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01333(朱绮雯:网络基本认知(1)--网络基础知识)
作者:互联网
福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计算机网络》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和班级 |
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综合班) |
成绩 |
|
|||
姓名 |
朱绮雯 |
学号 |
031901333 |
|||
课程名称 |
计算机网络 |
实验名称 |
网络基本认知(1)--网络基础知识 |
|||
实 验 目 的 和 要 求 |
(宋体小四或五号,间距1倍或1.5倍,字数不少于壹千字) |
|||||
理 论 基 础 |
答; (1)定义: ①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将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端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与线路(光纤、电缆)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②计算机系统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互联:互联互通、通信链路 自治:无主从关系 (2)功能: ①数据通信 ②资源共享:硬件、软件、数据都可共享。 ③分布式处理:多台计算机各自承担同一任务的不同部分(Hadoop)。 ④提高可靠性 ⑤负载均衡 (3)组成: ①按组成部分分:硬件、软件、协议。 ②按工作方式分:
③按组成功能分:
七层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属于资源子网;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属于资源子网。 (4)分类: ①按分布范围分: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WAN、个人局域网PAN。 ②按使用者分:
③按交换技术分: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④按拓扑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型 ⑤按传输技术分:
2.简述网络性能的衡量指标。 答: (1)带宽: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这种意义的带宽的单位是赫兹(或千赫、兆赫、吉赫等),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通信的主干线路传送的是模拟信号(即连续变化的信号)。因此表示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该信道的带宽。 (2)时延: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或一条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3)时延带宽积:带宽乘以传播时延,即链路上的最大比特数。 (4)吞吐量:吞吐量的大小主要由网络设备的内外网口硬件,及程序算法的效率决定,尤其是程序算法,对于像防火墙系统这样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设备来说,算法的低效率会使通信量大打折扣。 (5)速率: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比特(bit)来源于binary digit,意思是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比特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的单位。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数据的传送速率,它也称为数据率或比特率。速率的单位是bit/s(比特每秒)(或b/s,有时也写作bps,即bit per second)。当提到网络的速率时,往往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而并非网络实际上运行的速率。 (6)往返时间RTT :双向交互一次所需的时间。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确认。可以通过ping命令来测试往返时间,局域网一般小于1ms。 (7)利用率:利用率有信道利用率和网络利用率等。信道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有数据通过)。完全空闲的信道利用率是零。网络利用率则是全网络的信道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信道利用率并非越高越好。这是因为,根据排队论的理论,当某信道的利用率增大时,该信道引起的时延也就迅速增加。信道或网络的利用率过高会产生非常大的时延。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
答:互联网及Internet原理及其实现技术、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理论
|
|||||
实 验 内 容 和 步 骤
|
1.列举教室环境中所用到的网络硬件,陈述其作用。 --有关网络硬件:设备、接口、介质 (1)设备: ① 集线器(HUB):集线器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多端口数据信号再生放大器,作为网络传输介质间的中央结点,它克服了介质单一通道的缺陷。集线器可分为无源(Passive)集线器、有源(Active)集线器和智能(Intelligent)集线器。随着交换技术在集线器上的应用,集线器又分为共享式和交换式两种。 ②交换设备:交换设备主要是指各种网络交换机,如ATM交换机、FDDI交换机、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式以太网交换机、交换式快速以太网交换机等。交换机作用与集线器大体相同,但交换机是独享带宽,当数据量很大时将与集线器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③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与其它计算机相连,既可以访问本地资源又可以访问外部网络资源。 ④服务器(Server):服务器主机是整个Intranet的核心硬件设备,它为某个网段或整个网络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管理功能,包括常用的PC服务器、UNIX小型机以及大型主机等。 ⑤投影仪:投影有关教学内容。 (2)接口: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两层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是一个系统内部的规定。每层只能为紧邻的层次之间定义接口,不能跨层定义接口。在典型的接口上,同一结点相邻两层的实体通过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进行交互。服务是通过SAP提供给上层使用的,第n层的SAP就是n+1层可以访问第n层服务的地方。每个SAP都有一个能够表示它的地方。SAP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接口,和通常所说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硬件接口是很不一样的。 (3)介质:传输介质是网络中传输数据的物理介质,不同的传输介质在传输带宽、时延、辐射及维护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不同的特性。传输介质大致分为有线介质和无线介质两类,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无线介质即电磁波。 教室里的网线属于介质。
