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20个月股票投资经验全面总结,买格力电器也能亏钱,牛逼企业的股票,竟然由傻瓜在定价

20个月股票投资经验全面总结,买格力电器也能亏钱,牛逼企业的股票,竟然由傻瓜在定价

作者:互联网

入市20个月了,最近重仓股格力电器,跌宕起伏,有点小激动。

恰逢五一,劳动人民的节日。

打算把宝贵的投资经验,详细总结下,从而尽可能提升自己的投资水平,赚更多的本金。

同时,也希望分享出来,和广大投友球友交流互动。

一、入市前的背景

  1、股票和基金

   2010年到2012年,大一开始有自己的长期规划,大二攒到3000元存到工商银行定期。

了解到股票基金和定投,又把钱取出来开了,在工商银行开通了华夏基金,开始了定投。

刚开始的时候,一次200元或300元。

   从入市开始,就是熊市行情,3000点一直往下走。越跌越买,后来有钱了就主动购买1000元,

期望降低成本。就这么越低越买持续到大概2000点,在最终反弹到2300点附近的时候,总体回本了。

有段时间,上班总是看看大盘点数,让人心烦意乱,就全部赎回了,账面浮盈大概几十数百块。

   之前,有个主观的判断,boss上台后,会大涨一波,结果没有,直到2014年之后的一波“改革牛”。

没有耐心,根本赚不了大钱。

   2015年,打算投1个股权项目。在这之前几个月,股市应该比较红火,某金融平台搞了个买股票基金,

送红包的活动。心痒痒想褥羊毛,买了8000*3次,红包收益弄了几十块。后来投了股权项目,把钱就取出来了。

谁曾想到,7月前后,股市大跌,又是一次重大风险。

   2、股权众筹,一级市场

     从2015年5月到2017年3月,倾家荡产,先后投了7个股权众筹项目,血的教训和经验。

足疗项目:3月打款,7月股灾之后,领投方可能觉得项目不太行,把钱退给投资人了。太幸运了,这其实就是个垃圾项目,估值还高的不得了。

宠物项目:5月打款,项目运作到现在,一直都没有好的效益。血的教训啊,估值过高,大方向不靠谱,团队不行。

海外包车项目:成功了,2年后被迫退出,税后收益50%,领投人没有要carry,为了让咱退出,估计是B轮融资方经纬先清退散户,才愿意投资。

海外包车项目2:创始人瞎搞,挪用公款,融资了,膨胀了,差点出事。投资人及时介入,挽救于水火。目前不透明运行着,有一定机会退出。

海外直邮电商平台:从投资开始,就没有过好消息。目前已倒闭。

金融招聘:创始人整天都是牛逼哄哄的,后战略放弃半死不活的金融招聘和金融社交,转型海外投资理财平台,去年盈利不少了。

有一定可能,2020年香港或纳斯达克上市。

工业无人机:平稳运作,拓展农田果园植保等市场,不断研发新的无人机。长期项目,没有短期爆发的可能,开源节流也不太容易死掉,烧钱较慢。

 

大学期间,学了不少风险投资的理论,也学习过财务会计之类的经济财会知识,投项目算是实践。

2年多时间,跟着某第三方分析平台,大大提高了自己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分析能力,阅读过几百篇创投文章,看了几十数百个PPT。

PPT里都是骗人的。

世界上充满了骗,老爸的口头禅,经常环绕在我的耳朵里。

   3、店铺众筹

   2017年6月,开始投资实体店铺,到现在也十多个了。

   依旧是雷声滚滚。

   餐饮是重灾区。

   文创零售的项目多一些。

   投前各种牛逼,投后问题多多。

   投前,理想的经营数据。投后,选址、经营、市场环境,诸多不顺。

   4、创业

   2014年,有过短暂的创业经历,不欢而散。

   创业经验很重要。

   5、工作

   互联网技术人员,网络广告、电商、互联网金融、金融风控等诸多领域都有一定经验积累。

   除了技术工作,喜欢逛知乎、雪球、36Kr、钛媒体等各种略显高端的社区。

二、打算入市

从以上投资经历,看得出,想赚钱,难得很,无论是自己开公司,还是投其他开公司的、开实体店的、亦或是买基金。

股票,相比以上,最好的地方在于:标的多,信息透明,流动性极好。一个人就搞得定,不用过于依赖他人。

为什么不是股票基金?

大盘不好的时候,有几支基金表现好的?

