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入职-番外篇-计算机网络-概述
作者: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的早期发展
进入21实际,我们进入了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网络其实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主要有三个:
1.电信网(通俗说就是我们的电话网)
2.有线电视网(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视有线)
3.计算机网络(我们平时说的“网络”就是指这个概念)(发展最快,核心作用)
现在,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都融入了计算机网络中,三网合一。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是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星形的拓扑结构,网络的中心是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负责整个网络的控制工作。(此时的计算机网络建立在电话网的基础上)
PSN----公用电话交换网
电话网只能传输模拟信号,所以需要用调制解调器来进行数字信号(计算机网络中的信号)与模拟信号(电话网络中的信号)之间的转换。
Line controller----线路控制器
多重的线路控制器就可以实现计算机与多个终端相连。它还可以进行数据的串行、并行的转换,以及简单的差错控制。
随着终端的增加,主机压力太大,就出现了FEB(前端处理机)分担主机的压力。
FEB 前端处理机 (通信控制器)
作用:承担主机的全部通信的任务,使主机脱离繁重的通信任务,更好的运行应用程序。
现在很多大型机都保留有前端处理机,而且现在我们普通用户经常使用的网卡,就是前端处理机的化身。
集中器(智能复用器)
随着远程终端增加,通信线路增加,高速线路自然会增加,为了降低成本,终端密集的地方就用到了线路集中器。
作用:用低速线路将多个终端集中起来,实现对高速线路的复用。
分组交换网
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传统的电路交换,就出现了很多弊端。
什么是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是电信网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在使用电路交换,必须先在通信双方建立一条物理连接,这条连接占用双方通信所需要的资源,通信结束前,这条线路不会被其他用户占用。
为什么不适合计算机数据传输
1.浪费资源
没有信息传输时,占用的线路就会浪费。计算机的传输特点具有突发性,非连续性。
2.不同规格的终端互连不便
不同规格的终端,若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连接,就需要相互协调缓冲机制和转换机制。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规格多种多样。
3.不灵活
传统的电路交换,传输通路上任何一处出现问题或中断,都会导致整条线路中断。(单点故障,全线瘫痪)。远距离的计算机通信,这一点会严重影响效率。
分组交换
这里说一下两个重要人物,就提一下。
鲍勃·泰勒 拉里·罗伯茨
1966年,分组交换技术出现。
1969年,第一个采用分组交换技术的计算机网络诞生。ARPANET。
初代的ARPANET只有四个节点,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
分组交换的特点
1.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数据从发送方到接收方中间需要经过多个节点的暂时存储。根据接收方的地址,找到下一个接收数据的节点,并将数据转发,一直到接收方。
2.发送前对数据分段处理
要发送的信息----报文
把报文分为等长的数据段,数据段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这里面包括啥后面会说到),组成首部。
首部 + 报文段 = 分组
主机: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并可以通过网络和其他主机进行通信。
节点交换机:进行分组的存储转发。
Internet的发展与网络的分类
ARPAET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从以主机为中心–>以网络为中心
Internet发展阶段
1.从单个分组交换网到多种网络互连。
TCP/IP协议的出现,使支持TCP/IP协议的网络都可以进行互联网通信
2.三级计算机网络
国家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3.国家交予个人公司
ISP Internet提供商ISP
计算机标准都是RFC文档在网上发表。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作用范围:
1.广域网
2.城域网
3.局域网
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型。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OSI七层模型
从上往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运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当然最终这种OSI模型因为种种原因(不做赘述)被抛弃不被使用。
TCP/IP协议广泛流行使用
TCP/IP是一个四层的网络结构,但是我们现在主要使用的是演化出来的五层结构,如下
今后我们会详细讲解每一层协议。
今天就到这里吧。
标签:入职,线路,交换,计算机网络,网络,零到,分组,终端,番外篇 来源: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589736/article/details/11102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