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构建之法读后感(一)

构建之法读后感(一)

作者:互联网

发布时间:2021.3.28

记得第一次知道邹欣老师,是在博客园上看到了他的文章,觉得这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一样。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在微软工作过那么久。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书,刚刚实习的那会儿(2012年冬天),想着要是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那我们后来人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了。所以看到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的时候,又知道编辑是周筠老师,就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只是迟迟没有买。来北京之后,工资涨了,就趁机买了这本书,这是看完第二遍之后的一些感想。

     前面的算是简单介绍一下,接下来是重点。我主要说我体会比较深的两个部分吧,一个是有关创新,一个是有关绩效考核。

     第一个有关创新,我一直觉得只有技术的创新才算,可能这就是邹老师说的理工学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吧。看了邹老师的书,才知道其实创新有很多的方面,除了技术,还有商业思路,差异化等等。我觉得邹老师书里的一句话说的很好,“研究是把钱变成知识的过程,而创新是把知识变成钱的过程”。创新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解决用户痛点,比如我在微博上向邹老师请教如何写软件设计文档的一些问题,他告诉我《构建之法》的多看版上新增了相关的内容。但是我去看了一下,多看版需要25元,对于我来说,已经买了书,所以25元我会觉得有点贵,就跟邹老师说要是可以只看增量版就好了,邹老师说希望以后可以这样做。后来看到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支持作者的功能,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可以向作者付费,而金额由读者来决定。我觉得这个方法既让读者支持了作者,又不会觉得花了很多钱,是很不错的一个思路。而创新落实到个人上来说,差异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孟岩的说法应该是独特的知识组合。邹老师的书里,卖魔方的例子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事例,三个同学的不同的卖魔方的方式,我感觉就是知识,技能或者思路的不同组合。现实中,我觉得博客园上有个叫做xiaotie同行就做的很好。他的选择的方向是数字图像处理的算法实现,差异化体现在了同时学好软件开发和数字图像处理这两个方向很难,而他在每个方向都做到中高级,就可以完成差异化。对比之下我们公司也是做相关业务的,但是在研发中心分为算法部和软件开发部,对于算法部的工程师,他们一般软件开发能力比较弱,独立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比较难。而软件开发部的工程师,算法能力不强,不具备独立研究算法的能力,因此相比之下,像xiaotie这样的程序员就可以一个人完成中等难度的算法开发。所以走差异化路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程序员。

    第二个是有关绩效考核。邹老师在绩效考核这章,用了非常好的比喻猪,鸡,和鹦鹉,形象地说明了不同成员对于团队的付出。邹老师的举例让我想起了大四的时候的软件工程课,记得当时我们也是做一个软件,我是小组负责人。因为大家的水平不一样,所有有人帮忙,有人打酱油,有人不管不问。然后老师就制定了一个规则,每个小组都必须有一个组员不及格,除非小组的成绩拿到最优,最后我不得不让一个同学拿了一个不及格,而那个同学在这个项目中的付出很多,只是因为讲评的那天他回家了。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评价别人成绩这种事情的残酷,因为之前都是我好好干活,然后大家拿个差不多的成绩,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大锅饭。但是通过这样的做法,算是在真实的软件开发开始之前,来一个预演吧。从这件事情有想起了之前的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其实我们小组做的还不错,全班七个小组,我们组应该是前两名的水平。但是因为我的不与别人争的性格,我们组只拿到了一个第四。课程结束后,老师跟我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做了,因为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还代表了小组的成员。你这样以后很难带好一个小组,当时的感觉是老师在唬我,但是现在想想,老师确实说的很对。绩效考核是个不太好做的工作,但是还要做,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无往不胜。

周筠老师鼓励我写一篇读后感,我现在才交稿,有点晚了。而且就我个人看来,这篇读后感的水平真的不好,希望周老师理解,我会慢慢努力的。

PS:今天才看到书后面的一句话:我们的读者是能人中的忙人,忙人中的能人,这句话不错,就是印的太小了。

记得第一次知道邹欣老师,是在博客园上看到了他的文章,觉得这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很不一样。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在微软工作过那么久。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看书,刚刚实习的那会儿(2012年冬天),想着要是有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那我们后来人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了。所以看到邹欣老师的《构建之法》的时候,又知道编辑是周筠老师,就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只是迟迟没有买。来北京之后,工资涨了,就趁机买了这本书,这是看完第二遍之后的一些感想。