定投的时候,就能赚大钱,还不是时机问题。买需要时机,卖还得好时机。更何况,早期,申购赎回费太高。

中国知名牛逼的企业,谁人不知。

贵州茅台、格力电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伊利,不同行业最牛逼的头部企业,都买一点,哪有必要去买股票基金。

同时,对本人来说,宁可在股市亏钱,也不愿在基金赚钱。

通过基金赚钱,赚钱的过程你不知道,亏钱的过程你也不知道。

从一个人一生来看,投资经历经验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咱这种想自己开公司的。

学费交的越早,越省钱,稍微有点志气的,肯定是越来越富有的。

打工,只能赚到钱,但积累不到一线的商业赚钱能力,也没有品牌客户等资源积累。

老板,积累的资源是越来越多的,还能和其它老板公司不断交换资源,强者越强。

入市前,学习心态较重,想了解下一些知名企业是怎么赚钱的,赚了多少钱,到哪都是他们的广告。

A股的7亏-2平-1赚,很是知名。

我也很想探究下,为什么是721这个格局,赚钱就这么难吗?我会是其中的那个10%吗?

三、入市第1阶段,买熟悉的,买了就赚,再买再赚

   写PPT骗钱厚颜无耻之徒太多,偏偏傻子足够多,只要有鲜美的鱼饵。

   在买股票前,先阅读了目标企业的年报,看下历年赚钱情况。

   标的选择,从小就知道的知名企业,天天打广告的企业,群众口碑好的企业,知道或买过或使用过的产品。

   (个体户,最直观,不劣势的,首选2C消费类的产品企业。股权众筹时,也喜欢2C消费类项目,看得懂)

   买股原则:只买业绩好的,每年可以赚很多钱的那种。

   估值原则:PE和PEG

 

 

   首先买了格力电器,这是我最最想买的股票之一,太过知名,赚钱效应A股最牛的之一。

 也非常想买贵州茅台,但是600一股,一次得投资6万。门槛较高,放弃了。

    然后买了美的,冰箱到处都是“Media”。

复星医药,复兴集团很知名,买医药只是关注下,不太懂。

海尔,五粮液,中国平安,平安银行,伊利,海康,京东方A。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娃子,第一次来到城里的大型超市,看到啥好吃好喝好玩的,都想买点尝尝,

就这么一个欢乐的购物过程,直到把第1次出门带的钱给花完了。

   回忆起来,也是喜人,买啥啥都赚,心里美滋滋的。

   题外话,入市还有一个原因:在朋友圈发表了一个动态,平静的生活,没有一丝波澜。

   入市之后,生活终于有了一点波澜。

四、入市第2阶段,买了些不太懂的

   一边买股票,一边抓紧学习。

   和自己利益相关的时候,学习是最有干劲的。

   通过百度,然后在同花顺阅读了上百份年报,渐渐地看出了一点门道,当然,显然,这不是股票投资的关键。

   在逛雪球的过程中,在和一些微信好友的推荐下,开始买了一些没怎么实际接触过的企业,京东方A、海康威视、老板电器、平安银行等。

   学习成份更多一些。

   最开始很牛逼,天天看年报,全部都一点点看,几百页太累了,尤其是财务数据,除了贵州茅台少数几个企业,认真看了点,其它企业

 根本没耐心看。

   手里的股票种类,越来越多,一屏装不下了,有点心烦。

五、入市第3阶段,尝试打新

  在雪球看文章的时候,很多投友说,每年靠打新赚了钱。

  大概是新股,发行的时候,价格偏低,上市后大概率众人积极参与,打新中的容易赚钱。

  尝试了几次,中奖概率太低了。

  后来了解到“可转债”,看了些可转债的分析,就开始了,中奖概率不低,基本每次都能中1签,1000元,而且大概率赚钱。

1000元,3个月赚50,折合年化就30%以上。

   太阳转债、常熟发债、无锡转债,十来个。

   大多都赚了。

六、入市第4阶段,集中持股3大电器

   股票太多了,关心不过来。

   屏幕装不下,不舒服。

   年报看多了,腻了,学不完。

   想赚大钱了,优中选优。

   很长一段时间的持股比例:格力3:美的3:老板电器3:平安和平安银行1。

七、入市第5阶段,港股美股初体验

   听说,港股腾讯牛逼,就像买点试试。

   球友大V,在唱多融创,非常想试试。

   美股纳斯达克,互联网公司也想试试。

   尝试开通学盈证券,需要香港开户,非常繁琐,而且需要不低的手续费和维护费用。

   港股通之类,达不到门槛。

   无奈之下,通过某互联网证券,开通了港股美股,人民币换成美元,费了2到3点的成本。

   先买了100美元的陌陌。

   再买了一点融创,又买了一点碧桂园。

   心里爽了,不再心烦了。

   想得到的就努力得到,想拥有的就立即拥有,这是我的一个魔咒。成事败事都和这点有关。

八、入市第6阶段,战略防御,全仓格力电器

    2017年9到12月的时候,买啥啥都赚,赚一点,重要原因是2017年属于“蓝筹牛市”末期,属于入市时机运气还行。

    2018年,跌宕起伏的一年。格力电器52的时候,还在加仓,57涨停,然后跌宕下行。

毛衣战开打,市场恐慌,老子都不服气了,格力电器这种内销为主的企业,毛衣战能影响到它的发展?

