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什么》总结
作者:互联网
最近看的书感觉或多或少有些关联,有种冥冥之中自有安排的感觉。
《时间简史》从唯物的角度解释宇宙的起源、归宿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从唯心的角度解释我们的主观世界,而这本《生命是什么》则是兼顾了唯物和唯心,探讨了生命是什么这个主题。
“薛定谔的猫”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本书就是薛定谔的作品,其实薛定谔大哥不光有“猫”,还有“树”这样的哲学思考
如果你站在我旁边看同一棵树,树也设法把一个映像投入到你的知觉。然而,你看到的是你的树,我看到的是我的树,而我们对这棵树是什么却一无所知。
这本书从物理、化学、生物的角度解释了我们生命的物质基础,又讨论了意识、心智、科学、宗教等,涵盖的范围非常之广,同时语言又非常地大白话。
作为一个科学家,薛定谔不但能从孟德尔、达尔文、爱因斯坦、普朗克唯物视角给你科普,解释生命的构成及演化,还能从柏拉图、康德、叔本华、荣格、佛教圣经这样的唯心或半唯心角度跟你探讨意识,真的是非常的接地气。
不得不感概西方科学家真的是非常地有才华,既能唯物也能唯心,而且还能整出一套理论来论证。
- 比如笛卡尔不仅发明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还能提出“我思故我在”这种认识论,人生如梦。
- 又比如莱布尼茨,不但发明了二进制、微积分,还提出了“单子论”这种探讨意识、精神实体的理论
- 再比如亚里士多德,能论人、论动物,还能自然哲,,简直就是外星人。
大多数人可能都是感觉自己是科学唯物的,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喜欢摆弄文字的,其实不然,我们生活中用的口语很多其实都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的。
举个例子:“某位美女向你投来了欣赏的目光”,在这句话中我们更愿意相信光线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眼睛里释放出来的。然而科学却不是这么解释的,我们的眼睛里没有任何光芒,我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都是依赖的外部的光源,比如太阳光,而我们看到的太阳光其实是由太阳在8分钟前发出的。
生命的本质是化学,化学的本质是物理,物理的本质是用数学描述,数学的本质是由语言写出的。
作者从原子>分子>基因>DNA>染色体>细胞>生物体,再到物种的进化,这中间伴随着一系列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定律。
关于书中热力学、量力力学等定律,在《时间简史》中有更深入的说明,就不介绍了。
这里着重说一下生物方面的:
- 我们人类的遗传依赖的是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及交叉互换。
- 人类的进化则是依赖基因突变(获得性状是无法遗传的,因为染色体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准确地说“物竞天择”是朝着有得方向发生突变。
- 生命以负熵为食。生命有机体中的熵是不断增大的,也只能是从有序向无序发展。当熵达到最大值后的状态就是死亡。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而言,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具有抵抗自身熵增的能力,即具有熵减的能力,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进食行为,我们从食物中汲取了“负熵”来维持生命的有序。“新陈代谢”的本质就是有机体在它的存活期间不断地消除活着的时候产生的全部的熵,这是
关于意识相关的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哲学思考本来就是非常烧脑的东西,想得太深入可能会让人混乱,客观地说和《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相比,对意识的探讨还是相对浅层一点,可能是篇幅原因吧,不过完全不影响这本书的伟大。
标签:总结,生命,唯物,什么,唯心,本质,角度,薛定谔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henqionghe/p/1347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