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顾子明:一场看不见的能源战争(上)

顾子明:一场看不见的能源战争(上)

作者:互联网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近期,随着美国中期选举,全球能源领域的变化可谓风云突变,从沙特的记者谋害,到伊朗的制裁豁免,再到特朗普的打压油价,以及中美、中欧、中俄之间的地下交易,中日的新能源合作,日法的雷诺尼桑撕逼,可谓云诡波橘。

 

甚至今天外交部宣布,中伊之间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正常合作从未中断.....上交所的原油都跌停了......

 

而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国内能源领域也开始了洗牌,许家印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争夺战被写入了301调查,董明珠信誓旦旦的布局银隆电动车如今变成了与魏银仓撕逼大战,而特斯拉更是在华大规模的降价布局新能源市场.....

 

如此大戏岂能错过?接下来几天,政事堂将从能源博弈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目前的全球博弈棋局。

 

 

 

最近一年多的时间,很多国际关系的专家们,似乎都被重塑价值观,“突然发现”美国共和民主两党,都对中国的“威胁”达成了一致,要一起对中国进行遏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什么非得特朗普上台,贸易撕逼之后,才出现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恐怕,这也是绝大部分“突然明白”了的专家们,所搞不明白的事情。

 

其实,解铃还须系铃人,回归到贸易谈判的最初,中国只揪着两个问题来谈,就能看出端倪,一个是工业的血液石油,一个是畜牧业的血液“豆油”,归根结底,谈判的重心和问题的症结,其实还是能源。

 

如果对能源的理解,只把眼光盯着油价上面,那么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作为工业的发动机,油决定了一整套庞大的产业链,从上游的勘探、挖掘,到中游的管道、造船、运输,再到下游的冶炼、化工、燃料......整个产业链聚集的数以亿计的劳动力。

 

更不要说,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绝大部分产品,背后都有着石油的影子。

 

所以,如果我们把石油进一步理解为一个以石油为代表的产业链和圈子,那么对应着新能源的产业链和圈子,看如今的很多事情,视野也许会有新的角度。

 

 

 

如果从能源的角度来看,中美的“夫妻”关系,似乎还可以用另一种理解。

 

2001年,随着石油重镇德克萨斯的布什家族拿下美国总统之位,中国的石油三姐妹得以迅速发展和海外扩张,嗯,一路高升的股价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美军费尽千辛万苦忍着巨大伤亡打下来的伊拉克,都默许我们分到了大量的优质蛋糕。

 

伴随着的是,中国的石油进口和消耗速度飞速增长,中国从当年的石油出口国迅速变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牢牢的绑在了石油美元的战车上。

 

 

2009年,随着主张新能源的奥巴马上台,石油系统的好日子就过去了,石油三姐妹的股价长期低迷,几年后,还有以康蒋为代表大批油霸陨落和洗牌。

 

伴随着的是,中国遍地的光伏产业园就得以迅速发展,此后,中国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大量的补贴,全国新能源汽车遍地开花,贾跃亭也敢拼老命砸法拉第,特斯拉更是一度取得了“只在中国建组装厂”这种的优惠政策。

 

 

2017年,随着一上台就退出巴黎协定的特朗普执政,中国的光伏补贴停止了,一度牛逼哄哄的汉能股价跌成了纸,伴随着新能源补贴的退坡,不仅大量的新能源车企覆灭,贾跃亭、董明珠们的造车梦更是遥遥无期。

 

伴随着的是,以国务卿蒂勒森为代表的美国的石油资本,上台后就过来要求中国大量进口美国的油气,双方的经贸谈判也一直是能源为重点,甚至在伊朗能源方面,咄咄逼人美国,却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妥协。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中美之间经贸的“挂钩”,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能源及其一整套产业链的挂钩。只有中国挂在了对方的能源战车之上,双方之间巨大的经贸才会真正成为双方之间关系的压舱石。

 

换句话说,“夫妻”之间如果有一方对另一方依赖极高,那么另一方才会安心。

 

 

 

当然,如今美国内部的能源路线大撕逼,给了我们极大的挑战,也给了我们极大的机遇。

 

如果从能源产业链的角度上来看,拥有十四亿人口的中国,不仅是全球能源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十四亿勤劳的中国人民,还是整个产业链上面最有生产效率的劳动力。

 

一方面,无论是石油能源还是新能源,谁提前锁定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就能够获得资本预期,来支撑庞大的股价和融资,用来进行研发和市场配套的建设。无论是新能源的电池还是传统能源的页岩油研发,都会在巨额研发费用的支撑下,取得巨大的进步。

 

就像当年的液晶屏与等离子屏的竞争一样,无论是谁取得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可控消费市场,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另一方面,就像无论是电脑、手机还是光伏产品这些下游消费产品一样,只要是换代快的产品,无论谁把组装和生产工厂放在了中国,谁就能够极大的压缩成本、加快生产周期争取时间,把原本不赚钱的产业变得赚钱,为上游带来巨大的利润空间。

 

就像当年的高速铁路和磁悬浮的技术竞争一样,无论谁取得了中国这个全球成本最低的制造工厂取得成本的绝对优势,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今,当全球的能源走入一个十字路口的时候,就像最近数字货币的硬分叉带来的内战和下滑那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生产中心,反而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我们无论站在哪一方,都会对博弈的另一方产生致命的影响。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事情会有新的理解。

 

在特朗普这个引发了美国分裂的总统上台之后,我们会发现,贸易谈判的时候,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在通过“极限施压”逼着我们在升级的方向妥协。但是,在底层能源合作的时候,无论是代表着新能源的新朋友马斯克,还是代表着传统能源的老朋友基辛格,都跟我们亲得不能再亲了。

 

所以呢,面对不同势力同时伸过来的“胡萝卜加大棒”,我们既不能只看到大棒,也不能只惦记胡萝卜,还更要明白我们要面对的,是两个相互之间对立的势力,所以虽看似凶险,但其实反而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至于未来怎么走,也许,还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了.....

标签:石油,能源,看不见,产业链,顾子明,新能源,中国,特朗普
来源: https://blog.csdn.net/qq_38635681/article/details/8883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