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积极上瘾》读后感范文5000字

《积极上瘾》读后感范文5000字

作者:互联网

弱者消极上瘾、强者积极上瘾。弱者消极逃避痛楚,越活越痛苦绝望,强者积极选择磨难,越活越强大自信。
周六去办公室加班,初秋早上的阳光温暖和煦。一路上有摆摊卖菜的、有支锅卖小吃的、有早起健身的老者,有穿工装步履匆匆赶着上班的年轻人,这些人都跟我一样,在各自人生轨道上或愉快或挣扎地前行……
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曾经说,“人生幸福的基础是爱与工作。”人一辈子都渴望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与意义感,对这些美好感觉矢志不渝的追求是写在人的进化基因里的。我们往往通过友情婚恋等来寻求爱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而通过工作、社会贡献来寻求活着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或者更简单地说,人一辈子都在不停追求爱与价值,这种内在的精神食粮有时甚至比外在的食物对人更重要;食物让人的身体活下去,而爱与价值则让人的灵魂活下去。
虽然一生矢志追求爱与价值几乎是每个人的精神本能,但很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足够的勇气、能力与能量去追求并体验到爱与价值的美好。
《积极上瘾》读后感范文5000字
比如你渴望恋爱、渴望交友、渴望体验与人联结的美好,但却感觉没人喜欢你、没人在意你,抑或你缺乏追求爱情、友情的勇气;同时你想要干有价值、有意义,对世道人心能够产生积极影响的伟大工作,但却因自身能力不足,只能干着现有手头鸡肋般不咸不淡的一份差事。自我内心由于缺乏爱与价值的滋养而痛苦不堪。
接下来该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直面自身能力不足、勇气欠缺的客观现实,努力提升及改善自我人际交往能力与工作能力,从而增加找到恋情、友情及好工作的概率。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焦虑、抑郁、强迫、恐惧、疏离等一系列身心症状来无意识地逃避现实——逃避自己追求爱与价值的能力不足的残酷事实;内心自欺欺人地深深觉得只要把自己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治好了,我的生活一定会像其他正常人一样,也能够顺利追求并体验到内心渴求的爱与价值。
现实疗法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一书中把这种身心症状称为弱者的“第二选择”。作为一位多年来深受强迫焦虑情绪困扰的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可能会认为,自己的命运简直太悲惨了,为啥别人都是心理健全的正常人,而只有自己得了强迫症、抑郁症,一天天活得艰难纠结,与美好幸福人生无缘呢?事实上作者认为,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疏离等身心症状并非无缘无故落在这些人头上,而是他们“主动选择”的结果。那么他们为啥要这么笨主动选择患上强迫症、抑郁症呢?很简单,为了逃避自己没有能力及勇气追求爱与价值的残酷事实!
就像寓言故事中那只够不到葡萄的狐狸一样,如果承认自己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摘到葡萄,那么自我内心势必会很痛苦、很绝望,但如果此时狐狸忽然发现自己脚崴了、腿瘸了,那么它肯定会在心里自我安慰,“等我身体养好了,我一定会蹦的高高的,顺利摘到甜美多汁的葡萄。”同理,那些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患者往往发自内心地觉得只要一旦治好自己的心理疾病,自己一定会生龙活虎、能力爆棚,一定会顺利追求到内心渴望已久的爱与价值,从而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并且这类人往往坚定地认为,患有强迫症、抑郁症并非自己的责任,只是因为自己太倒霉罢了,从而还能以此为借口,赢得周围人的怜悯、同情、帮助与心灵抚慰。
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心理疾病及身心症状等,统统是自欺欺人的“借口”。这些弱者无意识地给自己制造或主动选择各种令人非常痛苦的心理疾病,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成功地逃避靠自己独立自主去追求爱与价值的人生责任。如果身边的人知道他胆怯、无能、自我逃避勇敢追求爱与价值的人生责任,势必会看不起他、离开他、不理他,令他陷入更深的人生孤独绝望深渊。但面对一位可怜无助的心理疾病患者,善良的人们往往会同情他、抚慰他、帮助他,因为人们按照直觉往往会天真地认为,“得病又不是他的责任,又不是他主动选择的,他只是太倒霉、太可怜罢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瑟在其代表作《选择理论》一书中深刻指出,从出生到死亡,我们所能做的只有行为。所有行为都是整体行为,由四个不可分割的成分组成:行动、思维、感受和生理状况。所有整体行为的特征都是动词形式……举个例子,应该是“我选择了抑郁”或“我在抑郁”,而不是“我患上抑郁”或者“我感到抑郁”。

