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分享
首页 > 其他分享> > 越来越多的平台型App,“冗余问题”几时休?

越来越多的平台型App,“冗余问题”几时休?

作者:互联网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近日,高德地图发布全新v10.0版本,对UI设计与业务进行全面升级,旨在完成高德地图从地图导航工具向国民出行平台的转型。

 

从工具向平台的跨越,高德地图已然开始注重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在“***理论”的导向下,产品与用户之间具有四层价值,分别为:属性、利益、心理属性和价值观。

 

那么,高德的战略发展便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爬***过程。

 

工具时代的高德负责定义产品的属性,即地图导航,来满足用户寻路导航的需求(利益)。进入平台时代,高德需要满足用户的进阶需求(心理),即便捷出行,其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人民的出行效率,减少通勤的时间(或金钱)消耗。

 

在高德之前,从工具向平台转化的互联网产品有很多,微信、滴滴、美团等等,生态平台的转型建立这些应用的护城河,得以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

 

这样的发展跨度也被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所看重,大体量的平台型App越来越多,以目前高德的转型发展作为第一切入点,或许能予以互联网发展更多的思考角度。

 

工具跨度,进阶平台的三个关键

 

从应用工具到生态平台的转型,是一次全方位的内容补充。此次高德的更新,更多是在于工具箱与出行地点的优化与补充,让工具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导航的作用,而是予以用户更多的出行选择。

 

不管是之前滴滴的生态O2O,还是现在高德的内容补充,生态型平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发展中,逐渐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

 

智能相对论认为,在目前的工具转型平台的过程中,有三点较为典型的方向值得探讨。

 

第一,越来越注重个性化的用户体验。尽管从工具到平台的过程,必不可少的便是内容的补充与增加。而平台化的本质在于用户个体身份的体现,之前注重工具的应用迭代,现在侧重用户群体的维护。

 

如今的高德用户可以率先设置公司、家和出行工具的优先级选择,由系统实时根据交通情况来为用户在上下班时间规划好出行路线,高效便捷。这既是工具属性的加强,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到其向用户群体个性化的倾向。

 

早期的微信也是如此,公众号的内容补充作为其生态平台重要的一环。关注什么公众号是予以用户绝对选择的权利,而非微信的强制添加。诸如此类的工具向平台过渡的操作,便是用户的个性化逐步体现的过程。

 

第二,基于用户个体的活跃建立社区化。平台在逐步建立的过程中,通过个性化的用户体验积累“人气”,再将活跃于平台的用户沉淀,形成兴趣属性相似的社区,是必然的步骤。从本质来讲,平台即是社区。

 

即便就目前高德的内容来看,在社区化趋势上没有明显的表现,在依旧可以看出一些信号。在数据贡献模块中,高德向用户开放了问答式的互动环节,由用户来向平台反馈商店的营业情况,逐步建立起用户与平台的互动习惯。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美团在大众点评的数据共享下,于“发现”的二级入口向用户展示相关商家的用户体验反馈,初步建立起单向分享的社区氛围,既保证用户获取足够的资讯,也提高用户在平台的活跃时间,一举两得。

 

第三,向外部辐射链接的平台开放化。做平台的目标,便是做大平台,既沟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提供第三方服务与用户之间的服务联动。在出行平台方面,滴滴、美团和高德的未来展望似乎都指向第四方出行大平台,接入第三方服务商为用户提供额外的服务体验,聚合效应在该环节将基于平台整合得以最大的优化。

 

高德作为阿里系的品牌,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要环节。就目前的发展,阿里系的相关服务,如支付宝、飞猪、天猫等都可以通过高德App来实现,在平台化逐步深入发展的后期,或许越来越多的服务将继续与高德联动,呈现聚合效应。

 

在第四方出行平台的建设上,滴滴可谓雷厉风行,率先整合接入其他第三方服务。据悉,滴滴先后与广汽、东风、一汽等多家车企达成协议,将旗下的网约车服务接入滴滴App,共建网约车出行大平台。滴滴在O2O打车出行的平台建设上,开放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平台越大,门槛越多,高德们如何自处?