2.通过网络,学习双绞线的制作过程,特别指出关键步骤。
--准备:
双绞线是由两根相同并且被绝缘保护层包裹着的铜导线经过相互缠绕绞在一起而形成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称这样的导线为双绞线,双绞线是由一定的密度的缠绕形成的,双绞线的一根铜导线在传输过程当中会辐射出一些电波,这时,双绞线的另外一个铜导线上辐射出的电波就会和之前产生的电波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低信号干扰的作用。我们在使用双绞线的时候,经常将双绞线成组使用,将多对双绞线一同包裹在具有绝缘性的绝缘电缆当中,这样就形成了双绞线电缆。 准备好5类UTP双绞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过程: 剥线: 1.准备好5类UTP双绞线、RJ-45插头和一把专用的压线钳。
2.用压线钳的剥线刀口将5类双绞线的外保护套管划开(小心不要将里面的双绞线的绝缘层划破),刀口距5类双绞线的端头至少2厘米。
3.将划开的外保护套管剥去(旋转、向外抽)。
理线: 4.露出5类UTP中的4对双绞线。
5.按照T568B标准和导线颜色将导线按规定的序号排好。 6.将8根导线平坦整齐地平行排列,导线间不留空隙。
7.准备用压线钳的剪线刀口将8根导线剪断。
8.剪断电缆线。请注意:一定要剪得很整齐。剥开的导线长度不可太短。可以先留长一些。不要剥开每根导线的绝缘外层。
插线: 9.一只手捏住水晶头,将有弹片的一侧向下,有针脚的一端指向远离自己的的方向,另一只手捏平双绞线,最左边是第一脚,最右边是第8脚。
压线: 10.在确认一切都正确后(特别要注意不要将导线的顺序排列反了),将RJ-45插头放入压线钳的压头槽内,准备最后的压实。
11.双手紧握压线钳的手柄,用力压紧请注意,在这一步骤完成后,插头的8个针脚接触点就穿过导线的绝缘外层,分别和8根导线紧紧地压接在一起 。
--测试: 测试时将双绞线两端的水晶头分别插入主测试仪和远程测试端的RJ-45端口,将开关开至“ON”(S为慢速档),主机指示灯从1至8逐个顺序闪亮。
测试直通线灯亮顺序: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3.通过对互联网的认知,从某一方面探讨对《互联网+》中的“+”理解,并谈一谈您的想法。
“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新的发展机会。 “互联网+”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行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型,使得传统行业能够适应当下的新发展,从而最终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是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互联网+”有六大特征: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 “互联网+”中重要的一点是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互联网+”应用范围广泛,它可应用于工业、金融、通信、交通、民生、旅游、医疗、教育、农业等多个产业。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互联网思维+”,传统企业融合“互联网+”的第一步是了解互联网,所以了解互联网思维是一个基础的开始。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长期发展中,很多互联网企业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及数据,足以让他们总结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就可以看作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企业总结出来的,更适合线上的商业模式,所以对传统企业线下经营不会太合适。“互联网+”要求传统企业先了解互联网思维,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 我的想法:“互联网+”中的这个“+”可以看作是连接与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的所有部分都包含在这个“+”之中。这个“+”既是政策连接,也是技术连接,还是人才连接,更是服务连接,最终实现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对接与匹配,从而帮助完成两者相互融合的历史使命。 “互联网+”无疑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的模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例如互联网+教育有利于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在一些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地方,借助互联网技术,学生们可以全方位地学习知识,只要他们具备有网络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互联网+教育”有利于平等和免费学习。学校不再是学习者唯一的场所。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学习不受年龄、身份、地域的限制,任何有学习需要的人都可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的环境下进行免费、开放和平等的学习。 “互联网+教育”适应学习者的需求。在疫情期间,“互联网+教育”的模式给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使学生在疫情期间也能继续学习,不荒废学业。获取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学习。 互联网对于教育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它改变了以往教育的地点、时间甚至是受教育的人群类型等。互联网是双刃剑,这几乎是各普世的道理,它也同样适用于解释其对于教育带来的影响。 网络课程缺乏情感交流,传统授课方式,老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但在线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是通过网络交流,这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带来了一些阻碍。 网络课程还可能影响学习效率。在线上,学生没有了老师的监督,很可能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对于“互联网+”带来的利与弊,我们应当深思熟虑,如何利用“互联网+”模式为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又如何规避掉当中的一些风险,无疑需要我们熟悉互联网思维,结合实际情况摸索出一套方法。例如“互联网+教育”模式中,为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可以采取网络视频的授课方式或者是答题签到的方式进行一定程度上地改善。 “互联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融入到点点滴滴中,我期待“互联网+”进一步的发展,为传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
|
|||||
备 注
|
|
标签:--,导线,集线器,双绞线,网络,信道,互联网,朱绮雯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979/p/16375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