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相关
首页 > 系统相关> >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操作系统】内存管理

作者:互联网

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是计算机系统内存管理的一种技术,它使应用程序认为它拥有连续的可用的内存,而实际上它通常被分隔成多个物理内存碎片,还有部分存储在外部磁盘存储器上,在需要时进行数据交换。

程序使用的内存地址叫做虚拟内存地址实际存在硬件的空间地址叫物理地址

进程通过虚拟地址来访问实际的物理地址

好处

可以弥补物理内存大小的不足

一定程度的提高反映速度

为每个进程提供了一致的地址空间,简化内存管理


分段

程序根据逻辑划分成若干个段,如数据段、代码段等。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要。

分段机制下虚拟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段选择子(包括段号和一些标识位) 和 段内偏移量

虚拟地址通过 段表 与物理地址进行映射,每一个段在段表中会对应一个段基地址,我们通过 段基地址 + 偏移量 就可以得到物理地址

缺点:内存碎片、内存交换效率低


分页

分页是把整个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划分为一段段固定尺寸的大小,这样一个尺寸固定的内存空间叫

分页机制下虚拟地址分为页号 和 页内偏移

虚拟地址 与 物理地址 之间通过页表来映射,页号作为页表的索引得到对应的物理页号,页表还会保存物理页每页所在物理内存的基地址,通过基地址 + 页内偏移 得到物理地址

在linux下,每一页大小为4KB

在32位环境下,虚拟地址空间有4GB,那么需要2^20(1M)个页,每个页表项需要4个字节,那么4GB空间的映射就需要有4MB 的内存存储页表

每个进程都是有⾃⼰的虚拟地址空间的,100 个进程的话,就需要 400MB 的内存来存储⻚表,这是⾮常⼤的内存了,但是因为程序不可能用到所有的虚拟内存,所以会存在部分页表项是空的。所以引入多级页表

将2^20个页分为1024个一级页表,一级页表的每一项对应到一个二级页表的地址,每一个二级页表又包含1024个页表项,形成二级分页。

这样4KB的一级页表就覆盖了全部虚拟地址,二级页表只在需要时创建。把二级分页推广到多级页表,页表的占用空间更少了。

多级页表的存在会降低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效率,于是在CPU中加了一个专门存放程序最常访问的页表项的Cache,就是TLB(快表,页表缓存)


MMU(内存管理单元)

在CPU中,做将虚拟内存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的⼯作。

程序中使用的地址均是虚拟内存地址,都会引发MMU进行查表和地址转换操作。


段页式内存管理

段⻚式内存管理实现的⽅式

段页式地址变换的数据结构是:每个程序一个段表,每个段有一张页表


此时 虚拟地址 到 物理地址 的转换需要三次内存访问

第一次访问段表,得到页表起始地址

第二次访问页表,得到物理页号

第三次将物理页号和页内偏移结合,得到物理地址

标签:操作系统,管理,虚拟地址,物理地址,地址,页表,虚拟内存,内存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CJ-cooper/p/15684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