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批判性思维需要教练辅导:批判性思维、决策与判断15本书,好书6本

批判性思维需要教练辅导:批判性思维、决策与判断15本书,好书6本

作者:互联网

最近几年看过的批判性思维、决策与判断相关的15本书。外加一本书友补充《批判性思维工具》,看了看目录和介绍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入这个清单。

 

《清醒思考的策略》《经验的疆界》《知识的错觉》是新增的,《清醒思考的策略》是前几天看的,《经验的疆界》《知识的错觉》是以前看的,现在决定也加入这个书单。

 


 

提升幸福感获得更多成就的52个思维工具,比金钱感情智商更重要。4星:《清醒思考的策略》(new)

 

德文版版权是2017年的,还算比较新的书。

 

内容是作者在德国报纸上的一些文章的合集,共52章,每章篇幅接近,但这52章之间的内容略有交叉重复,作者在后记中提到,实际可用的思维工具也不止这52种,设定52章是因为同系列前两本都是52章。

 

后记中交代,书中的52个思维工具来自三个方面:40年以来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哲学思想,巴菲特芒格等人的投资理念。

 

52个平行的章节让全书内容有点缺乏一个更简单清晰的条目。实际这52个思维工具的作用是下面几个:

1:人类思维的时候容易犯的错误以及应对措施;

2:如何让自己更幸福(大部分时候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就可以做到);

3:如何更合理地设定人生目标和工作方向。

 

书中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作者在报纸连载时限于版面不能给出参考资料,成书时依旧没给出,这是一个缺陷,不过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其他资料中见过,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作者讲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来带出这些思维工具,书读起来也比较轻松愉快。

 

作者的大部分观点我都认同。

 



 

4星|《经验的疆界》:奇书,企业如何从经验中学习的相关论文综述,虽然有点旧但是非常有新意(new)

 

算是一本奇书,风格与内容都比较罕见。篇幅非常短小,我估计大概在10万字左右,还有30%的篇幅是参考文献。

 

内容是企业如何从经验中学习的相关论文综述。英文原版是2010年出版的。只给出结论和出处,不详细阐述。有许多有趣的、震撼的内容。

 

一个重要的信息是:经验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因为原因与结果可能太复杂了,总结者由于各种认知误差高估了经验的有效性,或错误总结了经验。

 

总体评价4星,比较有价值。

 


 

4星|《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要无知得多(new)

作者在书中指出:人们总是以为自己对周遭事物和制度比较了解,但是这往往是错觉,许多知识是存在于个人之外的世界,许多时候知识是存储在组织、制度、他人的头脑、物理世界中,人往往比自己以为的要无知得多。

 

内容比较有趣,也比较可信。

 

总体评价4星,比较有价值。

 


 

 目测4星|《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

 

有书友在我的批判性思维书单下留言,说这本也不错。我搜了搜,这位作者的书有几本,这本是2013年的,2016年还出过一本《思辨与立场》,搜了搜对应的英文版,跟这本是同一本的不同译本,并且这本2013年出的《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三版)应该是英文版最新,《思辨与立场》是原书的第二版。

 

目测这本书4星或者更高,有必要加到我的批判性思维书单中。后续我可能会读。

 


 

医生也经常搞错的疾病诊治概率:4星|《风险认知:如何精准决策》

 

 

 

作者是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人脑对概率不敏感,比如容易高估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低估常见事件的发生率,容易错误估计医疗业的诊疗概率,学校应该加强对概率与风险的教育,方法得当的话小学生也能理解概率问题。

 

高估罕见事件概率的典型案例是911之后美国人的出行选择:911之后因为害怕飞机失事,美国人开车量大增,结果一年内新增的地面交通意外致死人数大概是911的一半。

 

全书主题是风险,作者把风险分为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两大类,认为确定的风险可以用概率和逻辑来处理,不确定的风险要借助直觉和经验。这个分类方法和应对措施没能说服我。

 

我读后感觉书中的重点还是对各种常见概率误区的解读,尤其是医疗业的概率误区。比如说艾滋病检查阳性,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实际真是艾滋病的概率在67%-96%之间,并不是100%,并且检测阴性也还有可能是艾滋病。

 

又比如说乳腺X光检查发现乳腺癌,确实是乳腺癌的概率,在作者给定的条件下,其实只有10%。

 

还有,前列腺的肿瘤筛查,能发现许多早期前列腺癌,因为这种癌症大部分发展缓慢,因此新增的前列腺癌病例能导致这种病的5年生存率提高,但是看总的癌症死亡率则没有变化。

 

应对各种常见概率误区,作者给出的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个:

1:问清楚风险的绝对值而不是只看相对值,比如罕见病的发病率,提高100%,看这个相对值很吓人,其实看绝对值还是罕见病;

