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3.配置文件
作者:互联网
1. UNITS 单位
配置大小单位,开头定义了一些基本的度量单位,只支持bytes,不支持bit,大小写不敏感。
2. INCLUDES 包含
类似jsp中的include,多实例的情况可以把公用的配置文件提取出来。
3. NETWORK 网络
3.1 bind
默认情况bind=127.0.0.1只能接受本机的访问请求。不写的情况下,无限制接受任何ip地址的访问。生产环境要写应用服务器的地址;服务器是需要远程访问的,所以需要将其注释掉。
如果开启了protected-mode,那么在没有设定bind ip且没有设密码的情况下,Redis只允许接受本机的响应。
保存配置,停止服务,重启启动查看进程,不再是本机访问了。
3.2 protected-mode
将本机访问保护模式设置no
3.3 port
端口号,默认6379
3.4 tcp-backlog
设置tcp的backlog,backlog其实是一个连接队列,backlog队列总和=未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 已经完成三次握手队列。
在高并发环境下你需要一个高backlog值来避免慢客户端连接问题。
注意Linux内核会将这个值减小到/proc/sys/net/core/somaxconn的值(128),所以需要确认增大/proc/sys/net/core/somaxconn和/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128)两个值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3.5 timeout
一个空闲的客户端维持多少秒会关闭,0表示关闭该功能。即永不关闭。
3.6 tcp-keepalive
对访问客户端的一种心跳检测,每个n秒检测一次。单位为秒,如果设置为0,则不会进行Keepalive检测,建议设置成60。
4. GENERAL 通用
4.1 daemonize
是否为后台进程,设置为yes。守护进程,后台启动。
4.2 pidfile
存放pid文件的位置,每个实例会产生一个不同的pid文件。
4.3 loglevel
指定日志记录级别,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默认为notice。
四个级别根据使用阶段来选择,生产环境选择notice 或者warning。
4.4 logfile
日志文件名称
4.5 databases
设定库的数量 默认16,默认数据库为0,可以使用SELECT <dbid>命令在连接上指定数据库id。
5. SECURITY 安全
5.1 设置密码
在命令中设置密码,只是临时的。重启redis服务器,密码就还原了。
永久设置,需要再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
6. LIMITS 限制
6.1 maxclients
设置redis同时可以与多少个客户端进行连接。默认情况下为10000个客户端。如果达到了此限制,redis则会拒绝新的连接请求,并且向这些连接请求方发出“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以作回应。
6.2 maxmemory
建议必须设置,否则,将内存占满,造成服务器宕机。
设置redis可以使用的内存量。一旦到达内存使用上限,redis将会试图移除内部数据,移除规则可以通过maxmemory-policy来指定。
如果redis无法根据移除规则来移除内存中的数据,或者设置了“不允许移除”,那么redis则会针对那些需要申请内存的指令返回错误信息,比如SET、LPUSH等。
但是对于无内存申请的指令,仍然会正常响应,比如GET等。如果redis是主redis(说明redis有从redis),那么在设置内存使用上限时,需要在系统中留出一些内存空间给同步队列缓存,只有在设置的是“不移除”的情况下,才不用考虑这个因素。
6.3 maxmemory-policy
- volatile-lru:使用LRU算法移除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最近最少使用)
- allkeys-lru:在所有集合key中,使用LRU算法移除key
- volatile-random:在过期集合中移除随机的key,只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
- allkeys-random:在所有集合key中,移除随机的key
- volatile-ttl:移除那些TTL值最小的key,即那些最近要过期的key
- noeviction:不进行移除。针对写操作,只是返回错误信息
6.4 maxmemory-samples
-
设置样本数量,LRU算法和最小TTL算法都并非是精确的算法,而是估算值,所以你可以设置样本的大小,redis默认会检查这么多个key并选择其中LRU的那个。
-
一般设置3到7的数字,数值越小样本越不准确,但性能消耗越小。
标签:设置,配置文件,Redis,redis,内存,key,移除,backlog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aojinglei/p/1516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