 

向生态平台大步跨进,是一笔越做越大的生意。固然,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智能相对论”看到,在平台化的过程中,增加的内容和功能越多,意味着面临的门槛或许也越多,得到的负面评价也越多,从而使得平台的发展陷于多处坎坷。

 

其一,大爆发的入口数量,谁来为内容与用户体验买单?随着平台的内容在逐渐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信息集中于一体,随之平台也逐渐开设对应的二级入口,为用户提供精准的渠道服务。

 

但是,因为手机界面是有限的,便意味着有些入口是被隐藏的,需要用户设置优先级才能显示。在选择与舍弃之间,有些内容因为入口被隐藏而闲置,用户需要进入入口菜单才能使用,甚至于碍于麻烦而不使用,这样的情况多见于各种大平台。

 

进入今日头条首页,可见的、可供选择的二级入口最多有7个,那么7个之后的就需要用户进入菜单自己查找。而高德即使在更新中尽量满足用户的入口需求,但诸如旅游、电子狗此类用得上,但并非日常所需的功能也只能放置于工具箱,不置于首页。

 

类似于冰山效应,用户对于平台功能的使用频率主要集中在首页所显示的入口,因隐藏而闲置的内容或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转为沉默成本,由平台其他模块来为其买单。

 

其二,实时数据的门槛有多难跨越?平台扩容,业务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数据与业务,实时与协同之间的门槛。

 

此次,高德对于需要赶公交的上班族而言,最大的亮点不外乎实时公交的更新。但是,打开长沙的实时公交查询,呈现的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watermark,size_16,text_QDUxQ1RP5Y2a5a6i,color_FFFFFF,t_100,g_se,x_10,y_10,shadow_90,type_ZmFuZ3poZW5naGVpdGk=

 

显然,布局城市通勤需要全面而有效的数据实时支持,这一点并非易事。与公交公司达成协议,对公交车的数据设备进行配置等等一系列的事项都阻碍着高德生态出行平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予以协同。

 

在出行领域,实时数据对于平台而言,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公交系统、地铁系统、航班情况及通勤数据等等,从政府到企业,都面临着一对一深入的合作,才能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

 

其三,基于平台打造社区是否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互联网时代,用户即流量,社区即优势。不单单是工具类的App,似乎任何一家成长到一定程度的互联网企业都不会放弃建立用户社区的机会,如美图、美团、小米等等。

 

言及社区化运营,小红书是一个正负面皆可适用的案例。过去因为社区而火,使其在电商导购的红海市场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而又因为社区的膨胀,内容良莠不齐,终是踩到了法律雷区,被相关部门勒令下架整改。

 

可见,基于平台打造社区,确实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用户足以构建起平台本身的护城河,但也由于用户的素质有所偏差,如果运营不当或监管不力,那么违法乱纪的锅就得由平台方来背。

 

移动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多少个“生态平台”?

 

时至今日,一如高德一般从工具型发展为平台型的应用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大体量的App进入用户的移动端,在极大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一个思考,移动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多少个诸如此类的“生态平台”?这样的应用发展是否是生产过剩的表现?

 

首先,从工具化到平台化,手机中的App越用越大,内存需求越来越多;其次,平台化的扩张过程中所增加的部分功能与其他App重复,似乎显得有些冗余。美团的酒店预订之于高德,微信的打车之于滴滴,看似与App原有属性毫不相干的功能在进入平台化阶段,被添加进了其中。

 

这样的操作,在商业驱动下,尤为常见,也无法评判对错。于用户而言,有人追求联动便捷化的服务,有人追求小巧极简化的体验,只是就目前的发展趋势而言,市场正在偏向于前者。

 

但是对于后者而言,或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这样的存在是否可以得以解决?

 

假设,对于某个用户而言,导航习惯用高德,外卖习惯用美团,打车习惯用滴滴,那么其他不相关的,存在于这些平台App的功能模块,如高德的打车、美团的酒店预订、滴滴的租车服务,等等,是否可以由用户自行舍弃而不予以安装?

 

显然,现在不行,在平台的无边界扩张下,这样的趋势至少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但是,在今天小程序的发展过程中,也确实令用户与行业看到了类似上述举例所说的可能性。只是最终能给予用户多少的“裁决权”,还有待观望。

 

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驱动平台化,平台化带来数据冗余和功能冗余的问题。寄望于小程序,未来是由用户自行选择App功能,打造专属个人化的应用软件?还是在企业规划好的应用模块上小修小补?这或许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

 

至少在现在,对于用户而言,App从工具向平台转型,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别落下曾经用户最看重的工具性应用服务。

 

高德,得先是地图导航工具,才是出行生态平台!

 

 

【完】

 

 

标签:出行,App,平台,用户,几时休,工具,高德,冗余
来源: https://blog.51cto.com/u_15260971/290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