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体里,人们经常根据三种法则来进行社会交易或分配社会资源,它们是公平法则、均等法则和需求法则。
中国文化中,“人情”的概念强调在差序性结构的社会关系内,维持人际和谐及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换言之,“人情法则”不仅是一种用来规范社会交易的准则,也是个体在稳定及结构性的社会环境中可以用来争取可用性资源的一种社会机制。
中国文化“人情法则”同日本文化中“恩”的概念类似:当一个施恩者因为施恩与他人,而产生一种“恩”的关系后,接受者便有义务汇报“恩”,以恢复两者关系之平衡。
一、中国人权力游戏的社会机制
“权力”,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一方以社会道德的说服或群体的压力加诸另一方,使其改变态度、动机或行为而表现出顺从的力量。
二、权力游戏的第一步:关系判断
中国社会中,个人可能拥有三大人际关系:情感性关系、混合型关系和工具性关系。
情感性关系 -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工具性关系 - 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混合型关系 - 通过人情和面子,来影响他人
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常利用混合型人际关系的特性,运用种种方法来加强自己在他人心中的权力形象,以影响对方,并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资源。
三、人情及人情法则
“人情”在中国文化中,有三种不同含义:
1. 个人遭遇各种不同的生活情境时,可能产生的情绪反应;
2. 人与人进行社会交易时,可以用来馈赠对方的一种资源;
3. 人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社会规范。
人情法则的含义之一是:由于关系网内的人彼此都会预期将来他们还会继续交往,而且因为不管在任何文化中,以均等法则分配资源,一向都是避免人际冲突的重要方法。
四、“报”的规范及人情法则
报和恩的规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
促使中国人对别人“做人情”的重要动机之一,是对别人回报的预期。基于此种回报的预期,资源支配者才愿意对别人“做人情”。
五、人情的困境
做人情的困境:
1. 资源支配者付出的代价;
2. 守者回报之预期;
3. 关系网内其他人的回应。
研究显示:社会取向的中国人,往往不是根据客观的标准,而是他对外在情境中权力结构的知觉而表现出顺从或反抗社会要求的行为。
六、面子工夫印象饰
请托者在资源支配者心目中权力和地位的大小,会影响后者是否愿意将其掌握的资源做有利于请托者的分配,因此,个人和其关系网内其他人交往时,往往要特别重视“面子”和“面子工夫”。
七、拉关系
八、人情的规避
标签:社会,法则,人情,权力,面子,资源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mykiya/p/10989447.html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