毛衣战难道会打一辈子吗?年报好,跌。季报好,跌。管球你多牛逼,先跌为敬。

    加仓、加仓、加仓,弹药很快就彻底没了,好难受。

    老板电器,2017年Q4业绩,远不如预期,全年增速才20%多。

过于那么多年,都是40%左右的增速,哥刚买入的第1年,就这么雷了。享受2个跌停,真是爽歪歪。

 

港股融创和碧桂园,也是惨的很。很不巧,互联网证券平台要关门了,必须在6月之前全部赎回。

最终融创在33元成本线附近,全部撤退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从盈利转亏,亏了不少钱了。

出局是不可能的,这些企业每年真金白银赚了那么多,回本是早晚的事。

但是,问题来了,股票定价是市场定的,难听点说,是傻瓜在定价。

PE才10,还在增长的企业,只要企业不倒闭,持有10年,年化10%以上,这么好的股票,你们都在贱卖。

 

根据当时的情况,觉得格力电器是所有股中,性价比最高的。清仓老板电器、美的等所有股票,全都买进格力电器。

 

九、入市第7阶段,波段玩起来

    增量资金有限,虽然有工资收入,但投资欲望太强,店铺投资也需要资金,生怕错过“机会”、“坑”。

无奈之下,发现格力电器的股价,总是反弹一点,就又下去了。

从40到44,从37到40,大概有那么几个明显的阶段。

在大概3次规律之后,忍不了了,持股不动,都是骗人的。

增量资金有限,成本已经定的情况下,股价只要不大幅度反弹,就不可能盈利。

熊市做不到盈利,最起码得想点办法,降低持仓成本。

 

    从37到40,37买进,40卖出,来回好几次,成本从(44到52),逐步降低到40。

同时,借了点短期资金,36到38也买了点,这部分资金最终在38左右都卖了。

 

短期借款需要还,借钱也有压力,熊市也不太确定还会持续多久,只能赚一点点。

十、入市第8阶段,等待,起飞

    格力电器,股价在36的时候,就稳定了。

上限是57,距离很远。跌破下限,越来越难。

基本面没有变化,业绩优良,估值是越来越低。

波段也不敢做了,生怕股价随时起飞。

看了些投友关于价值投资、波段之类的文章,有这个心理准备。另外,春季行情,2018年已经来了一波。

 

2019年的行情,就太明显了,格力电器再次起飞。

先是第一波不断上涨,回本很快。除了急需资金,第1波起飞,基本没卖。

    第2波,混改突然来了。停牌几天,美的大涨7%以上。复牌之后,“补涨”+混改预期,第1个涨停毫无悬念。

混改概念,第2个涨停,不过很明显,卖的人不少了。这个时候,卖了15%。

业绩不变的情况下,1个涨停PE+1,2个涨停PE+2,估值修复的差不多了。

第3波,不明真相的资金,又开始大举买入,莫名其妙来了第3给涨停。当天涨停前卖了15%左右,接近涨停时,又卖了15%左右。

 

舍不得清仓,14PE估值合理,但是又过山车了。

 

十一、投资业绩

   截至到2019年4月30日。

   美股

      陌陌,投入100美元,盈利50%,50美元。

  迅雷,投入1000美元,亏损10%左右。

   港股

      融创,投入3万左右,亏损10%左右。

  碧桂园,投入1.5万,亏损13%左右。

  

   美股港股,定的资金上限就是5万。算上出入资金成本、汇率换算,各种算下来,最终亏损10%,5000元左右。

   投入:8500美元*6.3=53550元

   回本:40306.39+7566.48=47873元

   亏损:53550-47873=5677

   亏损比例:5677/53550=10.6%

   A股(实际盈亏,大概)

招商银行:2000多

海尔电器:1000左右

美的集团:2000左右

五粮液:1000多

新城控股:1000多

京东方A:-281

 

各种可转债:太多了

老板电器:-22000

中国平安:-6000

平安银行:-5000

 

  A股(浮动盈亏)

  格力电器:X元

  万科A:Y元

  荣盛发展:Z元

   雪球净值

 

 

  结论:

