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 网络层 PART3

计算机网络 第四章 网络层 PART3

作者:互联网

4.4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的格式:

4.4.1 ICMP报文的种类

ICMP 差错报告报文ICMP询问报文

ICMP 报文的前 4 个字节是统一的格式,共有三个字段:即类型、代码和检验和。接着的 4 个字节的内容与 ICMP 的类型有关。

ICMP差错报告报文共有4种:

ICMP差错报告报文的数据字段的内容:

即把收到的IP数据报的首部即后面的8字节的数据放入ICMP差错报告

不应发送 ICMP 差错报告报文的几种情况

ICMP询问报文有两种:

4.4.2 ICMP的应用举例

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

Traceroute

4.5 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4.5.1 有关路由器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理想的路由算法

最佳”只能是相对于某一种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选择而已。

路由选择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是网络中的所有结点共同协调工作的结果。路由选择的环境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变化有时无法事先知道。

从路由算法的自适应性考虑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因为:互联网的规模很大,且许多单位不愿意外界了解自己单位网络的布局细节和本部门所采用的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AS

自治系统 AS 的定义:在单一的技术管理下的一组路由器,而这些路由器使用一种 AS 内部的路由选择协议和共同的度量以确定分组在该 AS 内的路由,同时还使用一种 AS 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用以确定分组在 AS之间的路由。

当然,现在尽管一个AS使用了多种内部路由选择协议和度量,但一个AS对其他AS表现出的是一个单一的和一致的路由选择策略

互联网有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自治系统和内部网关协议、外部网关协议

4.5.2 内部网关协议RIP

1.工作原理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距离的定义

从一个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 1。
从一个路由器到非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数加 1。
RIP 协议中的“距离”也称为“跳数”(hop count),因为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跳数就加 1。
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指的是“最短距离”。

RIP 认为一个好的路由就是它通过的路由器的数目少,即“距离短”。
RIP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能包含 15 个路由器
“距离”的最大值为 16 时即相当于不可达。可见 RIP 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RIP 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同时使用多条路由。RIP 选择一个具有最少路由器的路由(即最短路由),哪怕还存在另一条高速(低时延)但路由器较多的路由。

RIP协议的三个特点

路由表的建立

2.距离向量算法

路由器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1) 先修改此 RIP 报文中的所有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为 X,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 1。
(2) 对修改后的 RIP 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重复以下步骤:
若项目中的目的网络不在路由表中,则把该项目加到路由表中。
否则
若下一跳字段给出的路由器地址是同样的,则把收到的项目替换原路由表中的项目。
否则
若收到项目中的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
否则,什么也不做。
(3) 若 3 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记为不可达路由器,即将距离置为 16(表示不可达)。
(4) 返回。

看起来十分复杂,可以用图来理解:

RIP 协议还有一个特点:好消息传播得快,坏消息传播得慢。

与之对应,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 (例如数分钟) 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

RIP协议的优缺点

优点:实现简单,开销较小

缺点:限制了网络的规模,最大使用距离为15;路由器之间交换的路由信息是路由器中的完整路由表,因而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开销也就增加;坏消息传播得慢,更新过程的收敛时间过长。

4.5.3 内部网关协议OSPF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基本特点

其他特点

4.5.4 外部网关协议 BGP

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

特点

标签:协议,报文,网络层,RIP,计算机网络,PART3,ICMP,路由,路由器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QingYuAn-Wayne/p/1401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