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2021Android面试真题精选干货整理,Android面试2021

2021Android面试真题精选干货整理,Android面试2021

作者:互联网

一丶岗位职责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岗位职责

1、负责安卓移动平台开发工作
2.Android框架开发和维护,SDK开发

  1. 技术架构升级优化,提升业务研发效率

二丶岗位要求

1、3年以上Android客户端开发经验
2丶JAVA基础扎实,理解io、多线程、集合等基础框架,对JVM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Android常用组件、框架、和技术的原理
4、精通Android底层framework,精通Android性能调优,熟悉Android源码
5、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善于沟通和合作;能独立完成设计和编码

三丶关于简历如何突出来写

我觉得简历的作用就是让看简历的人能快速丶准确的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看到你的与众不同

1.who are you ?(你是谁?)
2.what did you do?(你做了什么?)
3.what do you stand out from(你有什么特别之处?)

重要突出这几天,其实就够了

3.1 内容

主要是包含了以下几个模块:
基本资料: 姓名、电话、邮箱、个人网站(GitHub)
工作经历: 公司名、在职时间、工作内容(简述负责、参与什么业务)
项目经历: 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之一!展开描述
专业技能: 加分项还是减分项都有可能,慎重对待,展开描述
教育经历: 学校名、就读时间
其它: 简单描述任何你想让面试官知道的东西,比如社区影响力: GitHub 多少 Star、掘金等级 等等

项目经历对于开发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3.2亮点

工作上: 这个项目的业务背景是什么,在业务上有什么比较牛逼的地方,推动了业务如何运行等等
技术实现上: 这个项目的整体技术实现思路是怎样的,项目中用了什么比较牛逼的技术,解决了什么比较困难的问题等等

千万不要写精通什么,除非你真的很牛逼,或者某项目中有个很牛逼的技术,但是不是你写的,但是你自己不是很了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在日常业务中:

项目经历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一定会细问,把自己的牛逼之处突出并且讲明白

3.3自己的专业技能

想拿到30-50K 当然要有相对的专业技能
JAVA基础扎实,理解io、多线程、集合等基础框架,对JVM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Android常用组件、框架、和技术的原理
精通Android底层framework,精通Android性能调优,熟悉Android源码
热衷Android开发事业,精通SDK,热修复,性能优化等等

专业技能可能是加分项也可能是减分项,慎重对待

四丶面试复习路线图

我之前复习,大多都在20点以后,因为晚上比较能集中注意力,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切勿零散的复习,最好是系统的复习,才能胜却在握

主要内容如下:

  • BAT的面试题目相关
  • 性能优化相关相关
  • 多线程相关
  • Java相关
  • 源码解析相关
  • 网络编程相关
  • 算法合集相关
  • 数据结构相关
  • 设计模式相关
  • 一些小知识的总结

4.1丶BAT相关面试点:

4.2丶算法合集笔记

4.3丶线程.多线程.线程池和面试中的小问题
4.4丶小知识的清单

总结

其实要轻松掌握很简单,要点就两个:

  1. 找到一套好的视频资料,紧跟大牛梳理好的知识框架进行学习。
  2. 多练。 (视频优势是互动感强,容易集中注意力)

你不需要是天才,也不需要具备强悍的天赋,只要做到这两点,短期内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对于很多初中级Android工程师而言,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不成体系的学习效果低效漫长且无助。

以上就是总结的关于在面试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些帮助,除了这些面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刷题了,这里放上我之前整理的一份超全的面试专题PDF

还有?高级架构技术进阶脑图、Android开发面试专题资料,高级进阶架构资料 帮助大家学习提升进阶,也节省大家在网上搜索资料的时间来学习,也可以分享给身边好友一起学习。

【Android核心高级技术PDF文档,BAT大厂面试真题解析】

这里只是整理出来的部分面试题,后续会持续更新,希望通过这些高级面试题能够降低面试Android岗位的门槛,让更多的Android工程师理解Android系统,掌握Android系统。喜欢的话麻烦点击一个喜欢在关注一下~

本文已被CODING开源项目:《Android学习笔记总结+移动架构视频+大厂面试真题+项目实战源码》收录

标签:2021Android,真题,面试,算法,线程,原理,Android,多线程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ojbk666/p/15356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