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医药信息化:GMP/GSP之后

医药信息化:GMP/GSP之后

作者:互联网

对于国内众多医药企业来讲,信息化日益成为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e”化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的优势,逐步实现自动化技术改造,加快与国际化管理接轨的速度。利用信息手段加大内控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市场就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解决之道。

    朝阳产业遭遇信息化危机

    药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其门类包括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抗生素、生物制品、生化药品等,在投资界享有“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的美誉。

    医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计划生育、救灾防疫、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医药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直接导致了大量的企业重组和兼并。2004年也是中国医药产业最具变数的1年。2004年7月底,是制药企业通过GMP认证的“大限”,12月底,全国所有的医药商业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否则将被淘汰出局。根据中国入世的时间表,2004年12月31日以后,中国的医药分销市场将全面开放,迎接国际“大鳄”的挑战。

    从整体上看,医药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情况良好,未来发展前景也很看好。但竞争力不强是我国医药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尽管2003年中国医药市场增幅依然在两位数以上,但行业的利好并未使业内人士感到轻松。如何提升中国医药企业的竞争能力成为普遍关心的问题。而对于国内众多医药企业来讲,信息化日益成为提升产业质量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障,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e”化企业,充分利用网络经济的优势,逐步实现自动化技术改造,加快与国际化管理接轨的速度。利用信息手段加大内控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市场就成为企业领导决策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解决之道。

    信息化究竟能为医药企业带来什么变化呢?首先,信息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为医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客户,而且能使医药企业对市场的变化更加敏感。其次信息化可以提高医药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再次信息化还能为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并保证双方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目前,已有相当部分医药厂商在日益深入的应用中,体会到信息化带来的巨大收益。

    尽管被认为是一个资金雄厚的行业,但有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医药企业对信息化投资比较谨慎。相对于改制、GMP、GSP认证等行业强是规范性行为来说,医药企业的信息化更多的是一种自发行为。尽管这几年中国医药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不同类型企业之间以及同类型企业之间的差别还是比较大,总体建设水平不高,层次有待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任重道远。

    国家“十五”医药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医药产业。医药企业信息化以改造生产、流通、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其内容涵盖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企业供应链和客户关系管理信息化等方面。

    GMP/GSP之后

    1.应用侧重点从企业内部向外部发展

    部分医药企业在完成了内部资源和优化管理之后,试图将更多的外部资源整合进来。在技术方面,从ERP到电子商务的迁移趋势非常明显,这一点在发达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不过对于中国大部分医药企业来说,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自己的信息化策略。中国医药企业现在真正需要的是实施标准的ERP系统,也就是从部门级应用向企业级应用扩展。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后ERP应用需要有丰富的ERP实施经验为基础,对于一部分信息化基础较高的中国医药企业而言,现在就可以走ERP与电子商务并行的路线。

    2.产品应用向服务应用发展

    过去企业搭建信息系统就是购买和引进一些产品,但现在用户发现购买产品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直接购买IT服务提供商提供的个性化解决方案更能解决自己的问题,乃至将其IT应用系统给专业厂商运营。

    3.“以医生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发展

    从本质上讲,医药业信息化的应用前景,与医药市场的产品同质化、服务同步化、运作超前化和竞争透明化等特点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医药企业必须严格执行GMP和GSP标谁,将药品生产销售严格剥离。因此大多数医药企业建立其自己的销售渠道,由销售部、市场商务部进行分级管理;而由于医药产品的批次号管理十分重要,代理商话语权也相对很强大。在产品线和销售渠道十分复杂的情况下,如果从客户入手,对于医药企业来说,就存在一种通过增强客户洞察力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机遇。医药企业的客户,包括医院(医生)、销售公司(销售代表)、药店(店员)、商超和最终消费者,只不过,不同的医药企业因为其战略重点的不同,其重点客户的确立也不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从“以医生为中生”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是医药企业更好理解客户和实现信息化的重要原则。

 

  4.GMP/GSP管理应用推动信息化发展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制药企业强制执行GMP认证,医药流通企业强制执行GSP认证,并要求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具备相应模块。在政策驱使和影响下,中小型企业信息化热情高涨,一是它们需要借助信息化工具走上健康、快速发展之路,二是中小医药企业反应速度快,经营方式变化快,规模扩展快,要求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机制保障这种高速的扩张,要求有一个动态的、活的管理体系。因此,在最近几年,我国不仅大型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渐趋佳境,中小型企业IT应用市场也日趋成熟。

    5.资源整合成重点

    过去医药企业往往对数据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逐渐认识到,企业的数据、信息和知识将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外国一些成功企业的经验来看,都是在信息管理和应用层面创新,并取得了很大成功。现在企业不仅要获取信息,而且要将信息有机地组织和管理起来,构成企业的知识库,形成核心竞争力。中国医药企业由于长期以来对于数据资源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大多缺乏对于数据资源的积累、整理和加工,因此很少能够从数据资源中得到丰厚利润。随着对这方面认识的改变,医药企业信息化过程中,资源整合、利用将得到重视。