     差强人意,不及预期。2018年上半年太折腾了,亡羊补牢,挽救于水火。

  1、美股陌陌,低估判断正确,盈利50%,50美元

  2、美股迅雷,投机失败,亏损10%。再玩下去,可能亏的更多。分不清到底值多少了。

  3、港股,融创碧桂园,有投机成份。由于时间原因没能长期持有,且券商倒闭,亏损10%左右,最高亏损20%左右。

  4、A股,刚入市时短期持有的,运气成本较大。除了京东方A亏几十数百,其它全部盈利。

  5、A股,短线投机,炒波段的,招商银行 波段2次、新城控股波段1次,都盈利数千,格力电器波段3次,盈利数万,准确说降低成本数万。

  6、A股,主力资金,严重误判,老板电器最惨亏损2万多。平安2家亏1万多。

  7、A股,本部,格力电器,判断总体正确。盈利若干。券e融,融资数万,扣除成本,已经盈利。

  8、A股,万科A、荣盛发展,刚开始,不太确定持有多久。

十、投资风格初成型

   1、第1原则,只买绩优股,业绩良好的

      格力电器、贵州茅台、中国平安等。

  参考互联网企业的行业格局,尽可能只考虑前2名,3名以下性价比极高才行。

   2、行业选择

      大消费相关,家用电器、酒水饮料等消费类,作为消费者用户,看得出来哪些企业产品优良,有口皆碑。

  看得懂的。互联网、房地产、安防、保险、银行等,生活中接触得到,大概看得明白的。

   3、估值方式

      PE为主,PEG相结合。

  PE越大,PEG应该越小才行。比如,A股票PE为30,G为30%。B股票,PE为40,G为40%。

      贪心的话,选G,但风险极大。通常来说,维持40%的增长速度比维持30%等增长难度大很多。

  只考虑PE小于30的,高的不敢玩,怕死。

  PEV、市销率之类,缓慢研究中。

   4、尽可能买低估的

      PE10,G20,送钱的。

  这样的机会很少,毛衣战这样的极端情况才出现,或者出现重大短期负面事件。

   5、适当做波段  

      只做绩优股的波段。波段失败,还有机会解套,时间问题。

  垃圾股,波段失败,可能真的就进去了。

   6、不考虑狭义的价值投资

      当前资金量和心态,不适合狭义的价值投资。

  业绩良好、估值合理,就买。

  持股多久,看估值,看行情,高估就卖掉。

  短期如果股价也涨幅过大,卖掉没啥可惜的。不是一次两次了,没啥太大实际利好的大涨或涨停,跌回去也正常。

   7、长期关注,选好备胎

      股价估值行情都在不断变化,把A股耳熟能详的几十数百只绩优股,保持关注。

      性价比高的时候,再进入。

      比如说,海康威视现在行情不太行,但未来估值非常低了,也可以考虑买入。   

   8、信任球友的发言,同时慎重决策

      举几个例子:

      熊市持币。有球友已经讲明了自己的态度。事实证明,2018年行情确实一直都很差。

  融创高估。2017年涨了4倍,2018年还怎么涨。2019年可以再涨,那是有业绩,赚到了钱。看到财富效应,进去就被套。

  空调行业到了瓶颈。是否到了瓶颈,得自己研究下,分析过程。

  XX造假。非常慎重的对待,到达造假这个程度的,说明确实有很明显的争议。不懂,就不要持有了。

   9、敢于逆向选择  

      遇到特别低估的绩优股,敢于加仓。但是,别指望抄底,太难了。

  格力电器,以为37就到底了,结果到了34。

  同样的,卖在一年内的最高点,也极其难。

十一、投资心得

  1.注重空方言论

    生活中,人们都不喜欢听难听的话、真话,人性如此。

但是,在股票这个事,空方言论真心多点好。

风险都说出来了,让你知道,就可以研究是否真的如此。

另外,真的有风险,股价已经风险做了对应的调整,那就没有了风险。

  2.熊市

    熊市不持股。

    选股只要不是特别牛逼,真是有点相信了。

    2010到2012,3000点一直向下。在这大趋势下,买啥可能亏啥。

    2018年,蓝筹绩优股都在下降。买啥赔啥。

    这个还要看,每个人的估值方式了。

    正常PE为10,熊市PE为8买就有机会。牛市,PE12买就很不错了。

  3.赚大钱

   牛逼的企业,竟然由傻瓜在定价。

   熊市低估时,无脑卖出的多。有钱人,趁机入场,高估时再卖出。

   这是一些投资人赚大钱的原因,不然凭啥1年1倍。

   价值投资,赚的是企业长期增长的钱。长期而言,估值是接近的。

  4.做波段卖飞,是必然的

  5、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非常不同

    定价模式、市场情绪、双边竞争交易、实时波动。

  6、做波段,得选择佣金少的券商

    万2.5和万1.5差很多。

  7、地产股,可能真的能赚大钱,需要耐心

  最后,用投友的话结束:耐心需要信仰。

标签:A股,格力电器,10%,入市,波段,PE,20,傻瓜
来源: https://blog.csdn.net/FansUnion/article/details/89737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