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场景法

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场景法

作者:互联网

从本篇文章开始,进入到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的分享,第一个要分享的方法就是,场景法

相信对测试有一定基础的你会感到奇怪:用例设计方法,不是应该从等价类划分法说起吗?为什么一上来就直接说场景法呢?

对,如果从浅入深的角度,应该是等价类划分,到边界值,再到场景法。

这也是很多转行测试的小伙伴在回答面试题——你知道有哪些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直接就抛概念: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法、场景法、因果图法……

听你这么回答,面试官心理大概有答案了:这个面试者没有工作经验,只是在背答案而已。

而实际工作中呢?

先是用场景法梳理流程。

一个博客网站:注册--> 登陆 --> 写博客 --> 发表博客,分析每一个环节会有怎样的走向,再细化到每个环节中,需求文档有什么样的说明?

 

比如,第一步,用户需要先注册,注册会有成功与不成功的情况,需求文档有什么要求:用户名不能超过50个字符,手机号必填,验证码有限期是5分钟等。

注意到这些量化值了吗?这时候,等价类划分法和边价值法就该出场了。

经过这么一说,可以理解我为什么从场景法开始说起了吧。

定义

场景法:

尽可能真实模拟用户操作的一种用例设计分析方法。

场景法主要基于2个层面开展:

  1. 业务(需求)层面:对被测软件的重要功能、业务逻辑(系统要实现什么、如何实现?)、行业背景深入理解
  2. 技术层面:基于等价类划分中的有效等价类——模拟用户正确操作;无效等价类——模拟用户错误操作

核心概念:

  1. 基本流(正确流、有效流):模拟用户正确的操作流程
  2. 备选流(错误流、无效流):模拟用户错误的操作流程

 

设计步骤

  1. 根据说明,描述出程序的基本流及各项备选流
  2. 根据基本流和各项备选流生成不同的场景
  3. 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4. 对生成的所有测试用例重新审核,去掉多余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确定后,对每一个测试用例确定测试数据值

尽管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人去 ATM 机取款了,但是大家对取款流程比较熟悉的,具体如下图所示:

 

流程图中,蓝色的部分属于基本流,全部操作正确,可以成功取款并退卡;但是,各个环节中延伸出来的错误操作,即属于备选流。

当然,备选流也是有机会重新回到基本流中的。

最后,为了优化测试用例,在场景法梳理的流程中,如果前面的步骤测试通过了,可以将其设置为测试用例的前置条件。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所要分享的内容,欢迎各位大牛指正。你的指正,能让我在测试之路上快速成长。

Leo Never Stop Fighting!

如果对软件测试有兴趣,想了解更多的测试知识,解决测试问题,以及入门指导,帮你解决测试中遇到的困惑,我们这里有技术高手。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或者刚刚学校出来,又或者已经工作但是经常觉得难点很多,觉得自己测试方面学的不够精想要继续学习的,想转行怕学不会的, 公众号(程序员阿沐)都可以加入我们810119819,群内可领取最新软件测试大厂面试资料和Python自动化、接口、框架搭建学习资料!

标签:场景,用户,等价,测试用例,测试,软件,备选
来源: https://blog.csdn.net/m0_60126160/article/details/1210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