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 笔记】四月时事热点内容
作者:互联网
四月时事热点内容
“东方红一号”50 周年
2020 年 4 月 24 日是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50 周年纪念日,也是第 5 个中国航天日,本次航天日以“弘扬航天精神 拥抱星辰大海”为主题。
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为了完成任务,航天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东方红一号”具有划时代意义:
第一,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中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第二,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一举打破了前苏联、欧美等国家对航天尖端技术的垄断,中国运载火箭的“长征之路”亦由此开启。
第三,作为我国首个航天工程,东方红一号研制攻关的岁月,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传统精神的内核。
与 50 年前相比,今天的中国航天有更坚实的基础、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外部条件,正处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路上,此时,我们会不断碰到新问题、遭遇新挫折、迎来新挑战,无论如何,我们要始终记得,新一代人拥有新的梦想,我们当前为之奋斗的梦想就是航天梦、中国梦。
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 30 周年
1990 年 4 月 18 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发开放浦东,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历经 30 年的发展建设,如今的浦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再也不是从前的“乡下头”“烂泥渡”,而成为举世瞩目的金融中
心,上海发展的“领头羊”。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实践,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更是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的“真实写照”。在浦东而立之年之际,客观理性地总结浦东开发开放的成功经验,在日趋复杂的全球化时代,对国家、城市发展均
有十分重大的参考借鉴意义。
一是,坚定信心、改革开放,转危为机,是全球化时代任何一座城市乃至国家谋求发展的唯一出路。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的国情和国际关系,当时正处于苏联东欧局势动荡、国际封锁制裁加剧、经济保守倾向依然明显的艰难时刻。实施的浦东开发开放战略,正是中国冲破国际封锁、坚决奉行改革开放之路、探索市场经济制度、全面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象征和标志。
二是,国家使命、地方担当,是推动城市快速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从全国第一个新区、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到第一个自贸区,浦东开发开放不是一个普通的地区发展战略,而是在每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上,代表国家实施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此外,上海市领导班子和地方干部的使命担当精神、不计个人得失全心真心的奉献精神、勇猛精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精明睿智的世界发展眼光等,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始终,注入一股强大的发展动力。
三是,全球标准,功能集聚,是提升全球经济地位的重要路径。浦东新区并未走低水平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发展道路,而是向世界一流标准看齐,始终强调城市功能为引领,围绕金融、航运、贸易、经济、科技等核心功能来进行产业布局、制度创新,实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齐头并进,从而提升城市的全球资源配置功能,进而带动和助推上海发展成为全球化的“五个中心”。
四是,经济领先、社会跟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社会滞后,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浦东新区的实践表明,按照“生产功能、城市功能、生活功能”协调发展的视角出发,从开发开放之初,就从体制、机制、政策上,充分保障社会建设与经济增长并重。
五是,区划保障、协同创新,是不断激发内在活力的有效手段。制度创新是浦东开放开放的第一法宝,其中有两方面的制度创新尤为重要和关键,一方面,行政区划制度的改革创新。另一方面,就是突出制度改革的集成创新和综合配套。30 年开发开放,30 年艰苦奋斗,30 年敢闯敢拼,浦东成了一座功能聚集、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它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而且继续秉持着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气质,成为世人眼中依然充满机遇与希望的热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 30 周年
1990 年 4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是“一国两制”方针由构想变为现实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事件。实践证明,这是一部能够为“一国两制”伟大事业提供根本保障的好法律,是香港保持繁荣稳定、继续向前迈进的基石,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执行。
习 近 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特别行政区制度的法律渊源。基本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基本法律,规定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和政策,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法律化、制度化,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提供了法律保障。” 30 年后的今天,总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践的规律性认识与有益经验,
对于确保“一国两制”实践不走样、不变形,继续推进基本法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必须准确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守牢“一国”底线,厘清“两制” 边界,绝不容忍任何挑战“一国两制”底线的行为。“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第二,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基本法,坚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的权威地位。宪法和基本法共同构成特别行政区的宪制基础。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一切行政、立法、司法行为都必须符合宪法和基本法,以宪法和基本法的规定作为最高准则。
第三,必须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不为一时之曲折而动摇,不因外部之干扰而迷惘。“一国两制”从创造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已经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展示了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习 近 平在陕西考察调研
2020 年 4 月 20 日至 23 日,习 近 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他深入自然保护区、贫困山区、社区、学校、企业等,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复工复产等情况,就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打赢脱贫攻坚
战进行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1.“秦岭之训” 秦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习 近 平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支招脱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 近 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在金米村,习 近 平强调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在蒋家坪村,习 近 平对当地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表示肯定,寄语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三是,解决好贫困群众就业是实现脱贫的关键环节。在老县镇,习 近 平肯定当地发展思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各种方法保障贫困群众就业。
四是,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在同搬迁户汪显平一家拉家常时,
习 近 平特别强调要解决好就业问题,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3.推动复工
在西安考察时,习 近 平来到汽车制造企业车间一线,登上卡车驾驶室询问产品性能和操作流程,对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创产销历史新高表示赞赏。“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习 近 平强调,国有大型企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带动上下游产业和中小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在听取工作汇报时,习 近 平进一步提出要求,强调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4.“两种精神”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同时也是革命文化的重要传承之地。此次考察,习 近 平特别强调了两种“精神”——“西迁精神”和“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 近 平说,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他勉励广大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发扬“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把“西迁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 产 党人。习 近 平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批复》
2020 年 4 月 13 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批复》,同意设立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指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其特点在于内陆地区的区位差异。相对于外向型经济,内陆开放型经济强调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更加注重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和区域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的不同在于: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在开放型经济中,既出口,也进口,基本不存在孰重孰轻的问题,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既吸引外资,也对外投资,对资本流动限制较少。目前,国务院已在我国内陆地区先后批准设立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2012 年设立)和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2016 年设立)。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2020 年 4 月 14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20 年全球经济预计将萎缩 3%,为上世纪30 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1.多重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大幅放缓
IMF 研究部世界经济研究处处长马尔哈·纳布尔表示,2020 年 1 月以来,全球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对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冲击。具体因素如下:
一是疫情造成经济活动中断。多数经济体采取了“隔离、区域封锁、社交疏离”等措施,通过贸易和产业链扩散到贸易伙伴乃至全球经济。
二是外部需求疲软和供应链中断造成的全球溢出效应。
三是争相购买避险资产和借贷成本上升带来的相关金融压力。
此外,对于资源出口型国家而言,需求疲软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下跌,给相关国家的公共财政和外贸带来压力。
2.多边合作对全球经济恢复健康至关重要
今年全球经济下滑的幅度存在相当大不确定性,疫情结束后全球复苏的力度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IMF 呼吁各国急需强化合作,助力经济恢复健康,避免全球化进程和经济复苏受到损害。
首先,强有力的多边合作对于克服疫情影响至关重要。这包括帮助面临卫生与融资双重冲击的国家克服资金约束,以及向医疗体系薄弱的国家提供援助。
其次,加强新冠治疗方法和疫苗研制的多边合作。全球工作还须确保新冠治疗方法和疫苗研制出来后,富裕和贫穷的国家都能立即获得。
最后,国际社会预防重大疾病的再次发生。改善全球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包括加强不寻常感染病例的自动信息交换,更早、更广泛地开展检测,构建个人防护设备的全球储备,以及签订基本供应品贸易不受限制的协议,这些措施可以增强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的安全性。
标签:经济,30,发展,时事,笔记,基本法,开放型,脱贫,考研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yyyyfly1/p/12853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