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距下的自卑,毫无意义
作者:互联网
残酷的现实
以拥有多少财富的指标来衡量一个人地位高低,是不合理的,但当代社会确实如此。资源是有限的,优越必须有卑微的衬托,而鸡汤式的努力成功论便是既得利益者哄骗下层社会涌上上游社会的绝佳手段。人所拥有的的财富、地位,称之为资源也好,生产资料也罢,都不是靠单纯的努力来获得的。如果你花费了巨大精力、蹉跎了大把时光办成了一件事,那不叫做成功,那叫交换。一个人想要改变原生家庭给自己设定的命运,绝对不是靠努力。
既然事实如此,那非既得利益者怎么办?是不是一辈子都无法翻身,一辈子处于人群的底层?答案很残酷,大部分出身不好的人就是这样。对于穷人,这个世界是陌生的,除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到处是陷阱和未知。但对于富人,这个世界是明亮的,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游乐场,他们可以肆意玩耍。但是无论社会结构被既得利益者们设计的多么精巧,总有漏网之鱼。就像《人生七年》中跨越阶层的那个男孩,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当机会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一定要仅仅抓住。至于怎么分辨机会与陷阱,还要靠你的知识结构,人生阅历。多学习、多思考显的尤为重要。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远远不止思维方式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阶层越靠下,可使用的资源越少,试错成本也就相对越高。这个世界做什么事都是需要试错的,试错是需要成本的。而不敢试错,又哪儿来的机会成功呢?这种差异,也可之为“生活的宽度”,这个世界有一部分人,是属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还有一部分人,是属于“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而那些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人们,他们没有生活宽度,他们想干什么只能靠幻想,不想干什么却不得不干。
鸡汤的骗局
因为努力只是走向成功,甚至哪怕只是一个小成功的过程中的一步而已。但,其他的步骤都太多样化,而且没办法去概括,更没有一个操作性很强的方法,所以就会被各种大师所忽略,因为如果一件事情,大师都告诉你,他也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成功,他自己的事儿都不可控的话,还怎么显得自己是大师呢?
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师大部分都是事后归因型的大师。也就是,他通过一通自己也不清楚有啥用的猛操作,正好把自己搞到电梯里了,然后又在电梯里一顿猛操作,电梯门一开,他到了顶楼,于是开始跟你复盘自己在电梯里的那一顿猛操作,并且因为有私心,还隐藏了部分所谓的“技巧”,而只告诉你要努力做俯卧撑这一部分,并且说,只要你努力做俯卧撑,就一定能成功。于是,你跟着大师的方法去做,无论你多努力,只要你不在电梯里,你就没办法和大师一样到达顶楼。
既得利益者之所以是既得利益者,这要牵着到的家族原因,它出身的家庭一定是一个既得利益家庭,那么推到第一代既得利益家庭,肯定是个普通家庭,小有成就平稳过度到二代、三代,呈递升发展模式;或是因为偶然因素发了,一跃成为上层阶级。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牛人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依赖的东西显然是运气。同样,后来人最需要的东西显然也是运气,不然就投胎投歪了。这也就是巴菲特说的“卵巢红利”,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你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一大半,真实而残酷。
这也是《贫穷的本质》书里的一个关键命题,你的命运往往决定于你的父母,你的父母就是你的起点。比如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父母就能把你送入好学校,手把手教你怎么记笔记,怎么分解问题,怎么培养注意力,怎么处理人际关系,均衡搭配营养,正确地找结婚对象及事业怎么发展,当你想尝试做买卖的时候还能给你一笔钱做启动资金,当你破产了还可以再给你一笔钱让你重新折腾。
如果你的父母能做到这些,那么无论如何你都比村里出身、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差不多的人优势大太多,而且这种优势又是可以累积的,也就是你父母的优势会累积到你身上,你也会把这种优势传递给你的子女。如果你家生的孩子足够多,每代都集中培养脑子好用的,经过几代未必不能培养出个州长、总统之类的,美国那些豪门基本都是这么形成的。
原生家庭的束缚
穷人是和富人一样聪明的。是的。你没有看错。你以为穷人傻?大错特错。他们会以自己生存环境,自己拥有的资源,自己的思维模式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穷人没钱,自然不能投资,不能购买资产,保险,投医保等等。穷人没资源,周围都是穷人,不能借梯。一点点风险成本就可以打到穷人,比如疾病,而中产和富人基本不会因为十几万的医药费破产。
而穷人有什么?有人。对。人也是资源,通过劳动可以赚钱。
怎样有人?生孩子!
孩子生下来干嘛?养老,改变命运。
穷人的孩子注定要承担这一使命。为了让他更好的承担。穷人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孩子你看我们养你多不容易,你要好好努力,考上大学,挣大钱,让我们跟着你吃香的喝辣的。”“儿啊,你可不能娶了媳妇忘了娘。”“儿啊,你工作了把工资交给我。”……诸如此类。这种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投资,收益还是不错的,即便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至少穷人还有人使唤,老了能被照看。
所以穷人傻吗?所以穷人的孩子能拥有娱乐吗?假如你是穷人的孩子,你是不是只要一娱乐就感到羞愧和充满罪恶?是不是一开心幸福就觉得对不起谁?是不是总觉得背上扛着沉沉的大山?是不是总很压抑?
