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系列(三)HBase物理架构与工作流程详解--收藏这一份就够了!!!
作者:互联网
文章目录
HBase物理架构:
HMaster:
HMaster的主要作用:–负责table和region管理工作
-
分发Region
–区每一个Region会有设定大小,当超过设定的上限,我们需要多个Region,
其次,HBase系统会将这些Region尽量均衡地分发给这些“从机(Slaver)”,让集群中每台从机都干同样多同样重的活。这可以说是HMaster的首要任务。
-
监控HRegionServer
- 负责HRegionServer的故障转移:
HRegionServer会定期地向HMaster发送心跳报告。当HMaster收不到HRegionServer的消息时,就认为该HRegionServer已经失去作用了。这个时候HMaster就得下达指令,将原本在HRegionServer上的数据迁移到其它正常工作的机器上去。
到这里你肯定会有个疑问:根据前面讲到的判断HRegionServer故障的方式来看,这个时候HMaster已经不能够和该HRegionServer通信了,那你是怎么下达指令,让原本在这台HRegionServer上的数据进行迁移的呢?这个问题,这里暂且不讲,我们只要知道,它能够做到就是了。刚开始接触,不要一下子灌输太多概念,很容易乱的。HDFS的好处在这就体现出来了。
- 负责HRegionServer的负载均衡
当HBase系统中某台机器上的某个Region的大小超过上限时,它会被RegionServer切割成两半,切割后多出来的一个Region又会由HMaster根据集群的情况来做负载均衡,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让每台从机干同样多同样重的活。这里还有一个:RegionServer中由“小合并”“大合并”生成的Region也会需要HMaster来做负载均衡。
那这里又有一个新的疑问:HMaster是如何得知HRegionServer是忙还是闲的呢? HRegionServer会定期向HMaster发送一份自己的运行报告,类似于企业当中各部门领导定期向老板递交工作报告一样。然后HMaster就汇总这些运行报告并分析从而作出决策并最终下达指令。
-
管理元数据
在HBase中有一个由系统创建的表: hbase:meta 。这里我们姑且称它为“元数据表”。那这个“元数据表”是干什么用的呢?
原来啊,在HBase中,所有的数据都是以“表”的形式来管理的。而当你的表增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会影响到你CRUD的效率。举个粟子,假设你的某张表A里有1亿条数据,现在你要查询其中一条数据。又假设你又有一张表B里面有1000条数据,同样你要查询其中一条数据,你说A和B哪个检索速度快?因此,当你的表增长到一定程度时,HMaster就会把这个表切割成几块,假设有一张表共有1000行,HMaster把它分割成两块T1和T2,T1的数据范围从第0行到第499行。T2的数据范围从第500行到第999行。不同的块根据负载均衡存储在不同的HRegionServer中。然后你要查询某一条数据的话,就首先确定你这条数据是坐落在哪一个“块”当中的,确定好后直接去这个“块”当中查询,这样检索速度就快很多了。那么,这些不同的“块”被分别存储到哪个HRegionServer中呢?这些不同的“块”又是包含了哪些范围的数据呢?这些信息就是记载在这个 hbase:meta 也就是“元数据”表中的了。一句大白话总结:元数据表是负责记载你想要查询的数据是在哪台HRegionServer上保存着的信息的。
那话说回来,HMaster对于“元数据表”的管理方式,就是负责更新这个表中的数据内容的咯,换句话说就是如果HMaster挂掉了,那这个hbase:meta的数据就停止更新了。
HRegionServer:
1.HLog ----简直和NN的editlog还有mysql的log文件一毛一样
一个HRegionServer中就只有一个HLog
HLog它是采用一种叫做预写日志
(write-ahead logging,简称WAL)的方式来记录数据的日志文件。数据在这个日志文件里起到一个备份的作用,它是用来作容灾的。HLog也是存储在HDFS上的。
当Client想要写数据到HBase数据库中时,数据首先会写到这个HLog中。当数据在HLog中成功保存以后就会告诉客户端:我已经成功保存好你要我保存的数据了。随后进行下一步的保存操作。需要注意的是,数据成功保存进HLog中以后,仅仅完成了HBase数据存储的三分之一而已。但在这里,不讲这么多。
2.HRegion
一个HRegionServer中有0 ~ n个HRegion。
Region概念:
- Region是HBase数据存储和管理的基本单位。
- 一个表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Region。
- 每个Region只能被一个RS(RegionServer)提供服务,RS可以同时服务多个Region,来自不同RS上的Region组合成表格的整体逻辑视图。