     前面的算是简单介绍一下,接下来是重点。我主要说我体会比较深的两个部分吧,一个是有关创新,一个是有关绩效考核。

     第一个有关创新,我一直觉得只有技术的创新才算,可能这就是邹老师说的理工学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吧。看了邹老师的书,才知道其实创新有很多的方面,除了技术,还有商业思路,差异化等等。我觉得邹老师书里的一句话说的很好,“研究是把钱变成知识的过程,而创新是把知识变成钱的过程”。创新的第一个目标是要解决用户痛点,比如我在微博上向邹老师请教如何写软件设计文档的一些问题,他告诉我《构建之法》的多看版上新增了相关的内容。但是我去看了一下,多看版需要25元,对于我来说,已经买了书,所以25元我会觉得有点贵,就跟邹老师说要是可以只看增量版就好了,邹老师说希望以后可以这样做。后来看到微信公众号推出了支持作者的功能,通过微信红包的形式,可以向作者付费,而金额由读者来决定。我觉得这个方法既让读者支持了作者,又不会觉得花了很多钱,是很不错的一个思路。而创新落实到个人上来说,差异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按照孟岩的说法应该是独特的知识组合。邹老师的书里,卖魔方的例子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事例,三个同学的不同的卖魔方的方式,我感觉就是知识,技能或者思路的不同组合。现实中,我觉得博客园上有个叫做xiaotie同行就做的很好。他的选择的方向是数字图像处理的算法实现,差异化体现在了同时学好软件开发和数字图像处理这两个方向很难,而他在每个方向都做到中高级,就可以完成差异化。对比之下我们公司也是做相关业务的,但是在研发中心分为算法部和软件开发部,对于算法部的工程师,他们一般软件开发能力比较弱,独立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比较难。而软件开发部的工程师,算法能力不强,不具备独立研究算法的能力,因此相比之下,像xiaotie这样的程序员就可以一个人完成中等难度的算法开发。所以走差异化路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对于我这样的程序员。

    第二个是有关绩效考核。邹老师在绩效考核这章,用了非常好的比喻猪,鸡,和鹦鹉,形象地说明了不同成员对于团队的付出。邹老师的举例让我想起了大四的时候的软件工程课,记得当时我们也是做一个软件,我是小组负责人。因为大家的水平不一样,所有有人帮忙,有人打酱油,有人不管不问。然后老师就制定了一个规则,每个小组都必须有一个组员不及格,除非小组的成绩拿到最优,最后我不得不让一个同学拿了一个不及格,而那个同学在这个项目中的付出很多,只是因为讲评的那天他回家了。这让我第一次感到了评价别人成绩这种事情的残酷,因为之前都是我好好干活,然后大家拿个差不多的成绩,这也是我希望看到的结果----大锅饭。但是通过这样的做法,算是在真实的软件开发开始之前,来一个预演吧。从这件事情有想起了之前的数据结构的课程设计,其实我们小组做的还不错,全班七个小组,我们组应该是前两名的水平。但是因为我的不与别人争的性格,我们组只拿到了一个第四。课程结束后,老师跟我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做了,因为你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一个人,还代表了小组的成员。你这样以后很难带好一个小组,当时的感觉是老师在唬我,但是现在想想,老师确实说的很对。绩效考核是个不太好做的工作,但是还要做,只有这样,团队才能无往不胜。

周筠老师鼓励我写一篇读后感,我现在才交稿,有点晚了。而且就我个人看来,这篇读后感的水平真的不好,希望周老师理解,我会慢慢努力的。

PS:今天才看到书后面的一句话:我们的读者是能人中的忙人,忙人中的能人,这句话不错,就是印的太小了。

标签:读后感,一个,老师,小组,差异化,算法,构建,绩效考核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liuyang-cn/p/1490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