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读书笔记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读书笔记

作者:互联网

一、前言

  趁着清明假期,再次阅读了阮一峰先生的书籍《未来世界的幸存者》,最初了解到阮一峰因为作为一个技术人员,需要从网络上搜索相关的知识,在搜索的时候,总是会在搜索的前几个展示阮一峰的个人网站,后来也就收藏了他的个人网站地址,时不时的会上去浏览浏览;之后他说要出版这么一本书,作为阮一峰先生的忠实读者,虽说在他的个人网站上有电子版,但我还是喜好阅读纸质的书籍,可能是可以随便做笔记的缘故吧,于是一次性购买了《前方的路》及《未来世界的幸存者》,购买回来之后,首先阅读了《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上个月阅读了《前方的路》,并整理了相关的读书笔记,相关笔记见上一篇博文,这次趁着清明假期,重新看了《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书中的内容大体还有印象,但是有些细节已经记不清楚了,再次重读,还是有好多感悟及震撼。

二、关于作者

  阮一峰,70后,英文名Frank。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宏观金融、货币政策与美国经济。于2008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当过大学老师,也曾当过阿里巴巴的软件工程师,出版译著《黑客与画家》《软件随想录》《ECMAScript 6入门》《异常流行幻象与群众疯狂》等书籍,出版个人书籍《如何变得有思想》《未来世界的幸存者》《前方的路》,运营个人网站,网站地址:

三、关于本书

  本书收集了作者2014年到2018年博客文集,主要记录了作者对技术变革的影响的一些思考,整体来说作者对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影响持悲观态度,认为科技的发展,会让大部分人失业,会让整个社会处于失控状态,本书共分为五个大的章节进行了介绍,分别是现实篇、职业篇、方法篇、案例篇、未来篇;现实篇通过六篇文章来说明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职业篇作者通过六篇文章对当今社会的用工制度、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前端工程师及我们的职业发展等进行了思考;方法篇是立足于现在,在未来的科技进步中,我们如果才能生活的更好,给出了作者的一些思考;案例篇介绍当前社会中一些已经验证了在未来可以保持个人竞争力的一些案例的及正在发生的变革;未来篇对科技、社会的发展做了一些预测。

四、内容概述

1、现实篇
(一)、世界会走向哪里

  作者以Google的AlphaGo及IBM的"深蓝"与人类下棋为例,来说明人与机器之间的竞争中,由于科技发的发展,人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少,进一步说明了,科技的发展可以替代我们现在做的相当一部分工作,新技术给人带来了便利及新的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问题,因为总体来说,科技进步创造的新的就业岗位要远小于消灭的岗位,由此导致了更多的失业;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收入上的不平等,但是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平等,主要是在享受技术成果方面。

(二)、白领岗位的消失

  之前机器设备的替代只是单纯的体力的替代,替代的是蓝领工人,现在的机器有了人工智能,在世界上的很多白领岗位正在被机器人替代;同时技术进步造成的贫富差距将日益严重;有三种能力,机器人不太可能实现,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来努力,首先是人格化与人格魅力;其次是创意;最后是决策和领导力。

(三)、为什么世界上没有安全的工作

  可怕的是不是你的工作没了,而是你所在的那个行业没了;

  在一个高速变化的行业,经验有时候不是帮助,而是障碍,因为以前的那套行不通了;

  终身学习这个词完成没错,但是想通过终身学习保持职业竞争力,我觉得不太可以能。

  程序员,乃至其他很多技术岗位,其实都是青春饭,只有底层的技术,还有一些稳定性,越接近应用层,技术的升级换代就越快。

  世界上安全的职业:公务员、医生和律师、厨师和物流。

(四)、那些无用的人

  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工作成果上。

  保持就业竞争力所要求的那种"终身学习",根本不是业余世界看看书、听听讲座的学习强度,而是远超这个,需要你全部时间,全身心投入,学到筋疲力尽的那种。

  如果终身学习是唯一的出路,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没有出路。

(五)、穷忙的人生

  以田北辰参加《穷富翁大作战》真人秀节目,体验清洁工生活及2016年上海送外卖最多的外卖员未来,来说明即使一个人非常勤奋,也可能一辈子是穷人,因为赚的钱只够满足最低的温饱,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下一顿吃什么,怎么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怎么发展?来来去去都是死胡同。

