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

学而不思则矛盾,思而不学则极端

作者:互联网

戴维·爱泼斯坦的《范围》这本书讲到类比思维的时候提到一项有意思的研究,我觉得值得咱们特别了解一下。

2012 年,悉尼大学的商业战略学教授丹·洛瓦罗(Dan Lovallo)组织了这么一个实验。研究者邀请了一些来自大投资公司的投资家,让他们评估一下各自自己手头正在做的项目。比如你投资了一个高科技创业公司,那么研究者希望你详细说一说,你认为这个公司将来会如何发展,一步一步都列好,特别是最后要估算一下,你这笔投资的回报率,将会有多少。

投资者们也觉得这挺有意思,都很配合。然后研究者又给他们一个任务,说你看看现在有没有跟你这个项目类似概念的、但是是别人做的项目,然后评估一下那些项目的回报率大概能有多少。

然后研究者把所有这些评估放在一起,做了一番比较:结果是这些投资者对自己项目的预期回报率,比类似项目的预期回报率平均高了 50%。

显然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他们评估自己的投资项目就好像一般人评估自己开车的水平一样,都以为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但洛瓦罗搞这个实验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过度自信”。一般人高估自己驾驶汽车的水平,那是情有可原,因为一般人并不会整天跟别人比驾驶技术,一般人不了解“一般人”的驾驶技术是什么水平。但是这可是投资公司啊!这帮人整天干的事儿就是评估项目!你怎么可能连公平评估项目回报预期都做不到呢?

研究人员把这个结果摆在那些参与实验的投资者面前,这些投资者也震惊了,而且越是老资格的投资者越感到震惊。但是他们接受现实,立即修改了对自己项目的预期。

洛瓦罗想要通过这个实验验证的学说,叫做“外部视角(outside view)”。这是他和我们熟悉的《思考·快与慢》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共同提出的一个概念。让卡尼曼获得灵感的当初他的一段个人经历。

卡尼曼和几个人合作编写一部教材,他们原本预期大约用两年时间完成。但是卡尼曼听说,别的组编写类似的教材,大多需要 7 到 10 年才能完成。他们这些人觉得这根本不可能,因为按照自己的进度完全可以很快完成……结果他们实际用了 8 年才完成。

这件事的教训是如果你要预测自己干一件事的结果如何,你应该参考那些跟你差不多的人、做类似的事情的结果如何。我们当时讲过,别人做的平均水平,构成了一个“基础比率(base rate)”,这个基础比率就是你预测最好的参考标准。

用今天说的概念来说,

那为什么外部视角更好呢?

卡尼曼说,这是因为你用内部视角考虑问题容易不周全。拿编写教材这件事来说,用内部视角就是用自己在开头的工作进度去预测后面的工作进度。如果你计划总共写 10 章,而你四个月就已经完成了前面两章,那你很自然地就会认为自己两个月就能写一章,就算考虑到后面可能会遇到意外耽误时间,估计两年时间也够了。

这个做法其实就是“外推”,容易犯“外推谬误”的问题。事情往往不是按照固定的速率直线发展的。可能前两章比较好写,可能我们开头最有干劲,更可能后面会遇到极其严重的困难。事实上卡尼曼的教材编写组后来遇到了各种困难,有人离婚了,有人病了,各种管理问题,再想如同一开始那样协调全组顺畅工作十分困难。

而这些困难的特点是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你没做过你就想不到,而做了的人基本都遇到了。正因为这个特点,问自己会如何就不如问别人都是如何。外部视角能看到内部视角看不到的关键信息。

但是这还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那些投资者不能公平判断自己的项目。要知道卡尼曼他们并不经常编写教材,对困难估计不足完全可以理解,可那些投资者可是经常要看项目的啊。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效应。

洛瓦罗等人发现,那些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投资的项目细节了解越多,他们自我估计的回报率就越高。也就是说,内部视角看到的信息越多,你的判断就会越极端。

这才是我们这一篇文章要说的重点。我给你打个比方。比如你有个远房表弟,学习成绩不错,说要报考清华大学。你乍听之下觉得这不太靠谱,因为清华是中国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大学,你表弟平时的成绩虽然在自己学校排名不错,但是距离清华似乎还有一定的差距。

然后你深入了解了一下表弟的情况。他从小就把上清华当作理想,还曾经专门去过清华,而且他已经想好了要报哪个系。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年时间,表弟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都有任务、有监督、有总结。他把自己的强项和弱点都一一列举出来了,他完全知道在这一年里要怎么做,才能考上清华。

那请问,你听了这些之后,是不是也会觉得表弟上清华这件事从不靠谱变成有点靠谱了呢?然后你还专门观察了他几天,发现他的确严格执行了复习计划,可以说每天都在进步!这时候你是不是也相信他能考上了呢?

这是人之常情。越了解就越相信,难道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就在于这只是内部视角。你表弟是很努力,但是想考清华的高中生有哪个是不努力的呢?难道别人就没有复习计划、别人就不是每天都在进步吗?现实是大家都在努力进步,清华每年还是只录取那么一点人。努力和进步并不代表一定成功。

想要知道你表弟行不行,你需要外部视角。你得知道那些跟他差不多水平、差不多做法的人,结果都是怎样的。

这个道理是如果一个人不去收集一些客观信息,只根据自己这边的信息坐在那干想,就容易越想越觉得要做的这件事儿能做成。你会一厢情愿地脑补一些东西,你会不自觉地假设事情按照你想要的方向发展。你越想,你设想的那个画面就越鲜活。你越想,你对自己的信念就越深。你越想,你的判断就会越极端。

内部视角容易让人走极端。为啥孤独的人容易产生仇恨社会的极端思想呢?因为他头脑里只有一个声音。遇到一点挫折,没有人从另一个角度帮他分析,他会越想越觉得这个太严重了,他会钻进去出不来。

这大约是一个普遍的认知规律。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读书,只知道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他对世界上各种事物的看法将会是非常极端的。他会给遥远的事物都打上标签,他会有各种偏见。可能哪个韩国人做了对不起中国人的事情,他听说之后就很容易对整个韩国都充满敌意。

为什么老一辈的人总让我们谦虚一点、对不懂的事情少表态呢?因为你一表态就是极端的,而你自以为的故作谦虚,其实更接近真相……

拿做事来说,

再拿中国文化来说,思而不学则极端,就是说一个不了解其他国家文化的人,没有资格说中国文化最伟大;学而不思则矛盾,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平等地对待所有国家的文化,从来没真正在哪个文化中生活过,那种状态也不好,因为他不会热爱任何一个文化。

现实是世界上的道理看似互相矛盾,那是因为它们的适用条件不一样。你必须得先有自己的条件,才谈得上用哪个道理。

小马看到前面有条河,他没有根据自己以往的过河经验就直接决定过不过,而是先问问别人的过河经验。老牛说河水很浅,松鼠说河水很深,小马并不觉得这两个说法是矛盾的(综合外部视角),它把自身情况跟他们做了对比(结合内部视角),得到一个判断,然后亲身试探才知道河水的深浅。

小马,就是菲茨杰拉德说的那个能在头脑中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还有正常行事能力的、有一流智力的人。

 

标签:视角,清华,表弟,卡尼曼,自己,极端,不学则,思而,学而不思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ttleHann/p/1580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