Region组成:
- HRegion: 一个Region可以包含多个
Store
; - Store: 每个Store包含一个
Memstore
和若干个StoreFile
; - StoreFile: 表数据真实存储的地方,
HFile是表数据在HDFS上的文件格式
。
如何找到Region定位流程:
B+树定位,通过ZooKeeper 来查找 -ROOT-,然后是.META.,然后找到Table里的Region
。HRegionServer在收到数据存储的请求以后,首先会将这些要被存储的数据写到HLog中。当HLog中写成功以后,。其实这种方式优点还是很明显的,既以提升“Client的响应”速度,又能减少IO操作,在数据存储中,减少IO就意味着延长存储介质的寿命,存储介质寿命延长了更意味着企业能降低运维成本。厉害了。。。
3.Store–一个Store代表一个列簇
每一个HRegion内部又维护着0 ~ n个Store
4.StoreFile
Store内部又维护着一个MemStore和0 ~ n个HFile,最终存储数据用的在HDFS之上的真实文件
这个MemStore是一段内存空间。而这个StoreFile就是HFile,再将这些数据写到MemStore中。而MemStore由于是内存,你往内存中写数据那速度就快了,在往内存中也写成功以后呢,HRegionServer就要向Client返回一个“我已经把你要我保存的数据保存起来了”的信号了。但是实际上HRegionServer在“骗”你。这个时候你如果到HDFS的后台上去看,你根本找不到你要保存的那段数据的文件。换句话说,HBase之所以要管理起大数据来速度这么快,很大一部分功劳在于它是一个很“狡猾的骗子”。HRegionServer啊,只有在MemStore中存储的数据达到一定的量以后,才会一次性的将这些数据输出到HFile中。
5.blockcache
- 读缓存,数据被读取之后仍然缓存在内存中
- 有LruBlockCache(效率较高,GC压力大)和BucketCache(效率较低,没有GC压力)两种BlockCache,默认为LruBlockCache
- 每个RegionServer中只有一个BlockCache实例
HBase物理架构工作流程:
一:读操作:
第一步: client通过zookeeper的调度,通过读取zk的-root表,确定meta表的region位置,再通过读取meta表,读取用户表的region位置信息。
第二步: 根据namespace、表名和rowkey在meta表中找到对应的region信息后,通过region位置信息找到相应的RegionServer,通过RegionServer找到相应的数据存放的Region,并读取数据。
第三步: Regionserver的内存分为MemStore和BlockCache两部分,MemStore主要用于写数据,BlockCache主要用于读数据。读请求先到MemStore中查数据,查不到就到BlockCache中查,再查不到就会到StoreFile上读,并把读的结果放入BlockCache。
二:写操作
第一步: client通过zookeeper的调度,通过读取zk的-root表,确定meta表的region位置,再通过读取meta表,读取用户表的region位置信息。
第二步: 根据namespace、表名和rowkey在meta表中找到对应的region信息后,通过region位置信息找到相应的RegionServer,并将对应的数据发送到该Regionserver检查操作,看Region是不是只读状态,BlockMemorySize大小限制等。
第三步: 数据先写入hlog,然后写入memstore,知道memstore 到达一定的阈值,memstore到达阈值后,会创建一个新的memstore,并将老的添加到flush队列,由单独的线程flush到磁盘上,成为一个storeFile。
PS:当得到了需要访问的Regionserver之后,Client,会向对应的Regionserver发起写请求,
数据写入流程,依次将数据写入MemoryStore 和HLog,在写入MemoryStore 和HLog的过程时,需要获取相关的锁,而且写入MemoryStore 和HLog是原子性的,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与此同时,zookeeper会记录一个checkpoint点,表示这个时间之前的数据已经持久化了,到系统故障导致memstore丢失的时候,可以通过hlog进行数据的恢复。
第四步: 随着storeFile的不断增多,当其数量达到一定的阈值之后,会触发Compact操作,将多个StoreFile合并成一个,对同一个key的修改合并到一起,同时对版本进行合并删除。
通过不断合并,当StoreFile到达一定大小的时候,会触发Split操作,把当前Region的文件,分成两个文件,放到相应的Region,此时父Region会下线。这样使得原先1个Region的压力得以分流到2个Region上。
细节扩展:
一:为什么Client只需要知道Zookeeper地址就可以了呢?
