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刘一辰的软件工程随笔

刘一辰的软件工程随笔

作者:互联网

什么是架构?

生活中总是看到充斥着各种架构词汇,如下图

又例如我现在所在的部门负责的技术架构

架构的本质是以拆分生命周期的方式来做增长

什么是生命周期

生命周期:事物的生老病死
人每一天的活动,眨一次眼、吃一口饭,都是一个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又包含生命周期,每个生命周期都有一个主体
以<用户购买>生命周期为例,可以拆分成

  1. <物品选购>(物品意向)
  2. <物品执行购买>(购买行为)

拆分出来的物品选购可以外包,例如导购、网上购物、智能推荐

为什么会产生架构

人最终都会消逝,而人总想活得更久、占有更多、享受更多,如何才能延长自己的生命?
同样的时间创造出更多的产出,相当于把自己的生命延长了。
于是有了所谓的时间管理,为了让每份时间更高效,又出现了精力管理
古代,一个人必须要先种田,完成粮食的产生,并消费粮食,结束粮食的生命周期才能完成能量的获取以维持生命,而粮食的生命周期外包出去后,人类的核心生命周期并没有受到影响,却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延长了自己的生命。正是因为有了分工,才形成了人类社会

什么是核心生命周期

核心生命周期:必须由自己完成的事
围绕核心生命周期切分,非核心的生命周期独产出来,并行地开展工作,设立沟通机制,使非核心围绕核心做出贡献
被切分的生命周期,如果连续的时间内持续执行,就不能切分出去,例如:比如孕妇十月怀胎,不能切分成十个人一个月完成
稻盛和夫就是一位牛逼的架构师,提出阿米巴经营

什么是业务

解决人类问题,支撑人类自身生命周期,使人类获得利益

什么是技术

通过人为创造条件,让指定的规律按照人类的意愿发生

软件的核心是什么

软件的核心:模拟人类的业务
软件最早更多的是应用在科学计算,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门槛比较高,建立在数学、物理、电子电路等学科
传统企业业务增长方式:增加人和空间,成本很高,而虚拟空间的增长成本远低于真实空间,拆分生命周期开始转到了虚拟空间。
以语言类似,很多人学习英语等语言,最终从事语言本身研究的人少之又少,软件主要还是服务于其他行业的,所以我们需要涉猎各行各业的知识,科学、教育、经济、历史、艺术、心理等等。
不变的规律:让非核心生命周期的处理更少地占用人类的时间,变相的延长人类生命

软件架构师的职责是什么

  1. 理解业务组织架构,对业务生命周期拆分
  2. 根据业务生命周期对软件开发生命周期进行拆分
  3. 结合两者匹配合适的组织架构

简单地说:架构师拆分生命周期,技术人员实现生命周期

技术、业务与架构的联系

  1. 业务是核心,技术是解决业务问题的工具,架构是让业务长大的方法
  2. 架构用技术来实现拆分,而技术需要架构来合理组织以提升效率
  3. 技术为解决业务问题而产生,没有了业务技术也没有存在的前提

五种常见软件架构

一、分层架构

分层架构(layered architecture)是最常见的软件架构,也是事实上的标准架构。如果你不知道要用什么架构,那就用它。

这种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水平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不需要知道其他层的细节。层与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虽然没有明确约定,软件一定要分成多少层,但是四层的结构最常见。

  • 表现层(presentation):用户界面,负责视觉和用户互动
  • 业务层(business):实现业务逻辑
  • 持久层(persistence):提供数据,SQL 语句就放在这一层
  • 数据库(database) :保存数据

有的软件在逻辑层和持久层之间,加了一个服务层(service),提供不同业务逻辑需要的一些通用接口。

用户的请求将依次通过这四层的处理,不能跳过其中任何一层。

优点

  • 结构简单,容易理解和开发
  • 不同技能的程序员可以分工,负责不同的层,天然适合大多数软件公司的组织架构
  • 每一层都可以独立测试,其他层的接口通过模拟解决

缺点

  • 一旦环境变化,需要代码调整或增加功能时,通常比较麻烦和费时
  • 部署比较麻烦,即使只修改一个小地方,往往需要整个软件重新部署,不容易做持续发布
  • 软件升级时,可能需要整个服务暂停
  • 扩展性差。用户请求大量增加时,必须依次扩展每一层,由于每一层内部是耦合的,扩展会很困难

二、事件驱动架构

事件(event)是状态发生变化时,软件发出的通知。

事件驱动架构(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就是通过事件进行通信的软件架构。它分成四个部分。

  • 事件队列(event queue):接收事件的入口
  • 分发器(event mediator):将不同的事件分发到不同的业务逻辑单元
  • 事件通道(event channel):分发器与处理器之间的联系渠道
  • 事件处理器(event processor):实现业务逻辑,处理完成后会发出事件,触发下一步操作

对于简单的项目,事件队列、分发器和事件通道,可以合为一体,整个软件就分成事件代理和事件处理器两部分。

优点

  • 分布式的异步架构,事件处理器之间高度解耦,软件的扩展性好
  • 适用性广,各种类型的项目都可以用
  • 性能较好,因为事件的异步本质,软件不易产生堵塞
  • 事件处理器可以独立地加载和卸载,容易部署

