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应用--文件加解密
作者: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和班级 |
2019级数理综合班 |
成绩 |
|
||
姓名 |
张xx |
学号 |
1xxxx3 |
||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网络 |
实验名称 |
网络安全应用--文件加解密 |
||
实 验 目 的 和 要 求 |
|
||||
知 识 理 论 基 础 |
简要解释有关问题。
答:对称加密概念:对称加密算法是应用较早的加密算法,技术成熟。在对称加密算法中,数据发信方将明文(原始数据)和加密密钥一起经过特殊加密算法处理后,使其变成复杂的加密密文发送出去。收信方收到密文后,若想解读原文,则需要使用加密用过的密钥及相同算法的逆算法对密文进行解密,才能使其恢复成可读明文。 非对称密钥概念: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两把完全不同但又是完全匹配的一对钥匙—公钥和私钥。在使用不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文件时,只有使用匹配的一对公钥和私钥,才能完成对明文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比较:对称密钥的算法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但是在数据传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商定好秘钥,然后使双方都能保存好秘钥,且如果一方的秘钥被泄露,那么加密信息也就不安全了;非对称密钥相比之下更安全,因为它包含有两个密钥,且仅有其中的“公钥”是可以被公开的,接收方只需要使用自己已持有的私钥进行解密,这样就保证了安全性,但是非对称密钥计算量太大,加密的速度也就不如对称加密,且公钥密码中要将相当一部分密码信息予以公布,势必对系统产生影响。
答:非对称加密(英语:asymmetric cryptography),是密码学的一种算法,它需要两个密钥,一个是公开密钥,另一个是私有密钥;一个用作加密的时候,另一个则用作解密。使用其中一个密钥把明文加密后所得的密文,只能用相对应的另一个密钥才能解密得到原本的明文;甚至连最初用来加密的密钥也不能用作解密。由于加密和解密需要两个不同的密钥,故被称为非对称加密;不同于加密和解密都使用同一个密钥的对称加密。虽然两个密钥在数学上相关,但如果知道了其中一个,并不能凭此计算出另外一个;因此其中一个可以公开,称为公钥,任意向外发布;不公开的密钥为私钥,必须由用户自行严格秘密保管,绝不透过任何途径向任何人提供,也不会透露给要通信的另一方,即使他被信任。 作用: 非对称加密的作用是保护消息内容, 并且让消息接收方确定发送方的身份。
答:两者的目的不同,加密解密是对数据的保密性而言。但是签名验签的过程表示签名者的不可否认性,签名的过程中,使用私钥对信息摘要进行加密,只有签名者才具有私钥,验签主要就是验证着用公钥对私钥加密部分进行解密,与签名内容进行比对,如果相同,则验签成功,否则失败。
|
||||
实 验 内 容 和 步 骤
|
2. DES 加密/解密过程。 A.创建文件:用自己的名字建立一个记事本文件“test1.txt”,并写上内容:中午12点老地方见,没有密码看不到。
B.加密步骤:按图示,选择输入明文文件和输出文件名,输入密钥,生成一个加密文件“test1.txt.des”。
C.解密步骤:按图示,选择输入密文文件和输出文件名,输入密钥,生成一个解密文件“test2.txt”。试着比较解密后的文件“test2.txt”与原文件“test1.txt”内容一致么?(截2个图对比)
对比:
D.查看DES加密/解密完成后形成多少个文件。(截1个图)
3. RSA 加密/解密过程。 Edking 的RSA 算法加密使用方法:RSA 算法的目的在于鉴别。
B.加密步骤:在“设置”中选择MDR,显示MDR 加/解密界面。首先生成密钥对和模文件,然后选择要加密的文件“test1.txt”,将模数文件和密钥导入,加密后,得到“test1.txt.mdr” 文件,
C.解密步骤:将待解密的文件输入,并将模数文件和密钥导入,解密后得到文件“test3.txt”。试着比较,和原文件“test1.txt”相同么?(截2个图对比)
对比:
D.查看RSA加密/解密完成后形成多少个文件。(截1个图)
4. 其他选项。 A. 请二选一:“加密后删除原文件”、“解密后删除原文件”。 (截1个图) 加密后删除原文件
已经删除
B. 请二选一:“删除文件前提示”、“覆盖文件前提示”。 (截1个图) 删除文件前提示:
C. 请选择:“查看加密/解密时间”。 (截1个图)
|
||||
研 究 与 探 讨 |
这次实验的内容比较简单也比较实用,加密技术可以对文件加密并且不改变文件的原内容,可以有效保护信息。
了解了比较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的概念和特性;对非对称加密的原理以及作用有所认识,对比分析并且实践了非对称加密和电子签名的关系文件的加密和解密过程。
无。
当今世界信息安全是应当重视的,加密技术对网络信息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
标签:网络安全,文件,加密,--,加解密,解密,密钥,非对称,txt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zhangshurong/p/16409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