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在青海
作者:互联网
我不知道何时是我漂泊的开始,是车的西宁的那一刻,还是在我作出决定的那一瞬,一切都已注定。
听去过那里的人都说夏都西宁是个美丽的地方。每天傍晚,新宁广场都有很多人跳舞,你能看到每个人脸上安详的神情,感觉到那种淳朴的气息。他们说门源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一些小镇做很好看的唐卡等手工艺品。还有青海湖,还有⋯⋯于是我很向往。
一个人坐上火车,哼着《火车叨位去》,一边憧憬着青海的样子,心情激动。可是当经过甘肃时,看到那么的一片土坯房,突然意识到自己要去的便是所谓的西部,所谓的便是落后的。心里莫名地有些失落。
车到西宁,除了一座很大的清真寺之外,并没有发现它与其他的城市有什么不同。
已是高原,海拔两千多米。一位学长告诉我,天晴的时候,你能看见天空离你很近。后来果然看到云很近,阳光也很明净。
然而心里却一直有一种漂泊的感觉。而且越来越强烈。
漂泊 在一个陌生的世界/不安的感觉 在心里/一直一直蔓延/每一步 都仿佛在完成一种历程/负着我的使命/如一个苦行的僧/艰难地经历他生命的修行/自由原来便是这样的流浪
是谁在山脉之间 开辟出这片山谷/西宁 似受着神的庇护/延展于这圣洁的高原/安宁祥和着 它一切的一切/我却只是一个流浪的人
⋯⋯
或许是周围是陌生的一切,或许因为各方面的不适应,或许是现实有所憧憬的巨大差异,或许是其他的什么⋯⋯失落夹杂着不满混合着不安像疯长的野草,充斥了整个的心,并掩蔽了其他的一切。我只看到周围秃秃的早已风化多年的山,看到市中心流浪的乞丐,我看到很多很多⋯⋯于是,这里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是落后和尴尬。
然而,并没有什么是最终的东西。如果一切只是因为不适应,那适应也将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或者结果。虽然心里仍然会有失落不满及不安残留。
毕竟是西部,落后的西部。我们不能对它期望过高,过高的期望只能带来不满和失望。我们不能只是抱怨,我们要学着如何去将这一切改变。
我问了好多外省过来的同学:“你毕业后会留在青海吗?”很多人都是毫不犹豫的说不会。有些说不知道,有些说可能会。
记得曾经有个初中同学常常写信向我述说他对西部的渴望。不知道他现在如何了。前些天,上网遇见高中同学,问起我在哪儿。我说我在西宁。我说这里是西部是高原是一个山谷。她告诉我她本来也想去西部的,她说她喜欢山,喜欢干净的空气。也许她喜欢的还有一种淳朴或闲适的东西。而我没告诉她这里真正的样子。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说我爱青海,但这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一种真正伟大的精神。我想,或许我只是一个流浪的人。
常常会想起三毛,想起她在撒哈拉白手成家的勇气,她爱上了那里。
“⋯⋯ 有了人的地方,就有了说不出的生气和趣味。”
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的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我看着那些上升的烟火,觉得他们安详得近乎优雅起来。
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我的解释里,就是精神的文明。⋯⋯
并不是西宁便可以代表青海,包括青海湖,包括格尔木。一位老师曾经对我们说,如果你没有去过门源、果洛、玉树,如果你没有去过那草原,如果你没有去过柴达木,你就根本不知道青海的真正样子。我想每一片土地都凝结着一种精神。而青海所有的景致并不是拥挤的东部及钟灵毓秀的南方可有的。它所有的是一种苍茫,辽阔。它所筑就的是一群风吹不倒,顶天立地,在任何艰难之中都不会屈服的人。
于是有想起余秋雨,想起他的《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及《行者无疆》。在问起“在大学里你都想做什么?”是一个本地的同学告诉我她想走遍青海,她说她想知道自己家乡的样子。
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离开的,我的梦不在这里,于是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只是一个流浪的过程。但我想在离开之前了解青海它真正的样子。它的气息,精神。我想我的灵魂也将得到一次升华,在它的磨砺之下。
欣赏青海湖那湛蓝的湖水与湛蓝的天空交接相映的景象。看看那万顷的油菜花田。看看那精制的独特的手工艺品。体验那草原那沙漠。再感觉一下鸟岛成群的鸟儿从你身边飞过的样子。还有那苍茫辽阔的柴达木⋯⋯然后将一切在你心中凝结成它的形象,深深保存。
然后的然后,继续你的流浪。
标签:西部,青海,一切,流浪,样子,西宁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uperhin/p/1636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