就拿笔者本人来举例吧。多年来我也一直觉得是自己倒霉、原生家庭不幸、父母小时候对我太严厉,才导致我自从青春期就患上了强迫焦虑症。我深深觉得只有彻底治好了我的强迫焦虑症,我一定会像身边非常羡慕的那些正常人一样,从此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但实际上,按照威廉·格拉瑟的说法,不是强迫症选择了我,而是我主动选择了强迫焦虑症。我的心爱之物作文450字(https://www.yuananren.com/zuowen/1854.html)我为啥要选择令自己如此痛苦、如此焦虑难受的身心症状呢?原因就是我一直在无意识地逃避自己其实缺乏追求人生爱与价值的勇气与能力这个残酷事实。
这个残酷事实带给我无尽的痛苦挣扎,为了掩盖或逃避这种内心痛苦,我宁可自己制造出虚幻折磨人的强迫焦虑症,并用后者带来的痛苦来掩盖前者的痛苦;并一直在自我欺骗、自我催眠只要我不再强迫焦虑,我一定会过得很幸福。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强迫焦虑不单单是害我痛不欲生的可耻症状,它反而一直以来保护了我脆弱的自尊心。让我不用直面真实生活的严峻挑战和残酷打击。当有一天自己真正成长起来,有足够勇气和能力去主动追去爱与价值的人生本味时,强迫焦虑的“保护壳”自然会离我而去。
实际生活中,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所谓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患者,他们执迷不悟的程度可能比我更甚。为了逃避自己缺乏追求人生之爱与价值的勇气和能力的痛苦,他们发展出了一系列复杂防御型的身心症状(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疏离等);更进一步,又为了逃避身心症状带来的第二层痛苦(第二选择的痛苦),他们又发展出了酗酒、暴食、赌博、躺尸、刷剧、吃鸡、甚至XD等消极上瘾模式。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弱者的“第三选择”。
包括酗酒、暴食、赌博、过度沉迷影视游戏娱乐、甚至XD等消极上瘾模式,会让人暂时逃避内心的痛苦与大脑纠结,让人产生一种令人陶醉的愉悦感、幸福感、安宁感,但这种感觉太过短暂而虚幻。几分钟最多几小时之后,你又会重新陷入比之前更大更深的痛苦深渊之中。此时你只能通过加大上瘾剂量、更加酗酒、更加暴食、更加赌博、更加沉迷游戏、更加XD等,来期望再次进入那种脱离现实、虚幻而短暂的愉悦境地。但这种情况毕竟不能持久,相反因为身体及大脑本身的耐受性,你想要体验到即使是虚幻的愉悦感也会越来越难。
而此时如果你脑中还有一丝残存理智渴望自救、渴望彻底振作起来的话,那么你将面临三重困难,一是戒断消极上瘾模式,会产生非常令人痛苦的戒瘾症状;二是即使成功戒瘾之后,你还要面对心理疾病的第二重痛苦考验;三是即使成功战胜心理疾病,你又得再次面临重新去赢得内心渴望的爱与价值的人生责任挑战。换句话说,即使一切顺利,你只不过是又重新回到了你之前人生的原点,和其他正常人再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你还得重新打起精神再次面对你一直以来深深逃避的那个初始难题——靠自己的能力和勇气去追求人生不可或缺的爱与价值。
人生就是这么残酷、这么无情,这么逃不可逃,你越逃避自我人生注定会越沉沦痛苦绝望深渊。那么那些深陷消极上瘾模式的人,或者那些深陷心理疾病痛苦深渊的人们?如何克服这两重甚至三重艰难险阻考验,重新获得勇气与积蓄能力,去追求人生不可或缺的爱与价值呢?
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一书中给出了一个简单易懂、但不一定易行的解决方案,那就是从追求消极上瘾变为追求积极上瘾。不管是有意识地沉迷于酗酒、暴食、刷剧、游戏、甚至XD,还是无意识地沉溺于焦虑、抑郁、强迫等身心症状,本质上都是一种“消极上瘾”——消极上瘾通过让人沉溺痛苦或沉迷于虚幻的快乐,只会无尽地加深人的痛苦,让人更快更狠地滑落进人生绝望深渊。而积极上瘾则通过自我主动制造的痛苦(比如长跑带来的身体痛苦),增加人的能力与勇气,开阔人的胸怀与视野,让人更加有勇气、智慧与能力与追求爱与价值。
积极上瘾模式或者习惯包括跑步、正念冥想、瑜伽、骑车、攀岩等等。所谓积极上瘾,其实就是一些众所周知的良好生活习惯或运动习惯,这些习惯很难养成,而一旦养成则会让人受益无穷。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一书中重点介绍了跑步和正念冥想(也称超觉静坐)两种积极上瘾模式对人所带来的巨大有益影响。
作为一名坚持近一年每天长跑1小时人士,我觉得对于积极上瘾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受到长期跑步的老同学的鼓励和启发,自从2019年9月份练习跑步以来,截止目前我已坚持跑步快一年时间了。从刚开始每次只能跑5分钟、10分钟,到现在每天一口气跑1小时,我对自己的进步非常满意。每次在体育场跑完1小时,大汗淋漓、衣服湿透,但内心感觉一片安宁、心情非常轻松愉快,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啊。
