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内存管理
作者:互联网
ython 中一切皆对象,那么 Python 解释器(CPython)是如何管理这些内存中的对象呢?为了找到答案,自己下载了Python 源码,参照源码注释学习了 pymalloc — Python object allocator的实现。现在这里做个总结。
pymalloc 的实现位于 Python 源码主目录下的 Objects 目录中,文件名为 obmalloc.c。
背景
既然 CPython 的底层用 C 语言实现,那为何不直接使用标准库中的malloc/realloc/free
等函数进行内存管理呢?这是因为,当Python 应用频繁地创建和销毁一些小的对象,那么底层就要多次重复调用 malloc 和 free等函数进行内存分配。这不仅会引入较大的系统开销,而且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ython实现了一个类似内存池的机制—pymalloc 来满足较小对象(默认512KB以下)的内存请求。
背景
既然 CPython 的底层用 C 语言实现,那为何不直接使用标准库中的malloc/realloc/free
等函数进行内存管理呢?这是因为,当Python 应用频繁地创建和销毁一些小的对象,那么底层就要多次重复调用 malloc 和 free等函数进行内存分配。这不仅会引入较大的系统开销,而且还可能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Python实现了一个类似内存池的机制—pymalloc 来满足较小对象(默认512KB以下)的内存请求。
Python 内存管理架构
简单地说,allocator 预先向系统申请一定数量的内存空间并格式化,每当有满足条件的内存请求时,allocator直接从这些格式化的内存中选择一块满足条件的分配给这个需求。如果预先申请的内存已经耗尽,那么 allocator会再向系统申请更多的内存并格式化(前提是不能超过预先设置的内存池最大容量),然后分配内存。当对象被回收时,如果所占内存之前由allocator 从内存池分配,那么回收的内存同样被归还给内存池,以供下次内存请求使用。如果应用的内存需求大于 pymalloc设置的阈值,那么解释器再将这个请求交给底层的 C 函数来实现。
综上,Python 的内存管理是分层的,不同的层次使用不同的内存分配机制。我们先来看下 Cpython 的内存架构图:
由图可见,Python 中的对象管理主要位于 +1 ~ +3 层。从下向上观察,对于大于512KB(可以设置更改)的对象,使用+1层中的 Python 原生内存分配器(Python’s raw memory allocator)进行分配,它的本质也是调用 C标准库中的malloc/realloc/free
等函数;对于小于等于512KB 的对象,内存分配主要由 Python 对象分配器(Python’s objectallocator)实施,也就是本文中所要介绍的 pymalloc 机制;对于一些内置类型,如int/dict/list/string 等,又会有单独的针对这些内置类型的分配器实现。比如管理 int 类型就使用一个简单的free list,这些分配器都位于 +1层。
因为本文主要介绍位于 +2 层的 Python 对象分配器,所以下文未明确指明时,都使用 allocator 表示 Python对象分配器。
数据结构概述
pymalloc 把“内存池”主要抽象成用3种数据结构表示: arena, pool 和 block。其中一个 arena包含若干个pool,每个 pool 又由若干个大小相等的 block 组成。每当应用申请一个对象,allocator将一个满足对象大小的 block 从它所在的 pool 上“摘下”分配给它,并在对应的 pool 中标记该 block已分配。当对象被销除时,该 block 将归还给相应的 pool。 3种数据结构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参数配置
首先介绍一些源码中定义的宏,他们描述了 pymalloc 中对应数据结构的属性。
1 | #defineSMALL_MEMORY_LIMIT (64*1024*1024) |
表示 allocator 所能向系统申请的最大内存,也就是内存池的最大容量。默认为 64MB。
1 | #define ARENA_SIZE (256 <<10) |
表示 arena 对象的大小,也即每次 allocator 向系统申请的内存大小,默认为 256KB。
1 | #define POOL_SIZE SYSTEM_PAGE_SIZE |
表示 pool 对象的大小,这里默认定义为系统的页大小,通常为 4KB。
可以针对以上宏进行自定义,然后重新编译 Python 即可得到自己的 pymalloc版本。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这样修改后对自己应用的影响。
block
实现 allocator 每次是将 block 分配给需求用于存储对象。应注意,同一个 pool 中的 block大小都相同。block 的大小对应关系如下表:
这个表格的含义为:当请求的对象大小为第一列中所示时,allocator 会分配对应的第二列中所示大小的 block 给它。同时,每个block size 对应一个索引,该索引将在 usedpools 数组中使用(下文将介绍)。
