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真香警告!轻松获得一线大厂面试offer,BAT大厂面试总结

真香警告!轻松获得一线大厂面试offer,BAT大厂面试总结

作者:互联网

一、结缘

实话说,最开始刷题的时候,刷的是 LeetCode,后来才注意到了剑指 offer 的存在,最开始也是听别人说的,剑指 offer 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的概率很大,就去尝试将其都做了一遍,做的过程中发现,其实有一部分题目与 LeetCode 有重合,但是更像是 LeetCode 经典题目的集合,更具有代表性。

最开始刷过一遍剑指 offer 后,其实印象并不深,直到我参加了 2020 年的秋招面试,才深刻的意识到剑指 offer 的题目出现高频性,至此之后,但凡有人问我怎么刷题,我都会先推荐刷剑指 offer,然后刷 LeetCode 的前 200 题,如今力扣中也有了官方授权的剑指 offer 题目,这实在是令人感到兴奋,结合平台出色的刷题体验,我相信更多的人会了解剑指 offer,下面我结合面试谈谈为什么我如此推崇。

组件化

1.1 组件化初衷

1.2 什么是组件化

组件化就是将一个app分成多个Module,如下图,每个Module都是一个组件(也可以是一个基础库供组件依赖),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单独调试部分组件,组件间不需要互相依赖,但可以相互调用,最终发布的时候所有组件以lib的形式被主app工程依赖并打包成一个apk。

1.3 组件化优势

2 组件化通信

2.1 组件化通信

组件化互相不直接依赖,如果组件A想调用组件B的方法是不行的。很多开发者因为组件化之间通信比较复杂 则放弃了组件化的使用

组件通信有以下几种方式:

####### 1.本地广播

本地广播,也就是LoacalBroadcastRecevier。更多是用在同一个应用内的不同系统规定的组件进行通信,好处在于:发送的广播只会在自己的APP内传播,不会泄漏给其他的APP,其他APP无法向自己的APP发送广播,不用被其他APP干扰。本地广播好比对讲通信,成本低,效率高,但有个缺点就是两者通信机制全部委托与系统负责,我们无法干预传输途中的任何步骤,不可控制,一般在组件化通信过程中采用比例不高。

2.进程间的AIDL

进程间的AIDL。这个粒度在于进程,而我们组件化通信过程往往是在线程中,况且AIDL通信也是属于系统级通信,底层以Binder机制,虽说Android提供模板供我们实现,但往往使用者不好理解,交互比较复杂,往往也不适用应用于组件化通信过程中。

3.匿名的内存共享

匿名的内存共享。比如用Sharedpreferences,在处于多线程场景下,往往会线程不安全,这种更多是存储一一些变化很少的信息,比如说组件里的配置信息等等

4.Intent Bundle传递

Intent Bundle传递。包括显性和隐性传递,显性传递需要明确包名路径,组件与组件往往是需要互相依赖,这背离组件化中SOP(关注点分离原则),如果走隐性的话,不仅包名路径不能重复,需要定义一套规则,只有一个包名路径出错,排查起来也稍显麻烦,这个方式往往在组件间内部传递会比较合适,组件外与其他组件打交道则使用场景不多。

2.2 目前主流做法之一就是引入第三者,比如图中的Base Module。

3 ARouter组件通信框架

3.1 ARouter 简介

是ARouter是阿里巴巴开源的Android平台中对页面、服务提供路由功能的中间件,提倡的是简单且够用。主要用作组件化通信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Context, Xxx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key","value");
 startActivity(intent);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Context, XxxActivity.class);
 intent.putExtra("key","value");
 startActivityForResult(intent, 666);

上面一段代码,在Android开发中,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功能就是页面的跳转,我们经常需要面对从浏览器或者其他App跳转到自己App中页面的需求,不过就算是简简单单的页面跳转,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1. 集中式的URL管理:谈到集中式的管理,总是比较蛋疼,多人协同开发的时候,大家都去AndroidManifest.xml中定义各种IntentFilter,使用隐式Intent,最终发现AndroidManifest.xml中充斥着各种Schame,各种Path,需要经常解决Path重叠覆盖、过多的Activity被导出,引发安全风险等问题

  2. 可配置性较差:Manifest限制于xml格式,书写麻烦,配置复杂,可以自定义的东西也较少

  3. 跳转过程中无法插手:直接通过Intent的方式跳转,跳转过程开发者无法干预,一些面向切面的事情难以实施,比方说登录、埋点这种非常通用的逻辑,在每个子页面中判断又很不合理,毕竟activity已经实例化了

  4. 跨模块无法显式依赖:在App小有规模的时候,我们会对App做水平拆分,按照业务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之间完全解耦,通过打包流程控制App功能,这样方便应对大团队多人协作,互相逻辑不干扰,这时候只能依赖隐式Intent跳转,书写麻烦,成功与否难以控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一款能够解耦、简单、功能多、定制性较强、支持拦截逻辑的路由组件:我们选择了Alibaba的ARouter,偷个懒,直接贴ARouter的中文介绍文档:

3.2 ARouter 优势

从 ARouter Github 了解到它的优势:

支持直接解析标准URL进行跳转,并自动注入参数到目标页面中 支持多模块工程使用 支持添加多个拦截器,自定义拦截顺序 支持依赖注入,可单独作为依赖注入框架使用 支持InstantRun 支持MultiDex(Google方案) 映射关系按组分类、多级管理,按需初始化 支持用户指定全局降级与局部降级策略 页面、拦截器、服务等组件均自动注册到框架 支持多种方式配置转场动画 支持获取Fragment 完全支持Kotlin以及混编 典型的应用:

从外部URL映射到内部页面,以及参数传递与解析 跨模块页面跳转,模块间解耦 拦截跳转过程,处理登陆、埋点等逻辑

跨模块API调用,通过控制反转来做组件解耦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从外部URL映射到内部页面,以及参数传递与解析
  2. 跨模块页面跳转,模块间解耦
  3. 拦截跳转过程,处理登陆、埋点等逻辑
  4. 跨模块API调用,模块间解耦(注册ARouter服务的形式,通过接口互相调用)

总结

现在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果每次出新的技术,我们都深入的研究的话,很容易分散精力。新的技术可能很久之后我们才会在工作中用得上,当学的新技术无法学以致用,很容易被我们遗忘,到最后真的需要使用的时候,又要从头来过(虽然上手会更快)。

我觉得身为技术人,针对新技术应该是持拥抱态度的,入了这一行你就应该知道这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行业,所以面对新技术,不要抵触,拥抱变化就好了。

Flutter 明显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而对于这个新技术在发布之初,花一个月的时间学习它,成本确实过高。但是周末花一天时间体验一下它的开发流程,了解一下它的优缺点、能干什么或者不能干什么。这个时间,并不是我们不能接受的。

如果有时间,其实通读一遍 Flutter 的文档,是最全面的一次对 Flutter 的了解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只有 8 小时的时间,我希望能关注一些最值得关注的点。

Android学习PDF+架构视频+面试文档+源码笔记

(跨平台开发(Flutter)、java基础与原理,自定义view、NDK、架构设计、性能优化、完整商业项目开发等)

81.md)

(跨平台开发(Flutter)、java基础与原理,自定义view、NDK、架构设计、性能优化、完整商业项目开发等)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a5FhkSWn-1620824059467)]

标签:BAT,ARouter,面试,Intent,大厂,模块,跳转,组件,页面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0_57066056/article/details/1167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