HMaster启动的时候,会把Meta信息表加载到zookeeper。
Meta信息表存储了HBase所有的表,所有的Region的详细的信息,比如Region开始的key,结束的key,所在Regionserver的地址。Meta信息表就相当于一个目录,通过它,可以快速定位到数据的实际位置,所以读写数据,只需要跟Zookeeper对应的Regionserver进行交互就可以了。HMaster只需要存储Region和表的元数据信息,协调各个Regionserver,所以他的负载就小了很多。
二:HBase三大模块如何一起协作的。(HMaster,RegionServer,Zookeeper)
通过三个问题解释
1.当HBase启动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HMaster启动的时候会连接zookeeper,将自己注册到Zookeeper,首先将自己注册到Backup Master上,因为可能会有很多的节点抢占Master,最终的Active Master要看他们抢占锁的速度。
将会把自己从Backup Master删除,成为Active Master之后,才会去实例化一些类,比如Master Filesytem,table state manager。
当一个节点成为Active Master之后,他就会等待Regionserver汇报。
首先Regionserver注册Zookeeper,之后向HMaster汇报。HMaster现在手里就有一份关于Regionserver状态的清单,对各个Regionserver(包括失效的)的数据进行整理,
最后HMaster整理出了一张Meta表,这张表中记录了,所有表相关的Region,还有各个Regionserver到底负责哪些数据等等。然后将这张表,交给Zookeeper。
之后的读写请求,都只需要经过Zookeeper就行了。
Backup Master 会定期同步 Active Master信息,保证信息是最新的。
2.如果Regionserver失效了,会发生什么?
如果某一个Regionserver挂了,HMaster会把该Regionserver删除,之后将Regionserver存储的数据,分配给其他的Regionserver,将更新之后meta表,交给Zookeeper。
所以当某一个Regionserver失效了,并不会对系统稳定性产生任何影响。
3.当HMaster失效后会发生什么?
如果Active 的HMaster出现故障,处于Backup状态的其他HMaster节点会推选出一个转为Active状态。当之前出现故障的HMaster从故障中恢复,他也只能成为Backup HMaster,等待当前Active HMaster失效了,他才有机会重新成为Active HMaster。
对于HA高可用集群,当Active状态的HMaster失效,会有处于Backup 的HMaster可以顶上去,集群可以继续正常运行。
如果没有配置HA,那么对于客户端的新建表,修改表结构等需求,因为新建表,修改表结构,需要HMaster来执行,会涉及meta表更新。那么 会抛出一个HMaster 不可用的异常,但是不会影响客户端正常的读写数据请求。
三:为什么需要合并Region?
那为什么需要合并Region呢?这个需要从Region的Split来说。当一个Region被不断的写数据,达到Region的Split的阀值时(由属性hbase.hregion.max.filesize来决定,默认是10GB),该Region就会被Split成2个新的Region。随着业务数据量的不断增加,Region不断的执行Split,那么Region的个数也会越来越多。
一个业务表的Region越多,在进行读写操作时,或是对该表执行Compaction操作时,此时集群的压力是很大的。这里笔者做过一个线上统计,在一个业务表的Region个数达到9000+时,每次对该表进行Compaction操作时,集群的负载便会加重。而间接的也会影响应用程序的读写,一个表的Region过大,势必整个集群的Region个数也会增加,负载均衡后,每个RegionServer承担的Region个数也会增加。
因此,这种情况是很有必要的进行Region合并的。比如,当前Region进行Split的阀值设置为30GB,那么我们可以对小于等于10GB的Region进行一次合并,减少每个业务表的Region,从而降低整个集群的Region,减缓每个RegionServer上的Region压力。
标签:Region,HMaster,就够,Regionserver,详解,HRegionServer,HBase,数据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5050438/article/details/1070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