2:使用信息框,列出来做和不做的后果,比如前列腺癌筛查,做了的好处坏处,不做的好处坏处。

 

书中也有不少篇幅讲到金融业,作者认为金融业不应该出现大得不能倒闭的机构,普通人理财可以考虑1/N的方案,就是把钱放到N个篮子里,比如股票、债券、房产各1/3,不应该买不懂的金融产品。

 

总体评价4星,不错。

 


 

4星|《事实》:世界正在变好,思维误区阻止我们看到这些巨大的变化

 

 

第一作者汉斯就是多年前在TED上首次展示动画气泡图的那位,第二、三作者欧拉和安娜是他儿子儿媳。书中交代动态气泡图软件是安娜设计界面欧拉领导开发的。

 

作者是瑞典教授,研究方向是:经济发展、农业、贫困和健康之间的联系。作者有多年在非洲工作的经验经历,曾亲历埃博拉疫情。可以说对世界上的穷人富人都比较了解。

 

书中交代汉斯已经在2017年2月去世。京东海报上把汉斯去世时间误写成2007年了。

 

当时那个动画气泡图在网络上比较火,不过我和我身边的人好像都是关注这个图的演示效果,我也尝试过用excel实现(结论是辅以少量VBA代码就可以在excel中实现)。看完这本书后明白我当时没get到那个演讲的主要思想。

 

本书主要内容可以看作那个TED演讲的延伸扩展。主要内容有两大类:

1:可靠可信的数据显示这个世界在变好;

2:人类的多种思维误区导致大部分人不了解不相信上面这点。

 

作者的几个重要观点:

1:世界上的国家已经不能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划分了,按2017年的数据,大部分国家都已经比较富有了。作者根据贫富把人分为四个级,从低到高越来越富。最穷的第一级和最富的第四极各有10亿人。作者认为能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已经是第四级的成员了;

 

2:每一级内部的人,生活方式其实是接近的,这些生活方式跟国家、民族、信仰的关系都不如跟贫富的关系更大;

 

3:最富裕的第四级的大多数成员完全不了解其他3个极的人,往往认为他们是一样的贫穷;

 

4:西方国家的财富总财富的提升已经比较缓慢了,前三个极还在发生巨变,巨大的商业机会蕴藏在这些国家中;

 

书中提到的思维误区有以下10个:

1:一分为二,常常喜欢把事情简单分为两类。实际的情况往往不是这么简单;

2:负面思维,更容易关注负面消息。实际正面消息往往不是新闻,负面的才是,负面消息也更容易引起我们的关注;

3:直线思维,认为事情会直线发展下去。实际事物发展还可能是S形、驼峰形、滑梯型、倍增型等;

4:恐惧本能,本能地夸大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实际这些事件的概率可能很低,更需要关注的可能是另外一些常见问题;

5:规模错觉,被大数字吓到,不去了解比例。实际大数字的占比也很重要;

6:以偏概全;

7:命中注定,比如认为非洲会一直贫穷下去,西方会一直高速发展;

8:单一视角,喜欢用一个简单的思路去看问题,比如因为市场经济是好的,所有的经济欠发达问题都可以用市场经济去解决;

9:归咎他人,把坏事的责任推给其他人,比如推给无量的商人,黑心的记者,外国人;

10:情急生乱,遇到紧急情况,常常不做思考直接采取行动。实际上当前社会大部分的紧急情况是有时间去分析思考的。

 

书中有不少数据分析相关的误区与错误结论,也可以看作是一本数据分析的书。

 

总体评价4星,不错。

 


 

4星|《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入门,常见思维误区与诡辩技巧解析

 

 

要内容是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来做判断、辩论。逐个讲解判断与辩论中的常见思维误区与诡辩技巧,有案例,有练习。

 

我总结书中比较重要的技巧是下面几个:

1:需要经常带着抬杠的态度去看待媒体与他人的观点,也需要提醒自己接受他人的抬杠;

2:找到对方的结论与证据;

3:避免“晕轮效应”(halo effect);

4:避免“确认性偏见”(confirmation bias);

5:避免“以偏概全谬误”;

6:需要注意具体生动的案例诉诸我们的情感,会干扰我们的判断;

7:科学研究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

8:调查的两个最重要的偏见是措辞偏见(biased wording)和语境偏见(biased context);

9:广告商、教师、政客、作家、演说家、研究员、博主和父母都精心组织信息来影响你的判断和决定。

 

作者认为,“除非有人教给你正确的方法,否则你不能学会批判性思维”。我的经验是批判性思维很难单独通过看书来学习,最好有教练,或者有一个一起抬杠的好杠友。

 

第11版英文原版出版于2014年。不过现在看不过时。反正举的例子都是美国人熟悉的。没交代第一版是哪年出的,看样子大概畅销了至少20年了。

 

