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评审] 2022年青年基金与地区基金评审感悟
作者:互联网
关键词:基金评审
青年基金
地区基金
感悟
日期:04/06/2022
这是我第一次做评审专家,既感高兴,又显忐忑,觉得自己水平有限,只能竭尽所能,不付申请人几个月的付出。
1. 准备阶段
由于是第一次接到基金委的邀请,担任青年基金与地区基金的评审专家,所以决定无论自己时间如何,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与精力在这上面,一方面这是对申请人几个月以来辛勤付出的重视,另一方面对于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收到了
5份青年基金
申请书与2份地区面上项目
申请书。
2个地区基金的话题正好是我最熟悉的,
近地面尺度的植被生理生化参数估算
相关,和我自己做的工作相关性很大;2个青年基金的话题我也非常熟悉,
近地面抑或卫星尺度的参数估算
,里面的绝大部分我都比较熟悉;另外2个青年基金的话题我相对熟悉吧,至少绝大部分能看懂;
最后1个青年基金的话题与我差异较大,但我想既然也属于大同行,那不妨也试着评审看看。
担心自己在电脑端看的不够仔细,不够审慎,因而决定将7份申请书打印下来一一评审。因为有将近300页纸,所以去打印店打印的,竟然2毛钱一页,挺坑的,咋北林打印店那么贵,之前在师大都是1毛呀。
2. 地区面上项目评审
我决定从最熟悉的开始看,因而选择从地区面上项目开始看。
总体而言,两份地区面上项目水平确实非常有限,甚至远低于5份青年基金申请书中最差的一个,无论从创新性上,还是研究内容与方案设计上,甚至研究基础上,都体现出很大的不足。
既然都是副教授、教授作为申请人,而且属于面上项目(申请金额在40万左右,这都是纳税人的钱呀),自然应当严格要求一些,即便是 地区
二字Buff加持,也不能过于松懈。
创新性不足是失分的关键,创新性如何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结论:
(1)从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归纳中可以看出,申请人对于现状进展了解的十分肤浅(有可能是委托学生写的,且并未做足够修改?),归纳总结的问题偏颇或者是前人已经研究过的问题、或者并无明显的意义;
(2)从研究内容的写作中可以看出,申请人的具体研究条目很多都是已经做过的,即便有一些没有做过,但其方法存在明显缺陷,关键是对于植被冠层的辐射传输并没有较好的理解,因而往往浮于表面,或采用机器学习来”走遍天下“。
研究内容与方案设计不合理
在忽略创新性的前提下,研究内容的逻辑结构要层次递进的,方案设计要尽量完整细致,我发现申请人的具体方案很大部分内容竟然在介绍遥感数据以及基本的植被指数计算上,反而对于关键研究内容的具体执行思路上,介绍很模糊,猜测是申请人并未思考到足够可行的思路。
研究基础与可行性分析薄弱
看申请人的前期研究,对所申请项目的支撑相对较弱,往往是强硬地扯上关系,比如有申请人提到自己用机器学习在某植被参数估算中做了工作,就想表示自己对于植被参数的反演有很好的了解,这是不现实的。
研究平台条件的介绍中,反而过分强调了研究机构中有多少专家,而非本项目所需要用到的各种仪器设备、实验场条件等。
3. 青年基金项目评审
我首先整体扫了一遍所有的申请书,有一个大致的印象,至少我觉得每个人写的都还不错,有的申请人的写作水平是比我自己高不少的。我感觉现在各位青椒朋友对于青年项目是足够重视的,且整体水平逐年地提高(俗称,“卷”),因此青年基金的申请书大体都是很优秀的。
评审过程中,我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客观性,不负基金委与申请人的重托!
所有申请书对于科学问题的归纳是很到位的。
可以看出,每位申请人在研究现状分析中是下了很大力气的,既有经典,又有前沿,既把握了主要脉络,又突出了本项目重点关注的问题。这样总结出来的科学问题,是很令人信服的。
我一直觉得,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写作是重中之重,如果没有对现存问题的准确把握,怎么证明做的工作是有价值和创新的呢。
研究创新性整体是不错的,都是面向一个相对小问题的深入考虑。
青年基金基本都是基于申请人前期研究基础的进一步展开,有的申请人试图解释一个现象进而开展研究,有的申请人试图通过一种创新性的方式解决参数反演精度低的老问题,整体都挺不错的。
按照评审要求,创新性是衡量青年基金的主要要素,因此我对所有5份申请书的整体创新性评价都是不错的。
研究内容与方案基本合理,但偶尔有错误,或我有疑惑的地方。
单纯看研究内容的话,感觉大家思路都可以,而且很会写。
具体看研究方案时,发现部分人的研究方案中偶尔存在基本的公式错误(并非输入错误,而是原理性错误),我给指出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的整体判断,因为我相信申请人在后续具体做的时候,很可能自己就会发现。
大部分人的研究方案很清楚,比较细致,但我总是尝试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不一定对,但是可以供申请人参考。提出相对细致一些的意见,至少可以让申请人进一步地思考,而很宏观的意见很难让青年申请人去把握住。
研究基础比较扎实,都有高水平期刊论文发表,以及前期研究支撑。
对于比较熟悉的研究,往往一下就能看出基础如何,而对于不熟悉的工作,高水平的论文发表应该可以作为一定的参考的。
前期研究与本项目的相关性是十分重要的,申请人们比较好地写出了前期研究的支撑性,特别地,部分申请项目正好是已发表论文的进一步延续,这种基础应该是非常好的。
基本没有错别字出现和文献引用不正确的情况。
我尝试通过是否有小的文字错误来判断申请人的严谨程度,结果是,极难找到错别字的情况,说明大家都很用心。当然,即便有个别错别字,也完全不影响我的评判。
4. 评审意见写作
我是每看一份申请书的同时去写评审意见的,虽然系统并不要求每项都写,但是我想尽量给申请人提出多的建议,供其后续思考完善。
我想说,虽然我的评价有可能不一定正确,但是应该能够代表小同行与大同行的一家之言,是值得参考的。希望申请人理解。
我是评审完之后先暂存,然后再回想和大致比较一下全部申请书的优秀程度,最终确定系统评分的,应该说,对每份申请书的是否资助的判断,都是我最大程度地审慎地判断的。
以上文字应该没有透露任何基金委不允许的信息(我已经在极力避免),如果有看官发现问题,请指出令我修改。
标签:青年,创新性,研究,申请书,申请人,2022,评审,基金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udwig1860/p/1634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