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ARM应用调试打印的耗时分析

ARM应用调试打印的耗时分析

作者:互联网

1. 问题背景

在多个微服务子程序调试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在Shell登陆信号机手动启动各个微服务程序的时候,一切都响应正常。但是打包成固件包,上电启动的时候,在应用配置稍微复杂一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频繁的RPC通信超时获取不到信息的情况。

由于每个微服务程序不是直接通过启动脚本启动的,而是通过一个管理微服务的程序间接启动。管理微服务程序(Manager Microservice Program, MMP)通过fork + exec的方式将启动信息传递给子进程,从而作为父进程能够拿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通过这个方式,能够将异常退出的子程序进行重启。

2. 问题分析

2.1 更多的尝试和情况收集

问题背景进一步收集:
RPC通信超时获取并不是必现的,而是跟随着RPC传输的数据量呈现一定的比例关系。当通信的数据量较小的时候,不会出现超时问题。当存在较大的通信数据量时候,超时是必现的。

进一步尝试后,发现以下现象。

问题能够在以下情况中解除:

问题能够在以下情况中解除:

2.2 尝试与直接原因分析

从现象看来,不使用MMP启动的时候,就没问题。但是用了MMP启动就出问题。这一点出发,看起来很明显是MMP的问题。但是将第一次上电启动的MMP退出,手动运行启动脚本却没问题看来,问题应该和MMP没关系。这里唯一的不同在于,上电启动和手动启动。

上电启动和手动启动有什么不同呢?

将上电启动时候的环境变量打印和Shell启动的环境变量打印出来后,

# 串口启动的程序环境变量打印
env:USER=root
env:SHLVL=4
env:LD_LIBRARY_PATH=/home/lib
env:HOME=/
env:OLDPWD=/home
env:LCD_TYPE=
env:TERM=vt102
env:PATH=.:/bin:/sbin:/usr/sbin:/usr/bin:/dav0:/dav1
env:UIMAGE_BOOTP=1
env:SHELL=/bin/sh
env:APP_BOOTP=1
env:PWD=/home/main
# Shell启动的程序环境变量打印
env:USER=hik
env:SSH_CLIENT=10.10.114.23 60539 22
env:SHLVL=3
env:LD_LIBRARY_PATH=/home/lib
env:HOME=/root/
env:OLDPWD=/home
env:SSH_TTY=/dev/pts/0
env:LOGNAME=hik
env:TERM=xterm
env:PATH=.:/bin:/sbin:/usr/bin:/dav0:/dav1:/usr/bin/dvrCmd:/home/app
env:SHELL=/bin/sh
env:PWD=/home/main
env:SSH_CONNECTION=10.10.114.23 60539 10.10.113.223 22

发现对应的TTY是不同的,猜想有可能是连结终端的速率不同造成的问题。注意到,我们的超时服务程序是存在调试打印的,出现超时的那个配置其实调试打印已经在终端上显示了。看了看打印的字符量,大概有11K的字符串。通过增加耗时打印,惊人的发现居然有

ms: 1586

1586 ms,也就是打印11K的字符串居然需要1.5秒耗时,这显然是违反常理的,虽然ARM板子性能不如PC,但也远不止于会这样。

同样的程序手动启动,到相同地方的打印时长。

file[v3/cycleinfo.h]:line[234]:=============== ms: 21

耗时大概在21 ms

这个现象和之前

  • 当初次上电后,退出管理程序及其监控微服务,手动运行系统中的应用启动脚本,问题解除。

这个现象相符,原来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上电驱动的程序打印耗时会延迟特别高,耗时在500 - 1500ms左右波动。但是同样的程序,因为手动启动打印耗时低(21 ms),所以RPC服务超时的情况不会产生。

2.3 根因分析

为什么同样的程序用不同的终端启动,差异会如此明显呢?想到串口连接shell的时候,要设置波特率,我们的板子是115200。估计是串口启动的字符串输出速率被这个波特率限制了,而且上电启动的时候,终端对应的tty,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但是我们ssh连接进去走的是网络,速率远高于115200,所以会快一些。

那么怎么验证这个猜想呢?

用串口连接进板子,然后手动启动相同程序,果然耗时到了

ms: 1001

这个时候猜想和显示保持一致了。

3. 结论

标签:bin,手动,启动,上电,打印,耗时,env,ARM,调试
来源: https://blog.csdn.net/aiyanzielf/article/details/116268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