对于 block 的表示较为简单,只用一个指针,用来指向 block 在所属 pool 中的所在地址:
1 2 | #defineuint unsignedint typedef uchar block ; |
对于 block 管理的理解需要借助 pool 数据结构,所以该部分也放在 pool 管理之后阐述。
pool
实现 pool 使用一个名为 pool_header 的 struct 对象表示,它的定义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struct pool_header { union { block * _padding ; uint count ; } ref ; block * freeblock ; struct pool_header * nextpool struct pool_header * prevpool ; uint arenaindex ; uint szidx ; uint nextoffset ; uint maxnextoffset ; } ; |
每个字段的含义见注释。每个 pool_header 对象存储在 pool 实际内存空间中的起始位置。
pool 管理
allocator 针对每一个 block size 使用一个带头指针的双向链表,来保存已经部分使用的 pools集合。再设置一个全局变量 usedpools,它是一个指针数组,保存上述双向链表的头指针。每个链表在 usedpools中的索引为该链表对应的 block size 在表1中对应的索引值(第三列值),再乘以2。比如所存储的 block 大小为 8KB的已部分使用的 pools,它们在表1中对应的索引为0,所以该链表的头指针存储在 usedpools[02]中;同理,存储 block 大小为 16KB 的相应链表的头指针存储在 usedpools[12]中,依此类推。
任何一个 pool 对应以下3种状态之一:
-
used: 它表示该 pool 已经部分使用,即该 pool 中的一部分 block已经分配出去存储对象,另一部分则尚未分配。 处在该状态的 pool 都链接在对应 block 大小的usedpools 链表中。此时pool_header 对象中的 nextpool 和 prevpool 成员分别指向链表中的下一个和前一个对象。 当处于该状态的pool 仅有一个未分配的 block,则该 block 分配出去后,pool 的状态将转换为 full;当该 pool仅分配出去了一个 block,则该 block 被回收后,pool 的状态将转换为 empty。两种状态转换都会将当前 pool 从usedpools 上的对应链表中删除。
-
full: 处于该状态的 pool 不在任何一个链表上,此时该对象的 nextpool 和 prevpool指针将没有意义。当该 pool 上的一个 block 被回收时,重新将该 pool 链接在适当的 usedpools 链表中。
-
empty: 当一个 pool 处在 empty 状态时,它被链接在了所属 arena_object 对象的freepools 成员指向的列表。此时 pool 的 nextpool 指向该 arena 上的下一个空闲pool,prevpool 此时无意义。一个 empty 的 pool 并不继承之前的 block size。也就是说,一个空闲pool 下一次被分配给的 block 大小不一定要和上一次使用的相同。
注意1:当某次分配指定大小的 block 时,如果 allocator 发现对应该 block size 的usedpools 链表为空,说明当前不存在包含该大小的 pool。此时从 usable_arenas 链表中头结点表示arena_object 对象的成员 free_pools 指向的 pool(详见下面 arena 管理部分)。
block 管理
理解了 pool 的数据结构,再承接上一节来介绍 block 管理。应注意,pymalloc 在任何一层(arena / pool /block)内存管理都坚持“直到使用才分配”的原则。所以,一个 pool 在初始化后,只包含2个 block,只有当这2个 block均已分配,且又有新的 block 需求时,才从 nextoffset 后初始化一个新的block。freeblock 成员指向pool 中可以使用的且已经初始化过的 block,而非当前 pool 中所有未使用的内存。综上,nextoffset 将整个pool 划分为两个部分,nextoffset 前面的部分(低址)表示已经初始化过的 block(注:这部分 block有些已分配,有的尚未分配且链接在 freeblock 指向的链表中,但这些 block 都至少被分配过一次);nextoffset后面的部分(高址)表示尚未初始化的内存,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还不能称为 block。只有当 freeblock指向的链表为空,又有新的 block 请求时,才会从 nextoffset 后面初始化新的 block。当一个 block被回收时,它被重新链接在 freeblock 指向的列表。maxnextoffset 表示 nextoffset 的最大合法值,它在pool 初始化时赋值。不难理解,当 nextoffset > maxnextoffset 时,表示该 pool 中的所有block 都至少被分配出去一次。
arena 实现与管理
最后介绍 arena 管理。首先给出它的数据结构:
