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里Decorator的本质
作者:互联网
Python的修饰器的英文名叫Decorator,当你看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你可能会把其跟Design Pattern里的Decorator搞混了,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在认识装饰器之前,我们先来点感性认识,看一个Python修饰器的Hello World的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当你运行代码,你会看到如下输出:
1 2 3 4 |
|
你可以看到如下的东西:
1)函数foo前面有个@hello的“注解”,hello就是我们前面定义的函数hello;
2)在hello函数中,其需要一个fn的参数(这就用来做回调的函数);
3)hello函数中返回了一个inner函数wrapper,这个wrapper函数回调了传进来的fn,并在回调前后加了两条语句。
Decorator 的本质
对于Python的这个@注解语法糖- Syntactic Sugar 来说,当你在用某个@decorator来修饰某个函数func时,如下所示:
1 2 3 |
|
其解释器会解释成下面这样的语句:
1 |
|
了然,这不就是把一个函数当参数传到另一个函数中,然后再回调吗?是的,但是,我们需要注意,那里还有一个赋值语句,把decorator这个函数的返回值赋值回了原来的func。 根据《函数式编程》中的first class functions中的定义的,你可以把函数当成变量来使用,所以,decorator必需得返回了一个函数出来给func,这就是所谓的higher order function 高阶函数,不然,后面当func()调用的时候就会出错。 就我们上面那个hello.py里的例子来说,
1 2 3 |
|
被解释成了:
1 |
|
是的,这是一条语句,而且还被执行了。你如果不信的话,你可以写这样的程序来试试看:
1 2 3 4 5 6 |
|
没了,就上面这段代码,没有调用wfg()的语句,你会发现, fuck函数被调用了,而且还很NB地输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声!
再回到我们hello.py的那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hello(foo)返回了wrapper()函数,所以,foo其实变成了wrapper的一个变量,而后面的foo()执行其实变成了wrapper()。知道这点本质,当你看到有多个decorator或是带参数的decorator,你也就不会害怕了。
比如:多个decorator:
1 2 3 4 |
|
相当于:
1 |
|
比如:带参数的decorator:
1 2 3 |
|
相当于:
1 |
|
这意味着decorator(arg1, arg2)这个函数需要返回一个“真正的decorator”。
带参数及多个Decrorator
我们来看一个有点意义的例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makeHtmlTag有两个参数。所以,为了让 hello = makeHtmlTag(arg1, arg2)(hello) 成功,makeHtmlTag 必需返回一个decorator(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makeHtmlTag中加入了real_decorator()的原因),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进入到 decorator 的逻辑中去了—— decorator得返回一个wrapper,wrapper里回调hello。看似那个makeHtmlTag() 写得层层叠叠,但是,已经了解了本质的我们觉得写得很自然。
标签:函数,Python,def,本质,Decorator,func,foo,hello,decorator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martcat2010/article/details/12162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