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
首页 > 编程语言> > 30岁专科程序员感悟:如果不是受限于专科学历,我决定在技术这一条路走到底,做个技术大牛。

30岁专科程序员感悟:如果不是受限于专科学历,我决定在技术这一条路走到底,做个技术大牛。

作者:互联网

技术焦虑

五年前,我从Java跳到了移动开发,薪资从8500到如今的18000。放在IT行业里,这个薪资和涨幅都不算太高,“五年很多做后端的都拿30K了。”

想拿高工资,就要学更多的技术。互联网更迭迅速,追求创新,对经验传承要求不高,资历在这一行业发挥不了太大效用。

技术稍一落后,职业发展或许就会受阻。我的认识的那些曾经做PC端的前同事,如今不知去向何处。“程序员是靠技术说话,糊弄不了人。”

有一个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会刚进公司,一个35+的同事被卡在公司大门外,他当初以为是门卡出了问题,去到HR那才被告知被辞退了。

换位思考,我当时29岁,但我6年后也会一样来到35岁,我或许也会被挡在门外,那时再次踏入人才市场,自己面对的将是另一番景象。

我的一个朋友任逸正在面对这种景象。他年长我几岁。

疫情影响失业后,他把简历投放到了人才市场,残酷扑面而来。他应聘的是前端,在大部分招聘APP里,前段开发工程师的薪资集中在10K-15K区间,高出这个区间的,都是腾讯快手这些大厂。

职位没有标明年龄限制,但“3-5年工作经验”是一道隐形的门槛。

年龄大,技术一般,他觉得自己牢牢踩中互联网的死穴。到了35+的年龄再去找工作,市场的期望值也会变高。

有些猎头找到任逸,希望他带团队,但转管理也需要技术打底,他觉得自己不能胜任。

如果能让时间重来,任逸希望自己考个本科,至少进大厂还有希望,“学到点有用的。”

进大厂也是我的的梦想。我每天都会抽空学习编程语言,“但光学理论,没地实践也是白搭。”

进大厂在我看来就是实践,“资源多,平台好。”在外包公司,大多是重复性工作,学了技术也没法应用。

如果不是受限于专科学历,我决定在技术这一条路走到底,做个技术大牛。

但眼下,我能想到的是如何在金三银四跳槽让自己的薪资升到20K。

“如果是在大厂,出来选择也会更多吧。”

如果你年纪大了,不想干测试了,想转到其他没有年龄限制的行业,你可要好好想一想了。

在整个互联网行业,存在这样一个神奇又隐秘的传说:过了 35
岁,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了。没有哪一个企业出来声明(没有企业敢),也没有哪个超过 35 岁的员工出来反驳。

下面列出这些建议

1 你真的碰上职业瓶颈了吗?

看上去挺唬人的,但我相信大多数正在做Android开发的大佬都和我一样:根本还没有 35 岁。

中国的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都不过 10 来年。

而我们之所以相信 35 岁的行业现象其实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

担心自己的技能不够市场平均值
担心自己的精力比不上年轻人
担心AI 的工资开得比自己低(AI的维护成本算成工资)
还有一些朋友,属于典型的自己吓自己:

因为别人都在说,所以我担心。

如果真的担心自己是否遇到了职业瓶颈,首先需要确认自己是否真的是碰到了职业瓶颈。不妨花一天时间,对自己做一个客观一点的评估:

我的薪资在同行当中属于什么水平;

我是否真的花了很多心思在家庭和孩子的照顾,还是其实没有大影响;

我是否掌握了同行的需要掌握的必须技能和部分优势技能(比如我会混合开发?音视频?)

