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
首页 > 编程语言> > "程序宅男"从改善皮肤开始——不再长痘

"程序宅男"从改善皮肤开始——不再长痘

作者:互联网

程序员由于种种公众号调侃,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和个体都有一些“奇怪、刻板”的认知,误以为这个群体的同学不修边幅,今天我在这里,分享自己作为一个程序员宅男的皮肤保养之路。讲述一位满痘少年如何一步步改善自己的皮肤,都是亲身体会和经验。

在这里也要很感谢我的GF的细心教学,让一个大汉子在粗糙中学会了一丝的精致。本文将从痘痘为切入点,分别对痘痘的成因分析、外用护肤改善、膳食建议三点来分享。这里要声明:一定要去三甲医院皮肤科看病。

痘痘的成因分析

自己从初中开始就开始长痘,那个时候由于家庭认知水平较低,加上自己又是男生,自然刚开始没有关注到长痘这个事情,后来比较严重发展到胸口也会有一些痘,直到春节过年,亲戚一句话提醒了父母要带我去医院看看,就去了市里的三甲医院看了,拿了很多中药。现在也很感谢那位老医生,很多话都忘记了,但是记住很关键的嘱托:要忌甜食、油炸。而后,高中、大学稍好一点,但是也一直在长痘,由于长期长痘,皮肤会逐步色素沉着,可以观察大部分长痘的皮肤,都会偏油、偏黄。大学后工作了,开始有了自己的工资,在女票的细心指导下,才知道原来皮肤是需要护理的,不是用香皂搓搓搓就行了(一个好女票yyds!)

言归正传,痘痘的成因是什么,我不是医生,只能肤浅的去介绍自己的认知,为什么要先介绍痘痘成因,因为要和写代码一样,要对原理了解,你才能去选择一门合适的工具解决它。五种痘痘的分析:五大痘痘种类你是哪一种?轻松教你如何改善痘痘-新闻频道-手机搜狐 (sohu.com)

亲身体会是后面2种痘痘是非常麻烦的,因为有细菌感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就让周围皮肤也开始长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先停用各种奇奇怪怪的护肤产品,使用正规的药物治疗。

 

药物使用

1、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使用方式:用温冷水洗脸后,点涂克林霉素,适用于红肿有白点的痘,一天早晚各1次,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针对红肿痘痘比较有效,但对于非炎症性闭口,粉刺,黑头效果一般

注意事项:不要长期使用,不能全脸涂,会有耐药性,所以痘痘好了就不再使用了,亲身经历是刚开始效果非常好,现在效率已经很差了,所以现在用的很少;这种药物对肠胃有副作用,可能让胃肠道短暂的不适,因此不推荐长期使用。

祛痘好药: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药膏如何?一篇笔记让你轻松了解。 - 知乎 (zhihu.com)

 

2、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

使用方式:适用于闭口的红肿痘痘,一般2天就会自然消肿,但是不能白天用,由于维A酸的不稳定性,所以建议是晚上清洁后使用,由于维A酸对皮肤会脱水,所以一定要做好保湿。阿达帕林没有耐药性,如果6个月之内没有生育的计划,可以在建立耐受后全脸使用,但是要避开眼睛周围(皮肤太嫩),可以多关照两颊下放,容易长痘的地方。

注意事项:晚上夜间使用;保湿补水;使用闭口的红肿痘痘,一般2天之内会见到明显效果。购买时候选择达芙文进口会更安全更有效,国产的的确没用过。如果次日产生刺痛,一般是耐受未建立,可以隔一天用一次,避免过于刺激。

第一次使用,前两周会有爆痘的情况,由于之前的痘都在皮肤里面,阿达帕林只是将过渡角质进行剥脱,让痘出来而已,如果油脂正常了,以后是不会爆痘的。

阿达帕林使用指南 - 知乎 (zhihu.com)

 

3、过氧化苯甲酰(班赛)

使用方式:班赛刺激性比较大,相比于上面两种药物,在使用时候要注意对症,针对红肿型,中度,重度,囊肿等痘痘治疗,一般很少使用,如果要使用可以搭配达芙文(夜间),班赛(白天)交替使用,同时由于刺激性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注意事项:白天使用;保湿补水;点涂即可,不能全脸使用,刺激性比较强,适用于中度以上的痘痘

过氧化苯甲酰(班赛)使用指南 - 知乎 (zhihu.com)

 

以上就是3种正规有效的药物,都是来源于国内官方权威资料:中国痤疮治疗指南 - 知乎 (zhihu.com)

 

最佳实践

以上是在不同情况下使用的不同药物推荐,我自己有一套适用自己的方案,至少目前来看,痘痘很少复发,几乎没有(1月1颗)的红肿痘了。

 

8点:清洁后,一般无需涂药(如果有痘,可点涂克林霉素,白天不用阿达帕林)

19点:办公室会出很多油脂,用温冷水+氨基酸洗面奶清洗后,涂少量补水(粉水)

22点:氨基酸洗脸洁净后,先补水,用克林霉素或阿达帕林(夜间阿达帕林较多)全脸涂抹,如果有痘痘,重点点涂痘痘。

 

注意:阿达帕林全脸涂抹不应每天,需要间隔一天,避免过于刺激,由于可以改善角质过渡角化导致的油脂腺管阻塞,所以规律安全使用阿达帕林,可以明显感觉降低长痘的概率,一般来说要3-6个月会有非常明显效果

标签:阿达,长痘,皮肤,帕林,程序,痘痘,使用,红肿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eons/p/15230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