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语言
首页 > 编程语言> > 从 15K 到 26K,某大厂 Android 程序员“优雅“ 的跳槽感悟

从 15K 到 26K,某大厂 Android 程序员“优雅“ 的跳槽感悟

作者:互联网

跳槽现状

本人是工作了三年的Android程序员,因为之前一直被上家的leader挽留,因故才没有赶上春招,跳槽成功后总结了这篇感悟,分享给大家。

记得字节终面时,HR问我:

“ 你在上家公司呆了多久?我的回答是2年多,她的回答:这么久了。我心里想不会吧,两年其实不久吧。”

以前有过这样的说法,大概说hr给不给你offer,其实也看你这个人稳不稳定,经常跳槽的人,可能给hr留下不好的印象。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时代在变化,当猎头、hr的工作被量化、被kpi约束的时候,稳定这个代名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完成任务。

海量捞人,就像刮彩票一样,履历背景不错的,我就刮你,中一个就是一个。

越是大的互联网公司,每天跳槽的人就越多。对于跳槽,身边经常发生的事就是:某天突然找个之前对接过的人,发现他已不在。

总结下我们跳槽的大概原因:

想清楚 / 弄明白该不该跳?

当我们因为情绪问题而选择离开,一定要三思。

就像上面的第一条,和领导或者同事不和,这种我在身边见过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突然某一天组织架构变了,你的领导变了,空降了一个领导过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来的肯定要搞事情,比如把他从上家公司学习的一些管理理念带过来,要你们改。

这种现实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久而久之,心里就会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再比如说,他刚来不熟悉业务,当产品要求实现某个功能时,开发可能觉得实现不了,这时不懂业务的他就开始压榨,自以为很懂的样子,让这样让那样,最终一坨。

如果是像这种的话,我建议给自己和新领导一段时间,比如1~2个月,1~2个月后如果说还是适应不了,建议开始复习。有人说可以找上上级领导或者hr说下情况,但是真实情况往往还是会石沉大海,毕竟作为螺丝钉的我们可以随时替换。

我们知道,入职的时候,公司的规定里肯定有一条:禁止打听同事的工资。然而没有什么是我们打听不到的,当我们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工作了一年的时候,突然听同事说:哎哎,你听说了吗,某个组的谁谁工资真高,至少30k,故作镇定的你,嘴上开始说;哦哦,那还挺高的。

其实内心当时可能就埋下了一个念头:老子辛辛苦苦工作这么久,干的活比他多的多,真他娘的太不公平了。隔天开始,便默默开始复习Abdriod的各种底层、原理和每日一题...

这种的话,建议其实可以和领导沟通下。大概就说,我这来公司也一年多了,也做了很多活(前提得真的有),薪资有点低,下次调薪,晋升能不能考虑下我之类的。如果你足够优秀,应该是没问题,我见过身边的同事有这样的。如果你觉得自身的能力,包括为公司的付出,确实不如其他同事,那么要么工作再努力点,要么复习准备下一次跳槽要么躺平当个咸鱼。

其实不管怎样,我们做技术的应该始终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每天学习一点。时刻准备着,提升自身硬实力,这样不会害怕。

简历该如何写

简历是非常重要的,简历上一定要展示出你的亮点,除了毕业的学校,如果在学校期间做过什么值得炫耀的事,都展示出来。擅长的技能,在之前的公司里,做过什么比较牛逼的事。

比如说:优化了XX功能,为公司节省了多少台服务器或者是对Android的底层很了解,Framework层的东西能掌握个七七八八。

简历就像自己的考试卷,一定要对自己负责,写的好一点。我之前有看过有些人的简历,有些人在工作经历那边写的就像流水账一样比如:

“我在xx公司负责xx业务,做过xx活动,接过xx模块...”

这种日常工作内容简单概括下,不需要写的太细。

假设我是面试官,看到这样一堆的流水账似的经历,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兴趣,我可能就认为你之前就是那个公司的一个很普通的技术人员。

如果你这样写:

我在xx公司主要负责xx相关的业务,优化xx接口,通过和产品沟通,优化xx业务,调优后的XXAPP启动速度能达到XX秒,达到了之前同样的效果...。

面试官看到这样的经历,肯定会眼前一亮,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可以引起面试官的兴趣,侧面反映出求职者的技术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等等。

重点:简历上千万不要写自己不熟悉的技能,别为了显得自己懂的很多,到时一问发现广度够了,深度太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面试前准备

因为本人是Android程序员,所以介绍下Android高级工程师相关技能:


数据结构与算法:

PDF格式版:

完整目录版

《Android高级提升手册》内容完整版我已经整理成PDF了,需要的朋友点击下方的推荐阅读即可进入;

推荐阅读:2021年Android程序员春招面试题收藏整理笔记+知识点整理(下载地址)

标签:简历,跳槽,26K,同事,hr,xx,15K,Android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_pyf/article/details/118709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