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读后感

《牛津通识读本・数学》读后感

作者:互联网

/

(首先表示一下我对作者Timothy Gowers的瞻仰之情)

大概用一周的时间(7h?)精读(相对较精)了这本书,虽然整体上没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但也借此对“数学”有了较完整的认识。

以下是我在读完后回顾全书的一点收获。

/

本书的主要观点基本在(序、前言)前三章阐明:

  1. 模型

    数学是建立模型、研究模型的学问。

    建立模型需要在“精度”的限制下对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取舍。

    ​ 而数学中的“近似”可以理解为对难以精确考察的数学模型建模。(嵌套?)

  2. 数与抽象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元素遵守的规则(内涵?),而不是元素的(哲学)本质、物理意义等(外延?)。

    ​ 如此“抽象”地思考,便可以获得更深、更广的认识:

    ​ 深:更接近数学概念的原意;

    ​ 广:可以将已有概念进行推广。

  3. 证明

    数学证明只关乎由公理推出结论的过程,而无关公理的正确性。

后四章则在探讨具体命题的同时,进一步阐释以上观点

  1. 极限与无穷

    本质是逻辑自洽的近似

  2. 维度

    本质是坐标下二维、三维的推广。是一个由性质性质的过程。使用抽象的思维方式,不涉及“实在”。

  3. 几何

    从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

    ​ 其推广过程使用“抽象”的思考方式。

    ​ 回顾时,将平面几何,理解为巨大曲面的局部,认为近似平坦。

  4. 估计与近似

    显然,这也是关于模型中的“精度”的探讨。

个人认为,本书没有尝试回答“数学是什么”(正如Richard Courant和Herbert Robbins在《什么是数学》中提到的:“唯一能回答‘什么是数学’这个问题的,不是哲学而是数学本身的活生生的经验。”),而是在框定“数学不是什么”(尤其是努力将数学与哲学的界限辨明),给读者排除一些错误的探索方向。

[对于“数学模型”,我有一个自以为还不错的解释:

比如你现在在阅读这段文字,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画面,画面中包含了极复杂、极庞大的信息(亮度、字号、字的形态、背景颜色、字的排列、语病……),以至于远远超出了人脑的处理能力范围,所以,你摒弃了其他的“不重要的”(完全取决与你的目的/关注点)信息,只撷取了“文意”这一个关键信息。——这便是一个“抽象”的过程。]

标签:本书,读后感,模型,识读,近似,抽象,牛津,几何,数学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hanghunghung/p/1415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