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为什么要写《追问人工智能》一书?

为什么要写《追问人工智能》一书?

作者:互联网

为什么要写《追问人工智能——从剑桥到北京》这本书呢?简单的说,是因为怀疑才开始的……

   自从2013年10月从剑桥访学回国以来,对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越发不安,不是要全面否定机器学习的作用(它的巨大作用大家有目共睹,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了),而是担心它对未来智能领域的阻碍和羁绊。正如机器学习的泰斗级人物迈克尔·乔丹(Michael I.Jordan)所言:“我讨厌将机器学习称为 AI,前者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IA(智能增强)或许更适合定义如今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所谓的 AI 不能有太大期待,这些不过是建立一个‘聪明’的自动化系统”。那当前的人工智能实际的能力与人们真正期望的智能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未来的智能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呢?人工智能的起源真的如许多专家学者演讲报告、学术论文中所谈所写的一样吗?......带着这些好奇和疑问,结合自己在外在内看到、听到、读到、学到、研到、思到、悟到、查到、找到的一些东西写了下来,期间得到了许多良师益友的帮助和启发,初步形成了这部小书,同时也为下一本小书打下一个基础。下面就是我怀疑的开始部分,希望大家不吝拍砖指正,谢谢为此提出真知灼见的朋友们!

    许多事、物常常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四个领域,其中既有事实性,也有价值性,有时还有责任性。相比之下,人机融合中事实性的数据输入、推理、决策变化较小,而价值性的信息/知识认知过程弹性较大,如何把事实性与价值性的合成机制搞清楚将成为人机融合智能的关键问题,这也是人工智能之所以“不智能”的根源:“有(事)实无价(值)”。

    现有的智能基本上都是形式化的事实计算,而缺少了意向性的价值算计,所以仅是解决了极小部分的智能问题——部分的自动化,距离期待的智能还远之又远……,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或者自动化只解决了外在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内在的输入、处理和输出。
    输入分为内外两种输入形式,其中眼耳鼻舌身是外输入,思省悟意是内输入,语言是一种内外结合的输入形式。
    处理也分为内外两种处理形式,其中自下而上的(公理性)计算是外处理,自上而下的(非公理性)算计是内处理,计算计是一种内外融合的处理形式。
    输出分为内外两种输出形式,其中逻辑事实型决策是外决策,直觉性(非逻辑)价值型决策是内决策,事实价值型形意决策是一种内外契合的输出形式。
    我们可以把外在的输入处理输出统称为事实性形式化,把内在的输入处理输出统称为价值性意向化,那么人机融合智能的本质就是形意化的事实与价值共同体。
    形式化的事实计算各种参变量近似线性关系,而意向性的价值算计本质上不是对付各个参变量元素的关系,而是处理各种关系的相互作用。意向性的价值算计相当于重新任意切分重组自由排列组合各种异构形式化的事实计算。
    任何智能系统都需要纠错,计算计概念,即机计算+人算计,可以作为纠错机制体制机理机构设计,实现维特根斯坦非家族相似性融通补偿验证。

    真正的智能或者是人工智能不是抽象的数学系统所能够实现的,数学只是一种工具,实现的只是功能而不是能力。只有人才产生真正的能力。所以,人工智能是人、机器、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未来的智能系统也是机器计算结合人的算计所得出的洞察结果。



图片


神,是非存在的有,好的印度电影里常见!


标签:输出,一书,算计,处理,人工智能,智能,追问,输入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15127580/266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