最重要的:我是否不能被随意取代

这里,可能需要花一点时间去收集素材,比如同行的薪资和需要掌握的技能。

说得具体一点,可以上招聘网站或者公司点评网站去查看薪资;去收集其他公司的面试题,如果收集不到,可以自己出去面试几次。

接下来需要对自己做一个评价:

如果自己精力、薪资和技能都 OK , 就不需要太过担心。

如果发现自己的技能 > 薪资,可以去更有挑战性的公司发展,因为现在公司的薪资体系和需要做的事情也许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成长了。

如果发现技能 < 工资, 说明我一直在公司划水,短期内看着工资笑,再过 2 年就要为找不到工作哭了。

2 岗位转型?趁早准备

35 岁之后,相信很多人都不甘愿再做一个普通的员工了, 主要是往 3 大方向去发展:

不管是选择哪个方向,重要的是提前准备。

公司哪天看上我,要我去做管理,3个人我管不下来怎么办?

公司哪天看上我,要我去负责架构,我一脸懵怎么办?

公司哪天倒闭,我觉得当个网红也不错,可我不会带货怎么办?

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毕竟有的大佬才 28 岁就开始担心职业发展的问题了,有 6-7年的时间需要准备。

每天学习一点点,能学到的东西真不少,但是能坚持下来的,也肯定是神仙。

人类的惰性毕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克服,自控能力差是天性。

自己无法约束自己的,需要偶尔投资一些线上课程来完成自我提升,最好还找个人监督。比如女朋友,老婆,老妈或者闺蜜?

有 2 个注意事项需要把握:

3 不要为了短期薪资跳来跳去

这个更多出现在 24 - 26 的小年轻身上。已经工作了 1-2年,自信学得一身的本领,需要更大的平台和更多钱(去结婚?)。为了每个月多 1-2k 的工资频繁跳槽,有的一年能跳 3-4次。

这样有 2 个坏处:

4 不要在没有活力的公司当模范员工

【示例1】:有部分大佬,天生就是个好人,干不了坏事。

老公让她换个环境,她说:我不能,我 22 岁生孩子的时候公司没有嫌弃我,给我交保险。现在公司快不行了,正是需要我回报的时候。

我想:她这 7 年,拿着和别人一样的工资,做着比别人多的活,奖金和福利被以各种名义克扣,还要带娃,买菜,学画画,让自己成为了超人和神仙。应该早就回报完了吧?

【示例2】: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善良,但是大部分人到了 30 岁边缘没了胆量也是真的。

因为有 6 年没有和其他的公司接触过,一直被开发怼,被组长怼,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发脾气了。只是默默无闻的在这家公司测 bug, 调 bug, 偶尔兼职给其他项目组做做新人培训。

新人走了,他补窟窿。自动化框架招不到人,他赶鸭子上架,现学现卖,竟然也做成了。公司有一年业绩不错,需要加大性能方面的测试力度。他临时搭建了一个草台班子,在上线之前忘记通宵了多少次。公司业绩平稳,他又回到之前的组。

公司业绩下滑,其他组员都走了。

他老了,29岁了,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和其他人竞争,不敢走,或许公司会给我养老吧。

示例总结:就算想在现在的公司干一辈子,也要保持对行业的关注,这样有 2 个好处:

5 管理方向经验积累

如果想在 35 岁左右转管理岗,现在应该马上去买个 5 块钱的手账本。A6 大小, A7 大小都很好。放在口袋里,随时准备记录和总结。

观察主管和总监的一言一行,认真总结他们如何处理日常的琐碎和测试工作安排。换了一家公司,继续观察。

管理工作从书本上很难学到,必须在自己的工作中体会。身边的人才是最好的课本。

需要注意的是,管理岗也是需要懂技术、懂业务的。所以其他方面也不能落下。很多人会觉得管理不需要学,坐在独立办公室发号施令,谁不会啊?如果这点不能认清楚,最好不要往这个方向发展。

6 技术专家岗

往技术专家岗走的目标:就是让自己在企业里拥有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

每个企业都会培养自己的技术专家,他们负责技术架构,在别人解决不了的时候临危受命,是企业技术问题的最后防线,也是企业技术建设中的宝贝,大家都会小心呵护。

成为技术专家并不容易。需要对项目建设,技术有非常深入的理解。

如果想往这方面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学吧。

但这里有一个误区:

