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道德学-特斯拉汽车违反了那些行业道德
作者:互联网
特斯拉汽车违反了那些行业道德
一、特斯拉事件
特斯拉汽车的事情沸沸扬扬,就把这个当做一个案例,来理解行业道德。
首先,本人申明。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特斯拉汽车违反了中国的法律,这点需要明确,是否违法是公安局的事情。我们这里只讨论企业道德,或行业道德的问题。
现在把特斯拉出现的问题一个一个列出来,把整个图导出来,看看特斯拉汽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企业,或者说,企业的道德如何?
如上图所示,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事情的列表。如果特斯拉不开放数据或改动数据,没有人可以判定这些车祸到底是人还是车的问题。
普通老百姓可以和一个大车企抗衡么? 看现在所有的特斯拉的信息,有多少人在洗地,有多少人在抹黑车主?
国家又如何能避免类似的道德有问题的企业呢? 刑法、民法等好像都不行,也没有偷税,也查不出问题。消费法都不行,因为无法取证呀。
所以,国家需要立《企业行业道德》法,避免这种损害人民身心健康的企业。得有法可依,得把这些违反道德的企业有一个约束。
国家虽然不好出手(还无法可依),但终究对特斯拉施压了。国家肯定有难处,毕竟是个法制国家,在法律可管的范围之外,插手也需要有法可依。(首先说一下这次“召回事件”也并不是特斯拉自己承认和自检的,而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受调查影响,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才决定采取召回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如果不召回,就不知道有多少血案会发生,且都归结为车主责任)
特斯拉宣布召回(被迫宣布召回),理由如下:
二、特使拉事件简单分析
一个人开车的时候车突然加速,这个是“安全隐患”呢,还是“事故隐患”,“车祸主要责任”? 开过车的人应该知道,突然加速会带来多大的安全事件。
如果会突然加速,那么这个时候“刹车”能不能生效? 这两个只能有一个结果,所以,这当然会表现为'刹车失灵'
可见,特斯拉车就是有问题。
特斯拉一方面不出数据,另一方面,开始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特斯拉规避回答:车到底有没有问题的问题。
三、车这个行业到底应该以什么作为道德的标准
命、民之命。
民之命应该是车企的第一道德标准。
先看看特斯拉的第一道德标准:
1、简单漂亮;2、现代;3、加速性能; 4、钱; 5、数据; 6、宣传
加速性能: 号称2.几秒到达百公里每小时。
简单:几乎没有物理措施来刹车,来保证安全。都用一个中控屏幕来操作。这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果黑屏了怎么办?
人工智能凌驾于人之上:
刹车由AI控制,加油 AI控制,数据不透明,监控。
以下如果出现一样,那么车主很可能就吃不到下一顿米饭:
1、AI控制了刹车,你根本踩不下去
2、AI控制了油门,突然加速
3、AI控制了刹车,地下车库停个车,你踩在刹车上都会撞墙(这个已经有好多个例子了)
4、车屏幕黑了,你将看不到任何行事数据,如果在高速上就听天由命,慢慢减速吧。
5、车黑屏,突然减速。比如100减到50。如果后面有车,非吓出一身汗(温先生遇到)
6、被远程监控。给你加速,物理上消灭竞争对手。。。导弹都不用了
7、抹黑,侵犯隐私。普通老百姓没啥。要是机要人物,听听说话,看看穿啥衣服这种事情如果逮到一样不合法的,你的小辫子就抓住了。也许中国就会多出一个内奸哦。
技术上的异常:
8、网络不好,上传视频音频的数据太多,导致调出出问题,于是,刹车呀、加油呀都出现问题。
9、AI处理导致系统无法调度,于是,刹车呀、加油呀都出现问题。
10、触碰。用户触碰了啥(手无意触碰,或就像6月26特斯拉召回的原因一样,有机关,几种操作组合就会触发机关,然后,就可能没有然后了),导致车被接管了。但没有启动自动AI驾驶分析。于是,主动加速,但不去分别前面有没有车,有没有树。。。而且,所有日志都不会有记录,因为这是AI自己要加速的,你再怎么踩刹车,多大力量。系统直接忽略这些命令,直接加油。系统把物理刹车和刹车系统就隔离了,你踩的信号也不会记录,更不会生效。。。最后,事故的最后是:车没问题,车主没刹车,车主全责。
11、系统如果异常地认为,你不应该开车门。那么,物理开车门的是否可以通过什么措施卡主,以防止人突然想跳车呢?如果系统有这个能力,并认为不应该开车门。那么,你怎样能打开车门呢? (有个车主,加好电,进到车里,死活出不来,最后路人帮砸玻璃出来了。出来后,物理开门锁就离奇可以开了)。有水军说,车主不知道有物理开门装置,但车主明显说知道有。水军继续说,你车主是故意的,抹黑我们。个人觉得这样的水军太不会分析了。如果是故意抹黑,那么抹黑的人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车门会被锁住?12V电的问题会有这么大的能力?还黑屏?
伙伴们可以试试看:如果一辆车没有问题,你要抹黑一个车,还要看得很合理,看看能不能做到,得花多少时间?
12 等等...
标签:特斯拉,AI,车主,道德,刹车,抹黑,行业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diTech/p/14941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