    6.系统集成成趋势

    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医药企业认识到信息系统建设的目的应当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对市场的敏感性和竞争能力,因此将重点转向业务流程合理化以及企业流程再造。同时,也从各个孤立部门的信息处理转向企业业务的集成化;从企业内部的应用转向企业与市场、企业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供应链应用。以大型企业为核心、连接广大中小企业的跨组织信息系统会进一步发展。从而可以更大的发挥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创造沟通环境和交流平台。

    制药企业的关注点

    行业特点

    制药业同其它行业相比有"四高":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由于产品与消费市场的特殊性,科研实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成为制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GMP管理是制药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 “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是GMP的核心理念。GMP已不再是制药企业的一面旗帜,它成为企业是否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通行证。

    ☆ 销售网络庞大,业务繁杂 医药这种特殊的易耗消费品,面对的客户群体复杂、庞大,对销售及分销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须严格控制商品有效期 药品和化学试剂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时效性强,要严格控制其有效期,对批次号的跟踪要求严格。

    ☆ 药品品种多、更新快,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 药品对市场效应反应较快,品种散、多,变化较快。由于新品需经过相关的检验、批准、临床实验等,观察的周期较长。

    ☆ 库存管理要求严格 库存占用了大量资金,严重影响了企业资产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库存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药用物料的特点以及GMP管理的要求,对物料批号、状态、存放、收发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 对供应商和客户慎重管理 对供应商和客户的资格须经三证的审批,堵塞因此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 发货、退货频繁 医药产品具有特殊的流通途径,发货退货频繁,引起的结算也就相当频繁。

    ☆ 批成本核算 制药企业,要求对车间进行管理与核算,或者按照产品批次、加工工序进行核算。

 

 

  业务管理难点

    国外医药企业的冲击,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众多制药企业在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企业管理面临着更多的难题,原有手工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并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GMP的工作量日益增大

    随着GMP认证车间增加,历史文档的积累,信息量成倍数增长,GMP数据的负荷日益增大,仅靠手工管理方式,很难适应企业的快速增长,成为企业的发展障碍。

    ☆ 管理信息相互独立,领导决策缺少数据的支持

    企业在实施ERP前,部门相互独立,信息不畅通,资源无法共享,财务信息传递也只是层层统计报表的传递,常常出现数字不符、报表不详的情况,难以满足统计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的要求。企业领导层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来自市场方面的信息,也就无法快速对市场作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市场反馈信息系统严重滞后于企业管理的需要。

    ☆ 分销管理成为企业的头痛症

    从销售网络的规划、销售过程中的费用控制、各销售网点的物流管理及医药代表的考核激励都是令制药企业长期头疼的问题。客户资料不能够及时收集和管理,信息反馈不及时,药品不能跟踪到客户,导致质量反查不及时,渠道窜货行为得不到有效监控。市场活动频繁,不能及时对活动执行、效果进行跟踪评估,无法准确考核相关人员。手工作业效率极低,致使财务及管理部门所需的各种经营数据无法及时得到。

    ☆ 寻求稳定的货源

    缺少有效的管理工具,很难实施完善的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于季节性与分区域的长期合作伙伴,双方都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互惠,对激烈的产品竞争,埋下了隐患,随着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对供应商的评价管理体系显得非常关键。

    ☆ 立体仓库与全过程的批号管理

    制药企业物料资源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和玻璃仪器,每一大类下又有若干小类。在手工管理条件下,工作量繁琐,要想从几万种商品中查找某一种产品所费的时间和精力极大。

    尤其对于物料的批号、状态、存放、收发等,应用于全过程的跟踪,手工作业下进行追溯,几乎是不可能的。

    ☆ 无法进行准确及时的生产成本核算

    成本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的主题,特别是现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如何及时满足用户的多品种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预测、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信息,显的至关重要。而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及核算工具只是粗放地进行成本核算及成本管理,很难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只有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开发应用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成本核算管理软件,细化成本项目才是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径。

    ☆ 受市场窜货问题困挠

    制药行业的渠道窜货现象较为严重,手工管理很难从消除,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外部市场环境。长期的窜货行为对客户、企业本身、经销商会造成较大的伤害,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

    ☆ 应收帐款居高不下,企业经营风险加大.

    目前手工管理很难适应企业销售规模增大、销售业务复杂的形势,普遍存在着应收账款管理不细、账龄分析和催款通知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如何利用有效的工具,加速销售资金的回笼,降低经营风险,减少坏帐损失,也成为企业面临的难题。

标签:GSP,GMP,管理,医药企业,信息化,客户,企业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137700/article/details/11666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