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代码统计相关命令
作者:互联网
1.根据用户名时间段统计个人增删
git log --author="username" --since=2021-3-1 --until=2021-5-21 --pretty=tformat: --numstat | awk '{ add += $1; subs += $2; loc += $1 - $2 } END { printf "added lines: %s, removed lines: %s, total lines: %s\n", add, subs, loc }'
2.查看提交者排名前N位
git log --pretty='%aN' | sort | uniq -c | sort -k1 -n -r | head -n 5
3.提交数统计
git log --oneline | wc -l
4.贡献值统计
git log --pretty='%aN' | sort -u | wc -l
5.统计所有人代码提交量(指定统计提交文件类型)
git log --format='%aN' | sort -u | while read name; do echo -en "$namet"; git log --author="$name" --pretty=tformat: --numstat | grep "(.html|.java|.xml|.properties|.css|.js|.txt)$" | awk '{ add += $1; subs += $2; loc += $1 - $2 } END { printf "added lines: %s, removed lines: %s, total lines: %sn", add, subs, loc }' -; done
6.统计或修改的行数
git log --stat|perl -ne 'END { print $c } $c += $1 if /(d+) insertions/'
git log 参数说明:
–author 指定作者
–stat 显示每次更新的文件修改统计信息,会列出具体文件列表
–shortstat 统计每个commit 的文件修改行数,包括增加,删除,但不列出文件列表:
–numstat 统计每个commit 的文件修改行数,包括增加,删除,并列出文件列表:
-p 选项展开显示每次提交的内容差异,用 -2 则仅显示最近的两次更新
例如:git log -p -2 –name-only 仅在提交信息后显示已修改的文件清单
–name-status 显示新增、修改、删除的文件清单
–abbrev-commit 仅显示 SHA-1 的前几个字符,而非所有的 40 个字符
–relative-date 使用较短的相对时间显示(比如,“2 weeks ago”)
–graph 显示 ASCII 图形表示的分支合并历史
–pretty 使用其他格式显示历史提交信息。可用的选项包括 oneline,short,full,fuller 和 format(后跟指定格式)
例如: git log –pretty=oneline ; git log –pretty=short ; git log –pretty=full ; git log
–pretty=fuller –pretty=tformat: 可以定制要显示的记录格式,这样的输出便于后期编程提取分析
例如:git log –pretty=format:”“%h - %an, %ar : %s”” 下面列出了常用的格式占位符写法及其代表的意义。
选项 说明
%H 提交对象(commit)的完整哈希字串
%h 提交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T 树对象(tree)的完整哈希字串
%t 树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P 父对象(parent)的完整哈希字串
%p 父对象的简短哈希字串
%an 作者(author)的名字
%ae 作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ad 作者修订日期(可以用 -date= 选项定制格式)
%ar 作者修订日期,按多久以前的方式显示
%cn 提交者(committer)的名字
%ce 提交者的电子邮件地址
%cd 提交日期 %cr 提交日期,按多久以前的方式显示
%s 提交说明 –since 限制显示输出的范围,
例如: git log –since=2.weeks 显示最近两周的提交
选项 说明
-(n) 仅显示最近的 n 条提交
–since, –after 仅显示指定时间之后的提交。
–until, –before 仅显示指定时间之前的提交。
–author 仅显示指定作者相关的提交。
–committer 仅显示指定提交者相关的提交。
标签:显示,Git,log,--,代码,命令,git,提交,pretty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fredy0902/p/1480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