总体评价4星,不错。

 


 

4星|《人人都在说谎》:社会科学方面有趣的数据分析方法与结论

 

 

书中作者讲了社会科学方面的许多有趣的分析方法与结论。有许多常规调查方法难以得到的数据,现在由于技术的进步可以得到了。比如美国人的种族主义倾向,在媒体和调查中都不太严重,实际上根据谷歌趋势可以看出来许多州是比较严重的。有学者认为各州的种族主义倾向跟该州对特朗普的支持率正相关。

 

书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是谷歌搜索,此外还有用于研究的报税数据,把大部分纸书电子化的谷歌Ngrams项目,精确到小时的犯罪率,记录梦境的APP等。

 

书中的结论涉及到选举、教育、医疗、犯罪、同性恋等。

 

书中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断点回归,维度的诅咒。

 

书中一些有趣的结论:

1:有共同的好友圈其实是一个强预测器,预示着一段爱情长不了;

2: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意味着进入NBA的可能性就越大。

3:决定一个人成年后成为哪支球队“死忠粉”最关键的时间节点,是在他8岁左右的那一年;

4:14~24岁的美国人会依据现任总统的受欢迎度形成自己的政治观点;

5:暴力电影放映结束之后的几个小时内,与酒精有关的犯罪活动数量一落千丈;

6:两位经济学家发现对医生的金钱奖励对降低死亡率无显著效果;

7:分配到条件更加严苛的监狱的囚犯,在离开监狱后还有可能犯下更多罪行

8:美国排名第一的史岱文森高中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有多大呢?无!没有!零!

9:那么,新的大数据来源能否成功预测股票的走势呢?答案很简单:不能。

 

有一个印刷方面的小问题:精装版的书皮掉色,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就发现红色的书皮有些地方磨白了,手指变红了。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4星|《对赌:信息不足时如何做出高明决策》:赌徒概率思维最优

 

 

作者是认知心理学博士,有一个职业扑克玩家哥哥,机缘巧合专职玩德州扑克20年。

 

作者在玩牌过程中意识到,扑克比赛中的决策次数特别多特别频繁,差不多每两分钟要有一次决策,可能一个决策就影响到一套房子的输赢。于是对优秀扑克选手的决策模式做了许多思考。

 

书中总结了优秀扑克选手的决策思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两点:

1:概率思维:认识到世界是不可知的,只能尽量选择赢牌概率最大的方案;

2:正确的决策不一定导致好的结果:正确的决策可能导致输牌,绝不能因此认为决策就是错误的;

 

作者引用了博弈论的基本理论,认为生活中只要有选择就是在博弈,在赌自己的选择是最优的,真实的生活更像扑克而不是象棋:自己接下来摸到什么牌对手摸到什么牌是未知的,运气的成分很大,很自然会用结果来判断决策的对错(但这是不对的),赌徒的概率思维在生活中是最优选择。

 

书中还给出跟概率思维相反的常见思维误区:动机性推理、自利性偏差、偏见盲点、确认性思维、时间贴现、事后偏见等。

 

作者也给出了让大脑逐步跳出思维误区适应概率思维的一些方法,比如参加求真小组,小组内讨论问题严格区分情绪、决策、结果,重点讨论决策过程是不是最优而不关注情绪和结果。

 

作者自己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总是习惯性地怪罪老师不好,作者用这个例子说明这种失败了怪别人的思维误区是人类天性,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上面我说的概率思维,书中大部分时候叫做“对赌思维”,个别地方叫概率思维。书中频繁出现“对赌”这个词,根据上下文来看,基本确定就是英文“bet”也就是赌博。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影响决策质量的四大思维陷阱及WRAP应对法:4星|《行为设计学:掌控关键决策》

 

两位作者认为,有四大思维陷阱让人做出错误的决策:思维狭隘、证实倾向、短期情绪、过度自信。两位作者提出WRAP决策流程来应对:

Widen your options(拓宽选择空间);

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

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 (在做出决策前, 留出思考的距离);

Prepare to be wrong(做好出错的准备)。

 

下面用我的语言解释一下这四个陷阱:

思维狭隘:没想到其他更好的选择;

证实倾向:下意识地只关注能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

短期情绪:跟决策无关的个人喜好会极大影响决策;

过度自信:对自己的评价与预估高出实际水平。

 

书中的四大思维陷阱和WRAP应对流程,基本的数据和结论来自各种学术研究,作者作了概括总结。

 

两位作者是学者,也挺会讲故事。书中引用了不少学术研究成果,也举了不少真实案例来佐证,比较有意思。

 

读后感觉作者们说的挺对,这几个思维陷阱确实很常见,应对方法也看起来不错。

 

一个我好奇的问题书中没提:有没有个人或组织根据本书的思路去行动,实际效果如何?