要想成为技术大牛,必须先学好计算机底层原理。

很多朋友在网上看到非常多的技术大佬说这句话,所以迈着 30 岁的老寒腿,泡着枸杞啃《编译原理》《算法导论》,全然不顾公司的系统快挂掉了, 旁边的 98 后产品经理一个月顶了 3 次测试的岗位。

对于刚刚毕业或者是入行不久的新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学习方式。

但是如果是已经跨入中年的老鸟,就不建议按照这种自下而上的学习了。

因为你的精力,记忆力已经跟不上了,如果长时间不用,就会忘记,白白浪费可贵青春。

自上而下的方式是更加平滑的方式。如果公司需要用 音视频开发技术, 我就学音视频; 公司需要用 Jetpack搭建自动化框架,我就学 Jetpack。

先把业务层面的技能掌握,再去学 TCP/IP 协议, linux的任务调度,内核, 数据库优化,算法。这样你学一点,就可以通过工具应用到工作当中,更方便自己总结,既有成就感,也更容易掌握。

第二个误区是:

要学这个,要学那个,但是每个都是浅尝辄止,都是花架子。

这个做法在测试领域里更加流行。今天看到某个公众号推荐了什么工具,去摸一下。明天那个视频提到什么技术,又去摸一下。一年到头在跑 demo, 跑流程。

还有一些同学一碰到难题就回避,把大把的时间用来搜索:

这个编辑器还是这种字体好看,我要换;
哇,你的这个测试工具的主题好漂亮啊,怎么配置的;
大佬,这个问题我解决了 3 天了,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实际上一报错,立马出来求助了)
我发现了一个新网站,上面有很多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
有些问题属于临时性问题,短期内确实需要解决,不然项目无法上线。但是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自己解决的,是通过求助于别人解决的, 它属于我们个人欠下的“技术债务”, 迟早要还的。

成为测试专家最重要的品质可能是务实和坚持。爱学习,有追求,可以尝试。

7 找出自己擅长的领域永远不算晚

第三种选择看上更像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老子不干了,老子回家种地去。

听上去挺硬气的,但多少有点悲怆。

我不希望真的有一天在测试行业无法立足了,然后突然觉得自己其实挺适合当网红的。或者发现自己其实画画挺厉害,只是这几年忙于工作,荒废了。

任何行业都是需要积累和沉淀的。一炮而红的明星确实有,而且挺多,但是肯定不是我。

我就是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中年人,也许有天没睡醒,做过富甲四方,万人拥趸的白日梦,但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去楼下彩票店,买 2 块钱一注的双色球。

更加适合的方式是从现在开始,去发现自己擅长的领域。比如我上学的时候挺喜欢手绘,现在开始可以捡起来,先玩一玩,能不能往这方面走,并不是所有的业务爱好都能发展成职业。

只能像刚毕业那样,自己去尝试和摸索。

8 总结

很抱歉,这篇没有让你觉得耳目一新的技能,也没有让你一天成为大佬的绝妙锦囊。

下面收集了一些移动开发的资料,希望会对你有帮助,

这份资料整体是围绕着【移动开发】来进行整理的,对于软件测试的的朋友来说应该是很全面和完整的备战仓库了,这个仓库也陪伴我走过了很多坎坷的路,希望也能帮助到你。点击直接获取

如果 35 岁是测试行业的临界点,我相信大多数大佬还有几年时间去提前准备。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和措施,只要能坚持,都是好方法。如果有同学没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不妨试一试这其中的 1-2个建议,毕竟,如果已经感到困惑,说明选择不多了。

最后

35岁危机又怎样?——人到 30、40 岁,不是比以前更老,更没机会。

而是比从前更敢创造希望。

标签:需要,专科,30,技术,35,自己,受限于,薪资,公司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ndroidAlvin/article/details/114689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