1 2 3 4 5 6 7 8 9 | struct arena_object { uptr address ; block * pool_address ; uint nfreepools ; uint ntotalpools ; struct pool_header * freepools ; struct arena_object * nextarena ; struct arena_object * prevarena ; } ; |
成员的含义如注释所述。不同于 pool,arena 的管理分位两部分,在内存中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实体:arena_object 对象和arena 实体(该定义非官方,笔者为叙述方便指用)。arena_object 对象用来存储1个 arena的属性信息,address 成员指向实际用来给对象分配空间的 arena 实体地址。任一时刻,一个 arena_object可能和一个 arena 实体关联,也可能不和任何 arena 实体关联(由 address == 0 唯一标识)。
arena 作为下层(图1中的 +1 层)内存分配函数的调用者,来直接获得系统分配的内存或将满足条件的空闲内存归还给 OS。
注意2:Python 2.5之前的 allocator 只能向 OS 申请内存分配,而不会将满足条件的空闲内存归还给OS。考虑以下情形,一个长时间运行的应用,平均内存使用量很低,但存在某个时刻,该应用有一个内存使用量非常高的峰值。如果按照Python2.5之前实现,在达到峰值时刻,解释器会向 OS 申请大量内存用于对象分配(由 allocator 创建 arena等)。但当峰值过后,大量内存被闲置,且没有归还给系统,从而造成内存浪费。因此现在的实现添加了将内存归还给 OS 的功能,由PyObject_Free() 函数实现。
以下介绍几个和 arena 相关的全局变量:
-
arenas:存储当前所有已创建的 arena_object 对象的数组;
-
unused_arena_objects:单链表,链接所有已经创建的但未分配 arena 实体的 arena_object对象;
-
usable_arenas:双链表,链接部分 arena_object 对象。其中的对象所关联的 arena 实体或者尚未分配任何pool,或者已经分配部分 pool 用于对象存储;
-
maxarenas: 当前已经创建的 arena_objects 数量(非 arena 实体数量);
-
narenas_currently_allocated: 当前已分配的 arena 实体所占内存容量;
-
# define INITIAL_ARENA_OBJECTS 16: arenas 数组的初始大小。
注意3:一个关联了 pool 已全部分配的 arena 实体的 arena_object对象不在任何一个链表上。
1 | static struct arena_object * new_arena ( void ) ; |
该函数用来分配一个 arena_object 对象并且初始化该对象关联的 arena 实体。当要创建一个新的 arena实体时,从链表 unused_arena_objects 取下第一个节点,用于存放相应 arena 实体的属性。
如果该链表为空,使用 realloc()
函数扩展arenas 指向的数组,并取下第一个用于分配 arena 实体,剩余的 arena_object全部链接在该链表中,以供下次使用。每次扩展后,数组的大小为之前的两倍。
为 arena 实体分配内存时,如果 ARENAS_USE_MMAP宏已设置,则使用匿名内存映射 mmap()
来实现,否则使用 malloc()
函数创建。
当 allocator 调用 PyObject_Free()
函数将一个arena 实体所占的内存归还给系统时,该实体对应 arena_object 的 address 成员将被置0,然后插入到unused_arena_objects 的头部。
usable_arenas 链表中存放 pool 已经部分分配或者 pool 尚未分配(但实体空间已分配)的 arena。这些arena 依据成员 nfreepools 的大小按升序排序。如此可以使得使用程度较高的 arena 被优先使用,使用程度较低的arena 则有更大的概率被归还给系统(参见注意1)。
allocator 使用
1 | void * PyObject_Malloc ( size_t nbytes ) ; |
函数分配实际对象,nbytes为对象的大小。分配的逻辑即上述内容。
最终的 arena 结构图如下所示:
总结
内存管理始终是一门编程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掌握了内存管理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对象的生命周期。Python内存管理的另一个有趣话题是它的“垃圾回收”机制。它以“引用计数”为主,并借助“标记-清除”机制消除循环引用带来的影响。为了加速对象的创建,Python又引入“分代回收”机制,它缓存部分反复创建和销除的对象,而非在它们释放后直接从内存删除它们,从而加速下次该对象的创建。
这篇文章写了近三天,而且都是熬夜码字,思维难免有些混乱,之后会再对本文结构加以梳理和调整。
标签:arena,管理,python,对象,pool,内存,分配,block 来源: https://www.cnblogs.com/ajiling/p/15059590.html