 

英文版是2013年出的,还不算旧。

 

有一个细节两位作者比较体贴读者,就是每一章有一个小结,概括本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在书后列出了推荐书目:

《思考,快与慢》

《制胜决策力》

《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

《助推》

《知你所不知》

《亿万美元的教训》

《Getting to plan B》

《拿工薪,三十几岁你也能赚到600万》

《Love is never enough》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3.5星|《小学问》:年轻人思维与婚恋常见误区解析

全书汇集各种年轻人思维与婚恋常见误区,并做了相应的解析。大部分内容都是别处见过的,作者用自己的案例和文字重新梳理一遍也有些价值。

 

总体评价3.5星,还可以。

 


 

看电视多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3星|《原因与结果的经济学》

 

 

很薄的一本小书,正文+后记共140页,两位作者的专业领域都跟经济学相关,但是书中的内容主要是统计学入门,讲如何用统计学分析两件先后发生的事是因果关系还是相关关系。

 

讲了常见的统计学分析方法,和一些有趣的案例。

 

分析方法中最重要的思想是分组对照,另外还有“断点回归设计”等方法。

 

有趣的案例中,比如:

1:提高自付比例从整体来看不会对健康状况造成不良影响,但会使贫困阶层人群的健康状况恶化;

2:女医生负责的患者的30天死亡率比男医生的患者低0.4%;

3:出生体重较重的孩子初中毕业时的成绩更好;

4:提高最低工资不会减少就业,但是导致了企业提高了产品价格;

5:在英语不是母语,或者母亲学历较低,或者非白人人种的孩子当中,看电视还对成绩提高产生了显著效果;

6:和学霸一起度过高中生活对自家孩子的学习能力几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些案例说的是日本或美国的事,事件上大部分都有点久远了。

 

日文版版权是2017年的。

 

总体评价3星,还可以。

 


 

3星|《盲从与叛逆:从众、反从众行为与决策的智慧》:多个专业相关研究的综述

 

 

基本是从众与反从众行为的研究的综述,涉及到的专业有: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神经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等。给出这些专业对从、反从众行为的研究过程与结论。

 

重要的信息与结论有:

1:从众与反从众,对个体和集体来说都是有好处的,个体采取哪种行为要看个体对风险与收益的偏好;

2:社交媒体让更多人从众,可能会打破人群中从众与反从众的平衡。

 

英文版权是2018年的。amazon美国上没有评论,亚马逊英国有一条差评。算是比较小众的书。

 


 

如何像福尔摩斯一样思考?判断与决策过程中常见误区:3星|《信息背后的信息》

 

 

2014年旧书,举例讲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比如无意盲视,有限认知,动机性盲视,变化盲视等。也给出一些解决的技巧,比如要问为什么不这样做,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找局外人聊聊等。

 

我读后的看法:真想提高这方面的能力,显然不是看这一本书能解决的,显然需要教练来做一对一的训练。

 

总体评价3星,有参考价值。

 


 

2星|《逻辑思维与诡辩》:用老旧故事剖析诡辩方法,逻辑不够清楚

 

 

全书是许多相对独立的章节,基本是每一章举几个故事,然后剖析这些故事,传到诡辩这个主题上来。

 

故事偏老旧,要么是一些笑话故事,要么是《春秋》或诸子百家中的故事。作者从诡辩的角度来分析这些故事为什么是诡辩,诡辩在哪里了。

 

故事占了太多篇幅,不应该。分析也偏冗长。比如《混水摸鱼》一章,有商家混淆“定金”与“订金”欺骗消费者这么个事,能用大半页篇幅讲两个虚构的案例,后面用大半页从法律角度说商家行为不对。

 

全书分四个部分:什么是诡辩,为什么要了解诡辩,诡辩的种种手法,如何破斥诡辩。这四个部分条理还算清楚。

 

重点是第三部分,讲各种诡辩手法,分了37个小节讲37种诡辩手法,这37种手法的划分,逻辑不够清晰,相互之间有交叉重叠,可能也没能穷尽主要的诡辩技巧。

 

总体评价2星,不推荐阅读。

 

 

 

全文完

 

相关链接:

 

心理学相关40本书

 

科技类好书18本

 


 

近年读了1065本书,挑出33本5星好书

 

2019左其盛好书榜,没见过更好的榜单(截至8月31日)

 

2019左其盛差评榜,罕见的差书榜(截至8月31日)

 

2019年读过评过的255本书(截至8月31日)

 

本号123个书单1065篇书评的索引(截至8月31日)

 

想跟小编讨论请移步知识星球

 

搜索本号的最优方法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标签:思维,概率,15,诡辩,批判性,决策,作者,书中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1487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