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计算HCNA--FusionCompute
作者:互联网
FusionCompute:提供服务器虚拟化,主要指的是计算虚拟化,如CPU、内存、IO等;
UltraVR即现在的BCManager,用于容灾;Hyper-DP即现在的eBackUp用于备份;
FusionSphere包括:FusionCompute、Fusionmanager、UltraVR、Hyper-DP等。
华为云架构:有两套架构,一套叫做SV(IT),即server virtualization,所有的产品如VM、VRouter、Vfw、VLB都是通过在服务器上进行虚拟化实现,都是软件形态的实例;整体上分为三层:基础设施、虚拟化、FM等,最大的问题是性能;另外一套架构叫做DC(ICT)架构,是四层架构: 1.基础设施 2.虚拟化平台(FC、VSphere)及SDN控制器、BIG-IQ 3. FusionSphere OpenStack 4. SC(Service Center,面向租户)、OC(Operation Center 面向管理员)。这两种架构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是软件形态的实例、后者是硬件形态;扩展性:前者扩展性弱,后者可以通过一条SC、OC管理多个OpenStack。从以上对比可以看出,FM不及FSO,不怎么推荐使用,但是NP课程还是要学FM;
FusionCompute:基于Xen做的增强;从性能上来看一套VRM最多能管理1024个CNA节点;最多支持管理32个集群;最迟支持的虚拟机数量是10000;VRM支持级联,只是在界面上统一接入;
虚拟化特性:1. DRS 2.DPM 3. HA 4.FT(未实现),这些特性针对的是集群。DRS实现集群内资源均衡,一般是动态实现,也可以手动; DPM依赖DRS,必须先开启DRS;HA叫做故障重启,不是迁移!可以理解为冷备份;FT叫做热备份;
迁移:分热迁移(手动、自动如DRS)、冷迁移(文件物理位置的改变)。热迁移的条件:共享存储、硬件兼容(CPU指令集、智能网卡等),迁移的大体过程如下:源端建立TCP连接,目的端预留资源,源端内存锁定,预留一个存放变化数据的内存区域,将锁定区域的内存数据复制到目的端,重复这个过程直到变化数据的复制时间小于一个CPU时钟周期,这时源端VM挂起不提供服务,将最后一个变化内存区域数据复制过去,在目的端启动VM,发起ARP请求(更新mac地址跟物理交换机端口号映射关系),拉起业务。对于热迁移而言,业务不是不中断,对于用户而言有短暂的访问中断,但是尽量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叫做用户无感知。
标签:架构,虚拟化,FusionCompute,CPU,华为,内存,HCNA,迁移,DRS 来源: http://blog.51cto.com/2036000/2344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