缺点

  • 涉及异步编程(要考虑远程通信、失去响应等情况),开发相对复杂
  • 难以支持原子性操作,因为事件通过会涉及多个处理器,很难回滚
  • 分布式和异步特性导致这个架构较难测试

三、微核架构

微核架构(microkernel architecture)又称为"插件架构"(plug-in architecture),指的是软件的内核相对较小,主要功能和业务逻辑都通过插件实现。

内核(core)通常只包含系统运行的最小功能。插件则是互相独立的,插件之间的通信,应该减少到最低,避免出现互相依赖的问题。

优点

  • 良好的功能延伸性(extensibility),需要什么功能,开发一个插件即可
  • 功能之间是隔离的,插件可以独立的加载和卸载,使得它比较容易部署,
  • 可定制性高,适应不同的开发需要
  • 可以渐进式地开发,逐步增加功能

缺点

  • 扩展性(scalability)差,内核通常是一个独立单元,不容易做成分布式
  • 开发难度相对较高,因为涉及到插件与内核的通信,以及内部的插件登记机制

四、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s architecture)是服务导向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缩写 SOA)的升级。

每一个服务就是一个独立的部署单元(separately deployed unit)。这些单元都是分布式的,互相解耦,通过远程通信协议(比如REST、SOAP)联系。

微服务架构分成三种实现模式。

  • RESTful API 模式:服务通过 API 提供,云服务就属于这一类
  • RESTful 应用模式:服务通过传统的网络协议或者应用协议提供,背后通常是一个多功能的应用程序,常见于企业内部
  • 集中消息模式:采用消息代理(message broker),可以实现消息队列、负载均衡、统一日志和异常处理,缺点是会出现单点失败,消息代理可能要做成集群

优点

  • 扩展性好,各个服务之间低耦合
  • 容易部署,软件从单一可部署单元,被拆成了多个服务,每个服务都是可部署单元
  • 容易开发,每个组件都可以进行持续集成式的开发,可以做到实时部署,不间断地升级
  • 易于测试,可以单独测试每一个服务

缺点

  • 由于强调互相独立和低耦合,服务可能会拆分得很细。这导致系统依赖大量的微服务,变得很凌乱和笨重,性能也会不佳。
  • 一旦服务之间需要通信(即一个服务要用到另一个服务),整个架构就会变得复杂。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通用的 Utility 类,一种解决方案是把它们拷贝到每一个服务中去,用冗余换取架构的简单性。
  • 分布式的本质使得这种架构很难实现原子性操作,交易回滚会比较困难。

五、云架构

云结构(cloud architecture)主要解决扩展性和并发的问题,是最容易扩展的架构。

它的高扩展性,主要原因是没使用中央数据库,而是把数据都复制到内存中,变成可复制的内存数据单元。然后,业务处理能力封装成一个个处理单元(prcessing unit)。访问量增加,就新建处理单元;访问量减少,就关闭处理单元。由于没有中央数据库,所以扩展性的最大瓶颈消失了。由于每个处理单元的数据都在内存里,最好要进行数据持久化。

这个模式主要分成两部分:处理单元(processing unit)和虚拟中间件(virtualized middleware)。

  • 处理单元:实现业务逻辑
  • 虚拟中间件:负责通信、保持sessions、数据复制、分布式处理、处理单元的部署。

虚拟中间件又包含四个组件。

  • 消息中间件(Messaging Grid):管理用户请求和session,当一个请求进来以后,决定分配给哪一个处理单元。
  • 数据中间件(Data Grid):将数据复制到每一个处理单元,即数据同步。保证某个处理单元都得到同样的数据。
  • 处理中间件(Processing Grid):可选,如果一个请求涉及不同类型的处理单元,该中间件负责协调处理单元
  • 部署中间件(Deployment Manager):负责处理单元的启动和关闭,监控负载和响应时间,当负载增加,就新启动处理单元,负载减少,就关闭处理单元。

优点

  • 高负载,高扩展性
  • 动态部署

缺点

  • 实现复杂,成本较高
  • 主要适合网站类应用,不合适大量数据吞吐的大型数据库应用
  • 较难测试

 

TRANSLATE with x English
Arabic Hebrew Polish
Bulgarian Hindi Portuguese
Catalan Hmong Daw Romanian
Chinese Simplified Hungarian Russian
Chinese Traditional Indonesian Slovak
Czech Italian Slovenian
Danish Japanese Spanish
Dutch Klingon Swedish
English Korean Thai
Estonian Latvian Turkish
Finnish Lithuanian Ukrainian
French Malay Urdu
German Maltese Vietnamese
Greek Norwegian Welsh
Haitian Creole Persian  
  TRANSLATE with COPY THE URL BELOW Back EMBED THE SNIPPET BELOW IN YOUR SITE Enable collaborative features and customize widget: Bing Webmaster Portal Back

标签:服务,生命周期,架构,处理单元,刘一辰,扩展性,软件工程,软件,随笔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yichendeyuanzi/p/15935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