  这个社会在极严厉地惩罚那些没条件读书的人,穷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变成有钱人,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田北辰

  将来的穷忙族,不仅是低技能的底层劳动者,还将包括很多受过高等教育、在写字楼工作的白领。

  中国过去30年社会阶层的大幅流动,是历史的不正常,现在开始回归常态。

  2015年社会工作者藤田孝典调查日本老人问题,发现很多老实人年轻的时候都是中产阶级,但是现在已经沦落为社会的底层,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藤田孝典将这些老人称为"下流老人"(底层的老人),他说日本大约有1亿这样的人口,但是日本整个人口才1.27亿,以此类推中国的话,未来中国将有10亿下流老人,3亿中产阶级,下流老人的特征:收入极低、存款不足、老无所依。

  现在科技如此发达,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可是工作又积累不了财富,于是"清贫青年、流沙中年、下流老人"就变成了大多数人必然的命运归宿。

(六)、为什么你可以不读大学

  现在大学教育起源于欧洲修道院的模式,但是有两个弊端,第一就是传授知识的老化;另外一个就是极其浪费学生的时间。

  四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资深从业者,甚至专家。

  未来读大学,只是18岁时很多选择的一种,不是唯一的选择,更谈不上最好的选择。-----在现在的中国,读大学还是一个人改变命运最好的选择。

2、职业篇
(一)、为什么雇佣制度对工人不利?

  历史中只有两种劳动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他们都是自己负责生产,不是别人的雇员。

  雇佣制度对工人不利的两个方面,第一,对资方有利,对劳方不利;主要体现在做出决策的 总是资方,劳方只能被动接受;第二、对工人的身心健康不利,尤其大公司长时间流程化的工作。

(二)、你的命运不是一头骡子?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像一头骡子一样,背负重压,被推着前行,却不知为何,他们埋头勤奋工作,努力完成上级交付的每一个任务,别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人可以思考,也有行动能力,我感叹的是,那么多人心甘情愿的放弃这种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天赋,自愿像骡子那样生活。

(三)、45岁以后的人生?

  为什么IT行业是年轻人的天下,原因有二,第一、IT公司的加班是家常便饭;第二、老员工的优势是经验和人脉,这些在IT行业不是特别重要,这个行业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技术。

  小公司的成败在于你聘请了什么样的人,大公司的成败在于你开除了什么样的人-马云。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你的雇主如果没有你,是不是就会有重大损失?

  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活的更长,更健康,未来我们或许有两次人生的选择,一次是大学毕业找工作时;另外一次是45岁没工作时。

(四)、你的B计划在哪里?

  军事行动中,至少要准备两套方案,A计划在正常情况下执行,B计划是应急计划;那么对于我们人生来说,如果现在的职业是A计划,应该努力追求成功,那么我们还需要一个B计划,对自己的退路有所安排。

  B计划不是A计划成功后的隐退与安排;真正的B计划是用来救命的,是一旦现在的生活奔溃,用来逃生的计划。

  本质上B计划是人生的一种风险控制。

  一旦有了B计划,最好立刻动手做一些准备,不一定为了真正的实施,但至少让他从一个模糊的设想,变得稍微具体一点,千万不要只是想想而已,人生缺少的就是行动,只有迈出第一步,才有后面的旅程。

3、方法篇
(一)、为什么要创业

  只要为自己工作,靠利润而不是靠工资生存,就是创业。

  对于那些确切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人来说,行动的时间永远是现在。

  失败完全可以理解为积极进取的结果,只有生命力充沛的人,才可能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一味的恐惧失败,只会让自己畏首畏尾,丧失进取心。

  人生的最终结果是一个极大值函数(由所有尝试中最成功的一次决定),而不是一个平均值函数。

  一次又一次的被拒绝,是你的勇气和进取心的最好证明,他们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把你和那些决心放弃的人拉开差距。

(二)、如何确定创业方向?

