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泡排序
作者:互联网
一 冒泡排序
很简单,用到的很少,据了解,面试的时候问的比较多!将序列中所有元素两两比较,将最大的放在最后面。将剩余序列中所有元素两两比较,将最大的放在最后面。重复第二步,直到只剩下一个数。
原理: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
思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将小数放在前面,大数放在后面。即在第一趟: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如此继续,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将小数放前,大数放后。重复第一趟步骤,直至全部排序完成。
第一趟比较完成后,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所以第二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一个数不参与比较;第二趟比较完成后,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第二大的数,所以第三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两个数不参与比较;依次类推,每一趟比较次数-1;
二 例子
public class Bubble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 冒泡排序 */ int[] nums=new int[]{9,3,6,4,1}; //需要进行length-1次冒泡 //外层控制循环多少趟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1; i++) { //内层控制每一趟的循环次数 for (int j = 0; j < nums.length-1-i; j++) { if(nums[j]>nums[j+1]){ int temp=nums[j]; nums[j]=nums[j+1]; nums[j+1]=temp; } } } System.out.println("冒泡排序后的结果:"); for (int i = 0; i < nums.length; i++) { System.out.print(nums[i]+" "); } } } //冒泡排序后的结果: //1 3 4 6 9
第一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9和3比较,9大于3,交换位置: 3 9 6 4 1
第二次排序:9和6比较,9大于6,交换位置:3 6 9 4 1
第三次排序:9和4比较,9大于4,交换位置: 3 6 4 9 1
第四次排序:9和1比较,9大于1,交换位置:3 6 4 1 9
第一趟总共进行了4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6 4 1 9
第二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6比较,3小于6,不交换位置: 3 6 4 1 9
第二次排序:6和4比较,6大于4,交换位置:3 4 6 1 9
第三次排序:6和1比较,6大于1,交换位置: 3 4 1 6 9
第二趟总共进行了3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4 1 6 9
第三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4比较,3小于4,不交换位置: 3 4 1 6 9
第二次排序:4和1比较,4大于1,交换位置:3 1 4 6 9
第三趟总共进行了2次比较, 排序结果: 3 1 4 6 9
第四趟排序:
第一次排序:3和1比较,3大于1,交换位置: 1 3 4 6 9
第四趟总共进行了1次比较, 排序结果: 1 3 4 6 9
三 优点
每进行一趟排序,就会少比较一次,因为每进行一趟排序都会找出一个较大值。如上例:第一趟比较之后,排在最后的一个数一定是最大的一个数,第二趟排序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一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同样也能找出一个最大的数排在参与第二趟比较的数后面,第三趟比较的时候,只需要比较除了最后两个数以外的其他的数,以此类推……也就是说,没进行一趟比较,每一趟少比较一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算法的量。
四 时间复杂度
1.如果我们的数据正序,只需要走一趟即可完成排序。所需的比较次数C和记录移动次数M均达到最小值,即:Cmin=n-1;Mmin=0;所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2.如果很不幸我们的数据是反序的,则需要进行n-1趟排序。每趟排序要进行n-i次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大值:
综上所述: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2)
标签:第二趟,nums,冒泡排序,第一趟,排序,比较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anba_yqq/article/details/11685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