是不是有时候不自觉恨父母,但马上羞愧难当,指责自己不是个人,立即转而对父母感激涕零?
你知道为什么吗?很简单。你是穷人的孩子。你生下来就是为了改变穷人的命运。你背负着穷人的希望寄托并耗费了他们的心血,这心血可能只是几千块,但是他们的所有,你必须加倍加倍偿还。所以,你可以拥有娱乐吗?在没有完成改变穷人命运这个使命至少,你没有还清他们的希望寄托,你能娱乐吗!?即便你想,你的潜意识也会阻止你,告诉你,这是不对的,你生下来不是为了自己开心,赶紧努力。这就是你的疑问。这也是穷人为什么砸锅卖铁吃土都要娶媳妇生孩子。所有把人生全都寄托在孩子上的父母都有一个梦想,让自己的灵魂借着孩子的生命延续下去,绵延千年,万年,生生不息,自己所有的遗憾,无力,欲望借着孩子圆满,这种对自我人生绝望的气息,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环境决定命运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作《贫穷的本质》中讲到,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中国最近几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得强,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更能看出来这句话的威力。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这是一个值得让很多父母反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也会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作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义务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社会基因,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能对社会和人性有所了解。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自家长,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也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辈的人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强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如何把生存技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能学习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学习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只有类似曾国藩这种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活的读书,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等到其中的一个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比如后来曾国藩发达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了,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后来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则混得风生水起。
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撒手锏。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政府工作重点是煤矿和纺织,技术含量不高,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其后,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撒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义务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孩子自然难以跟着父母学到知识。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送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之类。在中国,义务教育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得掉渣的村里竟然能出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的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不过能够考上理想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各个层次的人会聚在一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这种现象跨越物种,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人,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变得厉害就得突破这个圈。
同质化分层
一般社会初期的时候都平等,有点像把水和油使劲摇一摇,在一段时间内混在了一起,但是静置一会儿,慢慢就恢复到水油分离状态了,各个阶层会形成明显的界线。不要觉得不合理,全世界都这样,古代和现代也都这样。
其实观察欧美就能发现,欧美已经和平发展几百年了,而我国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和他们相比,发展的时间没多久。现在大家就开始讨论中产阶级什么的,中产阶级一年能在孩子身上花十几万、几十万,教育演变成了军备竞赛。在未来,这种状态只会越来越严重,而且呈现出「圈子化」,各种不同的圈子一起生活、合作。有的圈子里的人只需要维持现状不坠落就可以了,有的圈子却需要不断地向上突破。
有点像有些人住在高楼层,只要维持不掉下来就行了,有些却需要气喘吁吁爬上去。问题是高楼层的人在竞争中维持很高的优势,层次越低的人资源和条件越差,爬起来就越难。这种现象在全世界都存在,而且越成熟的社会越这样。在德国,5% 的人拥有全国将近一半的房子,剩下的人大部分租房。莱比锡只有 5% 的人有房,剩下的人租这些人的房。
之前网络上有个说法,说是德国人不急着买房,所以房价不高。后来我常住德国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去了一趟。我就问我们一个公司的德国的同事,你们德国人真有这么豁达的房地产消费观?他说,只有傻瓜才不喜欢房,德国人多数都攒不住钱,普遍买不起房。
欧美的国家,富裕的家庭从一开始就买了优质学校的学区房,然后通过优质小学升优质初中,然后是重点中学、重点大学,顺着这样的路径就上去了。当然了,这里不是说进了优质小学就一定能上名校,欧美顶级私立也没这个效果,但是概率会增加很多。相对的,普通人上名校的概率会减少很多,受教育的权利就这样一点点向上移动。
明清时期朝廷就发现一个现象,南方在科举考试中比北方厉害得多。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南方受战乱祸害较少,很多富足且有文化的家族底子足,这些家族往往藏书上万册,甚至有藏书楼,历代都有人在朝廷做官,熟悉科举套路,辅导下家里孩子自然有加成。更重要的是,从宋朝开始,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培养小孩上,南方读书的孩子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北方。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的书院加起来数量比全国都多。经济实力的优势会反馈到所有层面,包括教育。
中国从明朝开始,就有点像现在的录取模式,各个省都会有照顾,而不是简单的全国一起录取,但是在各省内部,依旧是有些地方霸占了全省绝大部分名额。
随着经济的继续发展,社会再演变一些年,到处都会演变成一个个的圈,你进不了这个圈,就做不了某些特定的事。
举例来说,孩子进不了某些好的学校,就考不上211和985,或者说很难考上,如果上不了这类大学,将来就没法进入更好的公司。我说这些并不是准备贩卖焦虑,而是一种即将到来的客观现实,或者说已经来了。
消费的枷锁
在《富爸爸,穷爸爸》里,有句话说的特别好: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是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块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得很。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地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做到?
后记
非常庆幸的是,时代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剥茧抽丝间逐渐显露真实,启迪智慧。在老一辈的认知里,只要努力一点,就能在村上过上体面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年轻人在这个时代,不只是努力就够了,有时还需要学习、眼光、思维、方法、天赋、机遇,才能过上体面点的生活。
标签:贫富差距,毫无意义,父母,自卑,义务教育,孩子,自己,富人,穷人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guanghe/p/1391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