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结构
作者:互联网
操作系统的结构也和操作系统历史类似,经历了好几个阶段。在操作系统刚刚出现时,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操作系统的存在,也没有将那些库函数称为操作系统。那个时候,人们想到什么功能,就把那个功能加进来,并没有对所有的功能进行统筹兼顾的计划。自然,那个时候的操作系统就是杂乱的、无结构的。
而随着操作系统的演化,人们对操作系统的认识逐步加深,操作系统慢慢多了一些结构。各种功能归为不同的功能块,每个功能块相对独立,又经过固定的界面互相联系。任意一个功能块都可以调用另一个功能块的服务。整个操作系统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单一体(monolithical system),运行在内核态下,为用户提供服务
,如图3-9所示。
后来人们发现单一体的操作系统结构有很多缺点:
功能块之间的关系复杂,修改任意功能块导致其他所有功能块都需要修改,从而导致操作系统设计开发困难;
这种没有层次关系的网状联系容易造成循环调用,形成死锁,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可靠性降低。
这时候,人们想到了人类社会中的层次关系,何不将人类熟悉的层次关系搬到操作系统设计里,定义操作系统的层次关系呢?将操作系统的功能分成不同层次,低层次的功能为紧邻其上一个层次的功能提供服务,而高层次的功能又为更高一个层次的功能提供服务。就像人类团体中的结构:村长→镇长→县长→市长……如图3-10所示。
从图3-9和图3-10可以看出,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都在内核态下运行。而这带来了几个问题。首先,操作系统的所有服务都需要进入内核态才能使用,而从用户态转换为内核态是有时间成本的,这样就造成操作系统效率低下。在操作系统还比较简单时这个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操作系统功能和复杂性的增加,这种问题就十分明显了。
其次,前面说过,在内核态运行的程序可以访问所有资源,因此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十分高。在操作系统规模很小时,将其设计得可靠和安全并不困难。而且,在操作系统历史的早期也没有那么多安全问题,自然安全上的考虑就不用太多。但随着操作系统越来越大,破坏者的水平越来越高,操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就变得很难达到。只要想一想,1400行代码的操作系统和4000万行代码的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就知道了。
因此,人们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微内核结构,即只将操作系统核心中的核心放在内核态运行,其他功能都移到用户态运行。这样就同时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见图3-11)。
各种操作系统结构各有优缺点,但当前的趋势是第三种模式,即微内核的操作系统结构。至于这个微内核到底有多“微小”,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MACH操作系统的内核非常小,而微软公司的Windows XP的内核就大多了。
标签:功能,层次,功能块,内核,结构,操作系统 来源: https://blog.csdn.net/u010711495/article/details/118875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