商业逻辑、业务场景、管理架构正在加速重塑,像电商、移动支付、个性化推荐、智能投顾、智能客服、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业务与应用正在对银行包括数据库在内的IT架构提出了全新挑战。

某位银行CIO就透露:“小型机+传统单机数据库是支撑银行业务多年的搭配。但现在很多银行都苦不堪言,大量新业务、新场景、新应用的诞生,让这套组合有心无力。未来一定是朝着分布式架构方向发展。”

当产品与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实践中不断摸索、迭代和改进,就可以形成产品、技术、场景的良性循环和迭代,进而形成强大而持续的动能。比如在银行领域,中国的银行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庞大、业务场景最复杂、功能体验最为丰富的复杂业务,城商行的用户量动辄是千万级规模,大型商业银行则更是高达上亿用户群,这些都直接对数据库提出了明确和清晰的新方向:高性能、高扩展、高可用、对业务开发友好、易管理与运维、贴近金融真实业务场景的金融分布式数据库产品。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像GoldenDB就是中兴与中信联合研发,基于中信各项业务场景对数据库服务需求而打造。经过5年的不断打磨,GoldenDB经历了严苛的商用考验,不仅可以提供传统单机数据库无法比拟的计算及扩展能力,还具备高可用、高可靠、资源调度灵活等特点,支持金融行业已有业务升级及创新业务快速部署的需求,已经具备全面替换银行交易类业务数据库的能力。

“金融级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首先必须是安全、可靠,满足银行核心业务的关键要求。比如,实时一致的分布式事务控制,不停服务的联机重分布,丰富的监控和运维功能等等。其次,产品需要更加贴近金融行业真实业务场景,像日切卸数、多法人、联机批交易、批后会计账调整这些是金融行业特有的需求,数据库产品需要在银行业务层面更好地提供支撑。”国内另一位数据库专家介绍道。

据了解,这种能够打通产品、技术、业务场景的模式目前正在包括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中进行。某种程度而言,中国数据库厂商现在的确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有利于将数据库市场的竞争持续推向新的高度。

未来:到底还缺什么

不能否认,国外数据库厂商在整体上依然处于领先,在产品、生态、人才等方面构建完备。而中国的数据库产业现在仅仅在市场局部开始取得突破,在生态和人才建设方面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前行。

大变局:中国数据库市场拐点已来

中国数据库产业还有很长的路

当下的中国数据库产业实际上已经看到在着手解决生态与人才的关键问题。可以看到,像阿里、腾讯、中兴、华为等公司都在加大对数据库相关业务的扶持力度、生态建设、人才培养。以中兴为例,2020年中兴正式将GoldenDB成立单独产品线进行运营,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在产品、研发、市场、渠道、生态等方面更加灵活与高效,加速推动数据库业务的发展。

比如在生态方面,中国数据库厂商应该具备更加开放的合作理念。尤其是信息安全可控成为大势所趋下,中国市场正在加速形成一种新的技术体系,包括国产操作系统、芯片、数据库、应用厂商们需要突破传统生态,加速数据库相关生态的建设。

而在人才方面,中国数据库产业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已经慢慢具备了一流的数据库人才体系。像阿里、腾讯、华为、中兴等公司的数据库人才绝对位于高薪之列,而且这些厂商未来多年对于数据库人才有着极高的渴求度,像中兴甚至在今年年初开启了百万年薪招聘数据库专业人才的系列招聘活动,足以看出大家对于人才的重视。

正所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数据库市场在国际厂商多年唱主角之后,迎来了一个真正的市场拐点,希望中国数据库厂商们能够能够不骄不躁、砥砺前行,打造持续的市场竞争力,真正推动中国数据库市场良性、健康发展,进而惠及到中国千行百业。


标签:厂商,大变局,数据库,业务,已来,产品,GoldenDB,金融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yuanshaolong/247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