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粤教育】 广东开放大学21秋期末考试基础会计10258k2
作者:互联网
单项选择题
1、清查范围广,内容多,花费的时间长是()的特点。
(2 分)
A.局部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定期清查
2、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因各种原因使各项财产物资的账面数与实际结存数之间发生差异,造成()。
(2 分)
A.账账不符
B.账证不符
C.账实不符
D.账表不符
3、如外地某单位给企业汇来货款,银行收到汇款后登记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汇款凭证,尚未登记入账。属于下列未达账项类型中的()。
(2 分)
A.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B.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C.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D.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4、"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这是()的要求。(2 分)
A.现收现付制
B.权责发生制
C.现金制
D.收付实现制
5、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材料8000元。在批准处理前,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所确定的材料盘盈数,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2 分)
A.借:原材料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贷:原材料8000
C.借:营业外收入8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D.借:待处理财产损溢8000 贷:营业外收入8000
6、如银行在季末将短期借款利息划出,已付款入账;而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而未付款入账。属于下列未达账项类型中的()。
(2 分)
A.企业已收款入账,银行尚未收款入账
B.银行已收款入账,企业尚未收款入账
C.企业已付款入账,银行尚未付款入账
D.银行已付款入账,企业尚未付款入账
7、为了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真实、可靠,在编制会计报表前,有必要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以保证()。
(2 分)
A.账表不符
B.账实不符
C.账账相符
D.账证不符
8、实地盘存制,又称为()。
(2 分)
A.不定期盘存制
B.定期盘存制
C.账面盘存制
D.永续盘存制
9、强调某一企业各期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2 分)
A.可理解性
B.可比性
C.相关性
D.可靠性
10、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有关账簿中只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登记存货的减少数,月末通过实地盘点,将盘点的实存数作为账面结存数,然后倒挤推算出本期发出数,将其计入账簿。采用这种方法称为()。
(2 分)
A.定期盘存制
B.永续盘存制
C.账面盘存制
D.不定期盘存制
11、企业以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延后。这体现的是()。(2 分)
A.相关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12、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称为()。
(2 分)
A.账面盘存制
B.定期盘存制
C.实地盘存制
D.不定期盘存制
13、下列选项中,不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是()。
(2 分)
A.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
B.年终决算前
C.对外投资合作
D.财物保管人员更换
14、如果上年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与本年度利润表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度报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栏。(2 分)
A.本年金额
B.全年累计金额
C.上年金额
D.本月累计金额
15、差额法也称为(),即企业与银行双方都在自身余额的基础上,去除自己已记账而对方未记账的未达账项。
(2 分)
A.公式法
B.余额法
C.去除法
D.补记法
16、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是()。(2 分)
A.相关性
B.及时性
C.重要性
D.谨慎性
17、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采用公式为: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的方法称为()。
(2 分)
A.余额法
B.差额法
C.列表法
D.去除法
18、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亏材料2000元。盘亏材料为定额内自然损耗,经批准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根据批准的处理意见,会计账务处理如下()。
(2 分)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 贷:原材料2000
B.借:原材料2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
C.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 贷:管理费用2000
D.借:管理费用2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000
19、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这体现了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
(2 分)
A.相关性
B.可靠性
C.可理解性
D.可比性
20、某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点库存现金发现短款50元,无法查明原因,后经批准决定由出纳员个人赔偿,赔偿款尚未收到。在批准处理前,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所确定的短款金额,会计账务处理如下()。(2 分)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 贷:现金50
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50 贷:库存现金 50
C.借:库存现金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50
D.借:现金5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50
21、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应根据()之和来填列。(2 分)
A.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B.主营业务收入
C.投资收益
D.其他业务收入
E.营业外收入
22、下列不属于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的是()。(2 分)
A.长期借款
B.实收资本
C.短期借款
D.未分配利润
E.资本公积
23、影响营业利润计算结果的是()。
(2 分)
A.营业外收入
B.投资收益
C.主营业务成本
D.主营业务收入
E.其他业务收入
24、下列直接影响净利润的是()。
(2 分)
A.营业利润
B.营业收入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成本
E.利润总额
25、根据账簿记录计算期末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一种存货核算方法称为()。(2 分)
A.永续盘存制
B.实地盘存制
C.不定期盘存制
D.定期盘存制
E.账面盘存制
26、下列不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是()。
(2 分)
A.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财政部
D.企业主管部门
E.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7、下列能影响净利润的是()。
(2 分)
A.利润总额
B.营业收入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利润
E.营业成本
28、下列属于企业会计制度的是()。(2 分)
A.《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
B.《工业企业会计制度》
C.《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
D.《施工企业会计制度》
E.《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
29、确定存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有()。(2 分)
A.永续盘存制
B.实地盘存制
C.先进先出法
D.技术推算法
E.实地盘点法
30、"财务费用”项目由于同时反映(),因此可能出现负数。(2 分)
A.利息支出
B.利息收入
C.收入
D.支出
E.以上答案均正确
31、清查范围小,涉及人员少,但专业性较强是不定期清查的特点。( )
(2 分)
正确
错误
32、通过财产清查,又可以促使经办人员自觉遵守财经纪律和结算制度,及时结清债权债务,避免发生坏账拫失是财产清查的意义之一。( )
(2 分)
正确
错误
33、清查范围广,内容多,花费的时间长是定期清查的特点。( )
(2 分)
正确
错误
34、财产清查的分类,主要有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分类和按照清查的时间分类两种。( )
(2 分)
正确
错误
35、财产清查的分类,主要有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两种分类。( )
(2 分)
正确
错误
36、实际工作中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不包括在结算过程中,由于未达账项等原因而造成的单位之间的账账不符。( )
(2 分)
正确
错误
37、全面清查的特点是清查范围广,内容多,花费的时间长。( )
(2 分)
正确
错误
38、一般情况下,年终决算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
(2 分)
正确
错误
39、局部清查的特点是清查范围小,涉及人员少,但专业性较强。( )
(2 分)
正确
错误
40、不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
(2 分)
正确
错误
41、客观性要求是指企业核算应当以合同签订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
(2 分)
正确
错误
42、由于保管中发生自然损耗或遭受自然灾害造成的财产物资损失不属于实际工作中造成账实不符的主要原因。( )
(2 分)
正确
错误
43、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是账簿记录。( )
(2 分)
正确
错误
44、采用先进先出法,期末结存存货的账面价值是反映最近的进货成本,而发出存货的成本则反映最早进货的成本。( )
(2 分)
正确
错误
45、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局部清查。( )(2 分)
正确
错误
46、对在银行存款清查时出现的未达账项,可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调整,编制好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调节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
(2 分)
正确
错误
47、定期清查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
(2 分)
正确
错误
48、有关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对本单位进行会计检查,为了验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要按检查要求和范围进行不定期清査。( )
(2 分)
正确
错误
49、开展清产核资,需进行全面清查,摸清家底,准确地核定资金。( )
(2 分)
正确
错误
50、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年终结账时,为了总括地反映全年各项资金运动情况的全貌,核对账目,要将所有总账账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本年合计”字样,并在合计数下划通栏单红线。( )
(2 分)
正确
错误
标签:待处理,21,清查,入账,盘存,10258k2,期末考试,损溢,正确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227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