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熔喷布检测PFE、BFE测试
作者:互联网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 无纺布的学名就是非织造布,所以无纺布的标准大都是以非织造布来命名的。而用于口罩生产的无纺布多是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聚酯非织造布等。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各地对医疗物资的需求激增,而最需要的主要的防护物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医用防护服,一种是医用口罩,而它们的主要生产原料就是无纺布。
无纺布也称为不织布、非织造布。传统的织物,无论是梭织还是针织还是其他织法,都经过纤维-纺纱-织布,而不织布不需要纺纱这个过程,从而得名。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非织造布突破了传统的纺织原理,并具有工艺流程短、生产速率快,产量高、成本低、用途广、原料来源多等特点。
无纺布的主要工艺是,纤维成网-固结-后处理,种类主要是按照固结成网的方法分类的,主要有纺粘,水刺,浸渍,针刺,热轧等,而生产口罩中的无纺布是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医用口罩一般都是多层结构,一般简称为SMS结构。常规医用一次性口罩就是SMS三层结构,N95杯型口罩是SMMMS五层结构。
S表示纺粘层(Spunbond),其纤维直径比较粗,在20微米(μm)左右,S纺粘层主要作用是支撑整个无纺布结构,对阻隔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由于S表示纺粘层纤维直径粗,大多使用常规的拉丝级聚丙烯进行熔融纺丝即可,对聚丙烯材料流动性要求不高。
口罩里面最重要的是阻隔层或则熔喷层M(Meltblown),熔喷层的纤维直径比较细,在2微米(μm)左右,只有纺粘层直径的十分之一,但对防止细菌、血液渗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熔喷层M纤维直径细,对聚丙烯材料流动性要求极高,材料流动性越高,黏度越低,喷丝阻力小,纺出的纤维越细。
因此,M层需要熔喷级别的聚丙烯,也叫熔喷料,这种料熔融后,稍微有点压力,就能像水一样喷射。
实际生产中,如果S纺粘层过多,口罩就比较硬,而熔喷层M过多,则呼吸比较困难,所以从口罩呼吸的难易程度可以判断口罩的隔绝效果,呼吸越困难,则阻隔效果更好。
但是,如果M层添加多了,变成密不通风的薄膜,就基本上不能呼吸了,病毒是阻隔了,人也快不行了,所以,口罩几层实现阻隔病毒是一个技术问题,解决方案就是添加静电驻极母粒。
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材料的生产,以取得更好的手感和不刮伤皮肤。像卫生巾、卫生垫片就是利用亲水无纺布的亲水功能。
特点:无纺布具有一定的吸收水分的能力。
应用:医疗用品、卫生护理用品、卫生巾、卫生垫片等。
当然由于没有明确的标准,总结以往口罩检测及无纺布检测经验,提出几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即过滤效率、呼吸阻力、卫生指标、毒理学试验这四大项目。
一、过滤效率
众所周知,过滤效率是口罩质量评定的关键性指标。这也是无纺布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所以参考相关标准,我们推荐口罩无纺布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而颗粒过滤效率 对于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30%。
二、呼吸阻力
呼吸阻力,对于人们佩戴口罩时,阻碍呼吸影响力的的大小。所以口罩无纺布呼吸阻力决定了佩戴口罩时呼吸舒适性,在此我们推荐的指标为吸气阻力应≤350Pa ,呼气阻力应≤250Pa 。
三、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自然是口罩无纺布另一重要关键指标。在此我们推荐检测项目主要为初始污染菌、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性化脓菌、真菌菌落总数、大肠杆菌、黄金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环氧乙烷残留量等。
四、毒理学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主要是考虑到一些材料过敏人群的保护性测试试验。参考GB 15979中的规定。口罩无纺布皮肤刺激试验主要是用横断方式,剪裁合适面积的样品,用生理盐水浸湿后贴到皮肤上,再用斑贴纸覆盖进行测试。
思源医疗器械温馨提醒:口罩佩带除了提供有效防护外,还必须考虑到佩戴者的舒适性,不能带来生物危害等负面影响。一般来讲,口罩防护性能越高,对舒适性能的影响越大。人们佩戴口罩在吸气时,口罩对空气流动具有一定阻力作用。当吸气阻力过大时,有的人会感到头晕、胸闷等不适状况。
不同人的行业不同、体质各异,因此对于口罩的密封性、防护性、舒适性、适应性等指标要求也不同。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要谨慎挑选口罩类型,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避免长时间佩带出现缺氧头晕等意外情况。
标签:熔喷布,口罩,PFE,BFE,阻力,无纺布,呼吸,纤维,织造布 来源: https://blog.csdn.net/jsgfjc/article/details/112167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