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如果,你希望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五】

如果,你希望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五】

作者:互联网

关于找工作的话题,之前已经介绍了很多。这一次来谈谈生活方面。

找到工作仅仅是第一步,换个地方生活,生活本身也是相当大的挑战。国内的大城市里,我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春都长期生活过,感觉每个城市的生活都各有风格,难说绝对的好坏。北京的文化氛围和古迹,上海的商业伦理与规则,广州的务实精神与美食,长春的安静节奏与舒缓,都是独特而让人印象深刻的。这都还只是国内的城市之间,如果是国外的城市,差异就更大。所以我的建议是,趁年轻的时候有时间,多四处转转,积累点见识,显然比一门心思去读书(以及“知识付费”)更重要。我知道的不少人就是在旅游或者出差时找到了理想的城市,所以后来努力搬去生活了。对我们自己来说,如果没有之前在德国旅游的经历,真的要下决心到德国生活,肯定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现在,如果你拿到了慕尼黑某公司的Offer,你多半想要详细了解当地的真实生活状况——即便之前旅行去过慕尼黑也嫌不够,毕竟生活要考虑的方面远远多于旅行。那么,你可以参考numbeo.com,从这上面获得比较全面的数据。

图片

numbeo.com的数据涵盖了世界主要城市,包括生活成本、房价、犯罪率、医疗健康指数、污染、交通、生活质量、旅行等多重维度,而且可以进行城市之间的比较。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它的数据是比较靠谱的。
图片慕尼黑的犯罪率图片慕尼黑的生活成本
对比北京和慕尼黑
如果说numbeo.com上看到的都是生活中“硬”的一面,那么“软”的一面也同样值得关心。不过“软”的方面太复杂,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几个方面简单说说。首先,国外生活一定不会比国内更“好”。实际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什么是“好”的标准已经比较模糊了,所以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哪里更好,哪里更差”的争论。不过在“好坏”之外,有一条标准是相对有共识的,那就是社会的自由程度。比如你能说哪些话,看哪些书,采取哪些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这些方面的对比相对客观,比较容易判断自由程度。但是要注意,“更自由”未必意味着“更好”,也许只是社会提供了更宽的生活方式光谱。假设有甲乙两国,甲国生活“更自由”,很可能的结果是,甲国未必“更现代、更有秩序”,更可能的结果是,甲国好的地方不输于乙国,甲国差的地方比乙国更差。对此,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天真地抱着“万事万物都会更好”的念头行动,多半会碰的头破血流。其次,如何抉择,取决于你的内心。你能不能包容更宽的生活方式光谱?你能不能应对那些“更差”的部分?你能不能从更繁杂的世界里找出自己更喜欢的东西?如果答案是“能”,那多半不会有什么问题。否则就要仔细考虑考虑。或者,这些问题也可以换一种更简单粗暴的形式:除了买房买车甚至各种买买买之外,你生活的乐趣来自哪里?对普通的中国人来说,凭借自己的勤劳,买房买车都不会是大问题。但是,买房买车之外,你还有什么想做的呢?我知道有许多人热衷看中文的综艺,也无比热衷淘宝、K歌、烤串、火锅。这些生活方式本来没有错,但你需要知道,它只能在某些社会形态下才行得通。或者说,在某种文化母体的包围之下,它们的成本很低,很容易享受到。但如果换一种文化母体,它们的成本可能极高昂,高昂到普通人无法负担。相反,如果你喜欢的是游泳、滑雪、远足、划船,或者隔三差五到大森林里转转,听听音乐会,以及不受制约地阅读各种书、浏览各种网站,那么在某些文化母体下,它们的成本很高,但是在另一些文化母体下,它们的成本很低。图片周日在大森林里转转,心旷神怡再次,关于“歧视”,往往没想象的那么严重。有很多文章都在渲染“歧视”,似乎因为肤色、国籍、语言的问题,中国人往往被视作低人一等。不过我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欧洲,东欧人、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南美人都不少,我问过不少人“是否担心被歧视”的问题。似乎他们都很“心大”,完全不在乎这种问题,不少人甚至一副大大咧咧的“我就是来这里了,我就是要在这里呆下去”的主人翁姿态,完全看不到任何委屈的表情。同时我们也要知道,社会组成越多元,商业文明越发达,“歧视”往往就越少。同样一个老外,在上海、广州引起的额外关注,一定少于在相对封闭的中西部城市,因为大家已经司空见惯了。同样,在上海、广州的商店里,因为顾客口音不标准就另眼相待的现象也很少出现,无论营业员喜欢不喜欢,职业道德都要求她起码不能表现出负面情绪。以我的经历,大多数德国人都不热情,所以你可能很难与他们一见面就打得火热。但是如果你懂得德国人的礼节,比如经常与人方便并微笑说“谢谢”,比如在路口礼让行人,99%的情况下会得到非常友善的回应,并不会因为你的肤色、样貌而有任何区别。最后,不管“融入”与否,在当地找到谈得来的朋友是非常重要的。许多文章都在讨论“融入”,有人拿自己举例证明“融入很成功”,也有人断言“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融入”。在我看来,所谓“融入”是一个伪概念,因为根本不可能有清晰标准:你能和身边人有50个共同点就算“融入了”,而只有49个就算“没有融入”?这种讨论没有任何意义。更可取的是,你能不能在当地找到一些能谈得来的朋友?能找到,就算文化不同,你也不会孤独。不能找到,就算你使劲“融入”,也很可能是竹篮打水。从我的经验出发,我一直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汽车、相机、科技史、弹琴、世界历史等等,都不是专属于某种文化的爱好,所以换个国家也比较容易找到共同话题。加上我也读过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了解交流是一回复杂的事情,而“情商”是客观觉察自己情绪和对方情绪的能力(千万别信一天到晚宣扬“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的歪嘴和尚),因此在交流中出现矛盾和分歧时能比较容易地找到问题所在。所以总的来说,我还比较容易找到谈得来的朋友,也比较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可。有一次,我买东西被坑了几十欧元(你看,坑人的事也有嘛)。一个朋友听说了怒不可遏,马上拉起我去找卖家的麻烦:我最讨厌的就是坑外国人的德国人。走,我去帮你把钱要回来!还有一次,我和朋友聊新纳粹和对外国人不友好的话题,他耸耸肩,满脸无奈地说:我们德国就是有些蠢到爆的人,所以这种“自己过得不好就在别人身上找原因”的傻缺言论才有市场。这些人也不动脑筋想想,如果外来的人连你的语言都不会说,还能把你的工作抢跑,你不是应该在自己身上多找找原因吗?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朋友,总是有这样的聊天, 那么融入不融入其实不那么要紧。你说,对吧? 


标签:尝试,融入,生活,方式,找到,比较,如果,慕尼黑,希望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127631/2763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