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编写有效用例》阅读笔记(1)

《编写有效用例》阅读笔记(1)

作者:互联网

编写一个好的用例必须掌握的三个概念:

  范围(scope):真正被讨论的系统是什么?

  主执行者(primary actor):谁有要实现的目标?

  层次(level):目标的层次是高,还是低?

和用例相关的一些定义:

  执行者(actor):任何具有行为的人或物。

  项目相关人员(stakeholder):对被讨论系统的行为有特定兴趣的人或物。

  主执行者(primary actor):启动与被讨论系统的一次交互活动,从而达到某一目标的人或物。

  用例(use case):规定被讨论系统行为的契约。

  范围(scope):界定被讨论的系统。

  前置条件和保证(precondition and guarantee):在用例执行之前和之后必须满足的条件。

  主成功场景(main success scenario):一切顺利的情况。

  扩展(extension):场景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

  扩展中的编号:在主成功场景中不同情况发生时所处的执行步骤号码(例如,步骤4a和4b是指主成功场景中步骤4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加下划线的用例:当一个用例引用另外一个用例时,被引用的用例加下划线。

 

  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人们在多数情况下没有时间去把用例写得正式、完整、漂亮,而只是尽可能将其写得“充分”。需要更详细的说明用例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哪些部分和格式是必要的。

用例的编写风格,根据编写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按照需求阶段分:①在讨论未来需求阶段-----------编写风格“非正式(随意)”。

          ②在工作组收集需求阶段--------编写风格“完整正式”。

  按照目的划分:①黑盒用例:不关心系统的内部细节。

         ②白盒用例:需要了解内部过程如何运作。

一般需要两个用例模板,一个非正式,一个完整正式。

  非正式用例:描述用例涉及到的业务的完整流程。

  完整正式用例包括方面:主执行者、语境中的目标、范围、层次、项目相关人员和利益、前置条件、最小保证、成功保证、触发时间、主成功场景、扩展、技术和数据变动列表、优先级、发行版本、响应时间、使用频率、主执行者的渠道、次要执行者、次要执行者的渠道、为解决的问题。

标签:讨论,场景,或物,执行者,笔记,用例,编写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janeszj/p/1205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