在上文中我也提到自己患有十多年的强迫焦虑症,也曾看过好多次心理医生、阅读实践了大量心理疗法,基本没啥作用。但近半年来,我感觉通过长期坚持跑步,仿佛把自己脑袋里那根强迫焦虑的神经慢慢软化了、跑松了,不再那么让我难受焦虑了。正如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一书中引用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的,通过长期坚持跑步这种积极上瘾方式,不仅可以起到锻炼体质、增强心肺功能的良好效果,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优化、改变人的大脑结构、增加人脑中神经突触的连接方式与连接路线。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说,不管是那些自认为缺乏勇气和能力追求爱与价值,还是无意识地躲进各种焦虑抑郁身心症状中逃避自我人生责任(追求爱与价值)的可怜虫们,亦或是深陷酗酒、暴食、赌博等消极上瘾模式的瘾君子们,本质上都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缺乏创造性解决人生课题的大脑回路与神经网络连接。于是他们只能无穷无尽地反复动用自己大脑中仅有的神经通路与神经连接,而在外在行动方面就表现为一根筋、自我强迫般沉溺于各种心理疾病或消极上瘾模式中无法自拔。就像爱因斯坦的那句名言所说,“世上最疯狂的事莫过于一直采取同样的行为,却渴望得到不同的结果。”
深陷消极上瘾疯狂痛苦模式无法自拔的可怜虫们,不是因为他们真的疯了,而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缺乏创造性解决人生课题的神经新回路和新的神经突触连接。而通过包括跑步、正念冥想在内的一系列积极上瘾模式,则有助于人们大脑中形成新的神经突触和神经连接,从而给人们创造性解决自我人生课题,具备强大勇气与能力追求渴望已久的爱与价值,提供坚实的大脑生物学基础。
当然一切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积极上瘾模式或良好习惯绝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大脑结构也不是一天就能改变的,养成包括长跑、正念冥想在内的积极上瘾模式,至少要花费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多的时间,其关键是要自我坚持、自我接纳、自我督促、自我提升,不批评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等等这些看似心灵鸡汤的家常道理。
正如威廉·格拉瑟在《积极上瘾》一书中所强调的,“要养成积极上瘾模式或习惯,只要满足以下6个标准:1.你做的事情是非竞争性的,而且可以保证每天投入大约1小时的时间在上面。2.这种活动对你而言可能很简单,不需要很费力气就可以做好。3.你可以独自完成,或者少数情况下和他人一起,但是并不需要他人才能完成。4.你相信这种活动会给你带来一定的价值(身体上或精神上)。5.你相信如果坚持下去,你就能够得到提高,但这是很主观的,因为你是唯一会做出评价的人。6.进行这种活动时,你必须是非自我批评的。如果你在活动期间不能完全接纳自己,那么这种活动就不具有上瘾性。”
总之,如果你从事一项活动是非竞争性的,在活动中你能够充分完全地接纳自己、从事这项活动有利于提升你的内心能量与外在身体素质,并且你很喜欢这种活动,那么这项活动可能就会成为你的积极上瘾模式或习惯。
就像我自己长期坚持长跑一样,现在每天下午下班跑步1小时,已成为我根深蒂固的习惯,哪天不跑反而会不舒服、内心会产生负罪感、愧疚感等。显然我可能已经形成了积极上瘾,并且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积极上瘾过程中,我在潜移默化中改变、重塑着自己的大脑结构和身体素质,在持续积极上瘾中形成大脑新的神经通路与神经连接。从而为自己能够赢得人生中珍贵美好的爱与价值,不断体验到幸福美好的人生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与意义感,奠定坚实的大脑生物学基础与身体物质基础。
村上春树说过,“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积极地选择磨难,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正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但愿读者诸君,也能够通过“积极地选择磨难”,持续探索形成适合自己的积极上瘾模式或习惯(比如长跑、运动、正念冥想等),通过积极上瘾习惯,潜移默化、久久为功优化、改善自我身体及大脑结构,从而为勇敢追求人生爱与价值、开拓美好幸福新未来奠定坚实的大脑生物学基础。

标签:读后感,上瘾,5000,范文,积极,人生,痛苦,追求,价值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13868750/253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