  第一、谁来购买你的产品?为什么购买,市场有多大?

  第二、客户愿意付出多少钱购买你的产品,竞争对手的价格是什么?

  第三、客户在什么地方可以购买到你的产品?

  第四、为了让客户购买到你的产品,你需要付出多少销售成本?

  第五、你要生产出这些产品,能够负担的最高生产成本是多少?

Facebook行动准则,

  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
  快速行动,破除陈规。
  保持专注,持续发布。
(三)、不要在功能上竞争

  如果你的产品核心概念行不通,那就重新定位这个产品,而不是为他添加新功能。

  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产品,不要着眼于它的功能比别人多,而要着眼于他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市场定位。

(四)、大坑与小铲子

  如果你经营一项事业,你就有两种策略,策略一:单一化策略,认准一个方向,不断的挖坑,通过长期重复性的付出,创造价值,赢得他人的信任,把产品销售出去;策略二:多元化策略,你四处出击,导出挖坑,将有限的资源分散使用,这时,就要求你的眼光很准,能找对地方,一旦讲产品投入市场,就立刻打开销路,因为你的铲子很小,如果金子埋的很深,你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策略一是相对正确的选择,因为那些容易找到金子的地方,几乎可以肯定,一定被别人捡走了,我们需要认定一个方向,坚持不懈的往下挖,只到挖成,即时找不到金子,也可能找到其他矿物质,另外由于长期在一个领域奋斗,你会对周围的一切极其熟悉,变成这个领域的专家。

(五)、其他

  当年我用一分钟的时间算了一下上班的结果,于是我离开了。很多人用一生的时间去试了一下,他们发现我算的是对的 ------李嘉诚

  刻意练习才能成就更大的事业,而非简单重复。

  即使做出了好成绩,别人都不知道也没有用。

  一个人一定要明白自己一天中重要的事情。

4、案例篇
  当个性变成了产品的一部分,就成了一种竞争力,未来我们要成功,可以依靠两样东西,一个是你的能力,一个是你的个性。

  人类日常生活主要分布于三个空间,第一是居住空间,第二是工作空间,第三是休闲娱乐空间(如见朋友、喝啤酒、去咖啡馆等),在第三空间的质量与时间长短,决定了你的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本质上聊天付费也是第三空间,但是比线下的成本更低。

  未来是一个人人都是微媒体的时代,媒体推广讲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微媒体时代,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自己传播出去。

  过去几十年英语培训是社会培训的重点,在未来技术培训将成为社会培训的重点。

5、未来篇
  未来通过基因编辑功能,可以人为的剔除治病基因,同时增强优秀基因的传递,未来人的生理机能将逐步分化,一部分人在体能和智能上优于其他人,经过几代的发展,这个社会彻底分化为两级,底层的人们将彻底落后于上层社会,毫无翻身的希望。

  以前,认为认为,"智能"和"意识"差不多是同义词,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具备意识的生物才可能具备智能,但是人工智能的出现,使这个想法不在成立,智能完全可以不需要意识独立存在,没有意识的机器人,也可以具备智能,智能与意识将会出现分离。

  主导历史的因素,短期来看是政治,中期来看是经济,长期来看则是技术。

  只有技术才能创造新东西,政治和经济只能使人类在平面上移动,只有技术才能使得人类向上提升,进入下一个阶段。

  未来要么人类无法幸存下来,要么个人空前的依赖大型组织,空前的"社会化"。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新问题的速度,远比他解决旧问题的速度要快。

五、结尾
  《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从现在的角度,结合科技的发展,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整体描述的有些悲观,但有些确实是实际就存在的,如日本的老龄化社会、美国蓝领工人的工资、机器替代人工及基因编辑功能等,我们可以悲观,但是不能消极,谁又能说二百年以前的社会就一定比现在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难与方法,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立足当下,为遇见更好的自己努力奋斗。

标签:读书笔记,一个,技术,一峰,计划,幸存者,未来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doubleicon/p/1264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