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编解码系列(一)压缩编码基础常识
作者:互联网
一:视频为什么可以被压缩
视频信息之所以存在大量可以被压缩的空间,是因为其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数据冗余。
其主要类型有以下四种:
时间冗余:视频相邻的两帧之间内容相似,或者帧直接存在运动关系 空间冗余:视频的某一帧内部的相邻像素存在相似性,或者变化的相关性 编码冗余:视频中不同数据出现的概率不同(所以我们可以进行压缩编码) 视觉冗余:观众的视觉系统对视频中不同的部分敏感度不同,比如YUV中对Y亮度更加敏感
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冗余信息,在各种视频编码的标准算法中都有不同的技术专门应对,以通过不同的角度提高压缩的比率。
二:视频编码标准化组织
从事视频编码算法的标准化组织主要有两个,ITU-T和ISO
ITU-T,全称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 Sector,即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分局。该组织下设的VCEG(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主要负责面向实时通信领域的标准制定,主要制定了H.261/H263/H263+/H263++等标准。
ISO,全称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即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下属的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移动图像专家组主要负责面向视频存储、广播电视、网络传输的视频标准,主要制定了MPEG-1/MPEG-4等。
实际上,真正在业界产生较强影响力的标准均是由两个组织合作产生的。比如MPEG-2、H.264/AVC和H.265/HEVC等。
三:视频压缩编码的分类
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大类别:基于波形的编码和基于内容的编码
(一)基于波形的编码(主流)
特点:编码的数据是针对于每一帧图像包含的像素值,即采样像素的波形。
方法:利用像素之间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相关性,采用预测编码和变换编码结合的的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方法(到目前任然是最主流的编解码方法)
代表:MPEG-1,MPEG-2,H264,H264等等
(二)基于内容的编码
特点:视频帧分成对应不同物体的区域,分别对其编码
方法:针对不同物体的形状、运动和纹理分别进行编码(运算复杂度太高,导致发展慢,不过CV方向发展挺多)
代表:MPEG-4
四: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技术
为了专门处理视频信息中的多种冗余,视频压缩编码采用了多种技术来提高视频的压缩比率。其中常见的有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和熵编码等等
(一)预测编码:用于处理视频中的时间和空间域的冗余
预测编码通过传输预测像素值与实际像素值之差,利用时间或者空间相邻像素之间较强的相关性进行编码!
视频处理中的预测编码主要分为两大类:帧内预测和帧间预测。
1.帧内预测:
预测值与实际值位于同一帧内,用于消除图像的空间冗余;
帧内预测的特点是压缩率相对较低,然而可以独立解码,不依赖其他帧的数据;
通常视频中的关键帧都采用帧内预测。
2.帧间预测:
帧间预测的实际值位于当前帧(预测的帧),参考值位于参考帧,用于消除图像的时间冗余;
帧间预测的压缩率高于帧内预测,然而不能独立解码,必须在获取参考帧数据之后才能重建当前帧。
通常在视频码流中,I帧全部使用帧内编码,P帧/B帧中的数据可能使用帧内或者帧间编码。
(二)变换编码
目前主流的视频编码算法(MPEG1,MPEG2,H264,H265)均属于有损编码,通过对视频造成有限而可以容忍的损失,获取相对更高的编码效率。
而造成信息损失的部分即在于变换量化这一部分:
在进行量化之前,首先需要将图像信息从空间域通过变换编码变换至频域,并计算其变换系数供后续的编码。 在视频编码算法中通常使用正交变换进行变换编码,常用的正交变换方法有:离散余弦变换(DCT)、离散正弦变换(DST)、K-L变换等。
(三)熵编码:主要用于消除视频信息中的统计冗余。
由于信源中每一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并不一致,这就导致使用同样长度的码字表示所有的符号会造成浪费。
通过熵编码,针对不同的语法元素分配不同长度的码元,可以有效消除视频信息中由于符号概率导致的冗余。
在视频编码算法中常用的熵编码方法有变长编码和算术编码等,具体来说主要有上下文自适应的变长编码(CAVLC)和上下文自适应的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都是H264中常见的熵编码方法。
注意:变换编码和熵编码中包含有无损压缩技术
整数离散余弦变换(无损压缩技术): ----- 经过上面两种压缩后(帧内、帧间),数据已经很小了,但是还可以通过DCT变换,将有用数据集中,其他位置为0,进行压缩。可以减少复杂度,利于后面的无损压缩 CABAC压缩(无损压缩技术): ----- 根据上下文进行数据的压缩
标签:编解码,编码,MPEG,预测,视频,常识,像素,冗余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ssyfj/p/15347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