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
首页 > 数据库> > Redis5种常用数据类型的使用以及内部编码

Redis5种常用数据类型的使用以及内部编码

作者:互联网

String

字符串类型是redis的最基本类型,首先无论值是什么数据类型,其键都是字符串,且其他数据类型的数据结构都是在字符串的基础上搭建的,相信读者能够体会到字符串在redis的地位是有多么的重要。

那么字符串的值可以是什么呢?

当然值的大小不是无限的,不然的话你买内存的钱就可以买整个宇宙了。redis规定其值最大不能大过512M。

操作String

批量操作的命令可有效地提高开发命令,但mget、mset的时间复杂度是O(n),因此一次设置的键值对多的话,可能会引起redis服务器的阻塞。

String的内部编码

字符串类型的内部编码有三种类型:

redis的底层数据结构类似JAVA中的ArrayList类型,都是有着预分配冗余空间,防止反复的空间扩展降低效率,redis中规定如果当前的字符串大小小于1M时扩容都是当前大小的加倍,而如果字符串的大小大于1M的时候,无论大于多少只会扩容1M,而前面说到redis规定值的大小只有512M。

List

List类型是用来存储多个有序字符串的,List中的每个元素称为元素,可以往左push添加元素,也可以往右push元素,当然也可以获取指定范围的元素,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获取List中指定的元素。一个列表中最多可以存储2^23-1个元素,它底层其实是一个双向的链表,对两端的性能很高,而通过索引下标操作中间的节点时性能会较差。

List有如下两个特点:

操作List

List内部编码

列表类型的内部编码有两种。

但在redis3.2版本之后(笔者采用的是redis6.2.5),当元素大于512个或元素大小超过64个字节,内部编码已从linkedlist变为quicklist。

quicklist采用了ziplist的优点和linkedlist的优点,也就是每个节点都是一个ziplist节点之间用双向的指针联系起来,这样即使得内存使用的减少满足了快速的插入和删除,也减少了空间的冗余。

Set

Set类型也是用来存储多个元素的,但是集合内的元素是无序的,而且它不允许有重复的元素出现在同一个键中,类似JAVA中的Set集合。这些特性促使了用户在操作集合时没有办法通过索引去查找元素,也没有办法去获取一个范围之内的值。与List一样,redis规定一个集合类型中最多可以存储2^23-1个元素,同时集合还支持交集、并集、差集,功能颇多。

操作Set

Set的内部编码

Hash

Hash可以是哈希,字典,也可以是关联数组。在redis中,哈希类型指值是一个键值对结构,这有点套娃,不知道为什么笔者总感觉其值很像JSON对象。哈希类型中的映射关系叫作field-value,这里的value是指值中field对应的值,可不敢是键的值。笔者认为Hash特点适合去存储对象,当然String类型也可以去存储对象的信息,但是你说一个人的特征拆成块,放到大海中,需要的时候去寻找,你就不怕男变女吗? Hash中键可以存储多个field-value,每个field不能相同,field与value映射,这就很好地把一个对象兜起来了。

操作Hash

Hash内部编码

Zset

Zset与Set相似,一样是集合,集合中的元素不能够相同,但是不同的是有序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有自己的分数,所以有序集合可以根据分数来进行排序,这也说明我们能够以索引/分数的方式获取到一个或者一个范围中的值。在实际的开发中,有序集合给我们提供了分数查询,范围查询,事物排行榜的功能。

尽管有序集合中,元素不能够相同,但是各元素的分数是能够相同的!拜托!你是你我是我,又不是抄你试卷,为什么分数不能一样呢?

操作Zset

有序集合是按照分数的高低来排名的,所以zrange命令获取的是一份从低到高的排行榜,zrevrange反之,而后面带着withscores命令的,在展示排行榜的时候会带上每一个元素的分数。

其中min、max支持开区间,闭区间,而-inf和+inf分别代表无穷小和无穷大。

示例:

此计算与集合的计算一致,多了个num_key,其实就是你要计算的键的数量,相较于集合来说便是一次可计算多个键。

Zset内部编码

所谓的跳跃表便是不循环地遍历每个节点,而是跳跃形式地搜查,如果搜查到的节点比要找的节点要小的话便继续跳跃搜查,如果要大的话,便转换到下一层的搜查,直到找到为止,这比ziplist的查找减少了次数,提高了查找的效率。

似乎redis的单线程结构挺重要的,但是由于我现在不想写,所以等有空的时候吧。

标签:编码,Redis5,redis,元素,数据类型,value,field,key,集合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zlzzz/p/15325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