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软件测试人员如何打破“测试惯性”

软件测试人员如何打破“测试惯性”

作者:互联网

         在物理学里,惯性(inertia)是物体抵抗其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它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一种抵抗的现象,它存在于每一物体当中。

然“惯性”在我们日常的理解中就是按照老样子来,按部就班,一成不变!这么说来,“测试惯性”确是按照我们以往的思维、方式、方法来的吗?“测试惯性”有什么好处亦或有什么坏处呢?我们怎么打破这种“惯性”束缚呢?

什么是“测试惯性”

《软件测试经验与教训》一书中有类似的描述:测试员在理解产品/功能后,在头脑中形成映射,随着对产品的了解,逐渐从各个方面提高对产品的反应能力和敏感性,并且头脑不再那么努力工作。当然了,作为测试人员,有了对产品、质量等熟悉到一定程度后,会给质量保证带来大大的好处;但另一个方面,当对产品、质量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后,必然会新鲜感下降、由于过于熟悉而不愿做进一步探索、思考了。当测试人员在接触一段时间产品,但其间不做任何自我提升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图来大致描述测试人员对质量保证水平:

 

1)A点之前,由于对产品越来越了解,整体质量保证水平是在显著上升的;

2)A点~B点之间,由于已经对产品充分了解了,加上尚未对产品产生倦怠,新鲜感/冲劲还在,加上测试策略越来越完善,质量保证水平会达到巅峰,同时也会逐渐形成“测试惯性”;

3)在B点之后,由于测试人员已经逐渐失去了新鲜感、下意识按照之前的步调行事、没有主动自我测试能力提升等,整体质量保证水平会稍微有所下降。这里之所以是“稍微下降”,原因在于以往的测试经验还在。

不同的业务,不同经验的测试人员,A,B两个时间点的出现阶段会有所不同。作为测试人员来讲,当然希望永远保持在A点~B点之间了,但或许这仍然是不够的。下面就自己的一些理解,谈谈这方面的体会和心得。

“测试惯性”带来的好处

随着测试人员拥有越来越多的产品经验,在推动产品优化、甚至引导产品方向方面都会有所建树。当测试策略已经制定完毕,测试深度、测试广度等等已经几乎100%覆盖,自动化体系已经搭建完成后,任何产品需求、技术需求都已经被现有的测试策略覆盖到了,那么这时候只需要根据测试方案、测试用例等“依葫芦画瓢”就够了。由于接触了各个服务的实现,因而无论是对于影响点、测试点的评估,还是服务间的系统架构,乃至各个服务的优势、劣势、可能的坑,都可以侃侃而谈了。产品业务、技术实现、测试策略不用“现学现卖”了,加上十分了解团队成员的特点、合作模式,那么对于各个环节的进度,推动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了。

不知你是否由于考虑到上述诸多好处,而选择继续留在当下的岗位呢,这正是“测试惯性”对汝等的吸引力了。

“测试惯性”带来的坏处

下意识依赖自己即有的“思维惯性”测试产品,而用户并没有这样的“思维惯性”。现场做过测试的同学想必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测试人员测试结束后,各方确认没问题上线了。不久之后,产品人员又拉了一次需求——要改善一下产品的易用性,原因是用户提出交互性不好、或使用起来有些复杂。其实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团队中的测试人员,甚至是产品人员、研发人员、设计人员,都对产品十分熟悉了,可以下意识进行“思维惯性”操作了,而用户是没有这样的先验知识前提下,来使用产品的。

之前说过,长时间接触一款产品的测试后,必然会形成比较成熟而稳定的测试策略,这时的测试策略当然可以省去一大波测试策略探索时间,但另一方面也会受限于此。首先,测试同学A制定出来的看起来成熟而稳定的测试策略,在测试同学B看来或许还有大幅度的提升空间;再者,随着产品越来越复杂,实现引入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之前的测试策略未必可以覆盖到现有的需求。

产品是要服务于用户的,只有用户用的爽了,你的产品才能发挥最大价值。因而,充分了解用户是如何使用产品的至关重要,只有充分站在用户角度,模拟用户使用过程,才能更容易测试出产品的问题。例如,想购买一件商品,你使用直接输入网址来测试购买过程,而用户却常常从分享链接进来,而问题恰好是从分享链接进来的用户打开网站链接报错了。

“测试惯性”带来的坏处,虽然看起来不是很致命,但仍然会给整个产品的迭代带来维护成本。比如,长期都遗漏了某种场景的测试,直到发布线上,过数日后问题才暴露出来;或者某次忽略某个场景带来的线上故障;或产品为了逐渐增强易用性、交互性,接二连三迭代、更新、发版、上线 ...

打破“测试惯性”的方法

无论使用什么方法,这里有一个统一打破“测试惯性”的目标:

把新信息吸收到你大脑中的已知信息中,同时修改已知信息来打破自己既有的测试思维惯性,并让质量保证水平符合下图走势(C点之后):

这里举几个自己常用的打破测试思维惯性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1)使用产品时,有意识关注那些让自己困惑和烦恼的地方,避免一直依赖下意识操作;

2)拉团队成员一起群策群力,会瞬间给自己测试“灵感”,亦便附能;

3)定期研究用户的使用轨迹、使用习惯,并将其用户测试策略制定上;

4)向各个领域的大牛借鉴经验,这些经验会打破你的既有测试经验。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什么工作,大概都会经历由于“惯性”的存在,导致让工作水平走了“下坡路”。由于每个人面对的具体情况的差异,“下坡路”到来的时间、到来的次数、持续的周期等会各有不同。了解了这一点,当你感觉自己的水平无提高,甚至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记得打破你的这种“思维惯性”,以待提高!

以上就是对“测试惯性”的定义、好处、坏处以及打破这种惯性的方法之鄙见,望君有所启之!

标签:测试,惯性,用户,测试人员,质量保证,产品,软件测试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angxi06/article/details/114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