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弹性测试自动化框架的3种模式
作者:互联网
模式 1:确保可维护性
一旦编写了任何代码,就必须对其进行维护。可能会注意到有些地方比其他地方更需要维护。
找出代码片段重复的地方。如果必须寻找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地方来进行类似的更改,请修改架构以防止发生这种情况。
仔细关注更新起来很痛苦或耗时的地方,即使它已经只在一处。在该部分代码中使用数据的更好方法是什么?
花点时间想象一下进行了10倍或100倍的测试。那么什么会难以维护呢?即使现在问题很小,也请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重构这些地方,以便以后需要时进行扩展。
模式 2:增加可用性和覆盖面
自动化的一个常见缺陷是它仅限于少数用户。许多框架需要开发人员级别的技能才能操作。但是开发人员通常忙于开发,许多测试人员不具备在该级别进行编码的知识。
考虑使用行为驱动开发 (BDD) 工具,例如 Cucumber。这可以将代码抽象化,并使用每个人都熟悉的英语层来推动自动化。
面向非技术受众。
征求关于用户如何看待自动化的反馈。
模式 3:提升可扩展性
创建“智能”代码——了解自身的代码。例如,如果创建一个新类,是否可以立即开始使用它,还是必须首先在任何地方都包含该类?
进行直观的更改。命名和目录结构在这里很重要——既是为了使用,也是为了在时机成熟时更容易知道在哪里进行扩展。
坚持一个标准,即使它是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当人们可以在一段代码中看到一个模式时,就可以更准确地知道以后在何处以及如何引入新代码。
标签:框架,代码,地方,模式,构建,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 来源: https://blog.csdn.net/spasvo_dr/article/details/122058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